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莉 《新闻前哨》2005,(4):70-70
在目前电视新闻的报道中,传达政 令、报道时事的会议新闻是重要的信息 源。因而让会议新闻好看,让会议新闻 有信息,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转变新闻 理念,做好会议新闻标题。好的新闻标 题才能引人入胜,吸引观众的眼球。 标题是新闻的再创作,是新闻的高 度提炼,采制新闻标题的过程就是新闻 传播中采撷信息精华、提炼新闻主题、 凝聚新闻价值、体现传播效果的过程。 新闻标题的制作,要领是简明扼要,并 准确传达新闻的要旨。电视新闻标题不 同于报纸新闻标题,由于电视的特殊 性,电视新闻标题更要求言简意赅,不 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新闻的实效性、容量性、可检索性、交互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互联网新闻、移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新闻标题成为竞争的主题,它是使新闻引人注目的核心手段。一、新闻标题概述1.新闻标题的概念有新意、有个性、阐述明确的标题,不但能够提高人们对新闻内容的认识度,也能够增加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力  相似文献   

3.
李杰 《记者摇篮》2009,(5):33-33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标题制作已经引起广播业者的重视,希望通过标题制作的改革来抓住听众的耳朵。其实广播新闻标题与报纸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揭示了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甚至价值。一条好的广播标题,可以为新闻增色不少,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精彩的广播新闻标题呢?  相似文献   

4.
张辉 《新闻实践》2006,(8):25-25
有人认为广播新闻的标题不必太花力气;甚至有人说,广播新闻可以不要标题。笔者认为不然,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对消息内涵最准确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广播新闻标题与报纸、电视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揭示了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甚至价值。广播新闻标题起着四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电视新闻,新闻标题不像报纸那样引人注目,往往是一闪而过。但正是因为电视的不可重复性及快速性的特点,才使得标题更显重要。因为在一条新闻中,观众最先看到的就是新闻的题目。所以,无论是从增强新闻的信息含量还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而言,都不可忽视标题的创作,不可忽视标题的文化品位。那么,新闻标题的文化品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新闻标题的色彩。所谓色彩即文采,新闻标题虽不可能像文学作品的标题那样文辞富丽、着力修饰,  相似文献   

6.
杨杰 《新闻世界》2008,(10):42-42
新闻标题,一直是新闻竞争的第一“着眼点”。专业人士认为,作为现代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闻标题是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当一张报纸摆在读者面前时,是标题决定着读者的阅读取向:当一张报纸摆在报摊上时,是标题决定了读者的购买取向。但是.随着媒体的发展,新闻标题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标题制作理念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标题制作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鲜明的表现在各地的都市报上。  相似文献   

7.
好的电视新闻标题能立刻激发起观众看新闻的兴趣,对于提高节目收视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电视新闻编辑一定要高度重视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根据观众的心理特点,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以及该新闻的主要内容来精心编辑制作电视新闻标题.本文就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报纸标题更注重修辞和文采,广播标题更注重口语化和语感的流畅,网络标题更注重突出关键词和设置悬念,电视的标题更注重通俗简明和直接了当。因此,一个好的标题,加上顺畅的文稿和与之相配的动人画面,这样的电视新闻便会深深地打动观众,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浓缩:带我穿越拥挤的文字标题是电视新闻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新闻播出  相似文献   

9.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是读者的第一视角重点;“题好一半文”,反映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地位,也是读者决定看文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查表明,有94%的被调查者是先看到精彩的标题才读新闻的。新闻标题可从报道的事、理、形中或单项或交叉或综合地提炼,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准确、鲜明、简练、生动。理念性新闻标题体现事、理、形,更侧重于观点方面。有观点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穿透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新闻的灵魂,更是版面的眼睛、报纸的生命。尤其随着网络及自媒体的发展,看新闻已经进入了"快餐式"的"读题时代",标题的作用尤为重要。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令读者为之一振,进而激发阅读兴趣、想一看究竟。笔者以《新安晚报》的一些标题为例,简要谈谈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  相似文献   

11.
读者看报,首先看标题,标题是报纸呼引读者视觉,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有人把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一副精彩的新闻标题,会给读者以视常冲击,进而吸引读者去看新闻内容,为此,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都应当注重标题的制作,用新闻的“眼睛”去冲击读者的视觉。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主题,是文章主题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制作标题是新闻记者、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纸编辑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说明了标题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事实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介的简短的文字,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①对于网络新闻标题来说,标题肩负着比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更加重要的任务,因为在网络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对新闻本身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读者虽然对新闻内容已经忘记了,但是对那些脍炙人口的新闻标题还是记忆犹新。报业的竞争和发展,导致报纸越来越厚,版面越来越多,面对如此浩如烟海的各类报纸,如何取舍新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70%的读者都是借助新闻标题来判断其新闻内容的,提高阅读兴趣,所以说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中起着引导、提示、吸引的作用。新闻标题的行为功能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性,这就要求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讲究标题的制作艺术,掌握一些标题制作方法。一、着重具体性。标题…  相似文献   

15.
李薇 《视听界》2001,(1):23-23
标题是新闻的眼晴,人们往往通过标题去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报纸,电视新闻大都是短新闻,而且许多是现场短新闻,电视新闻的“新闻眼”需要载体来“凸现”。我认为,这个“载体”,就是标题,标题是揭示主题,展示精神,营造气氛,锁信眼球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践中,我围绕电社新闻标题“靓”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末准确就应该是制作标题的前提。遗憾的是,常见到一些概括不准确的标题。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坚决制止国内互赠挂历。这是今年3月20日在一些报纸上见到的一条新闻标题。猛一看,不禁令人疑惑:年末岁首,  相似文献   

17.
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有着特殊的作用。人们形象地把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报纸的门面”、“读者接受新闻信息的必经通途”。标题的好坏,直接体现了编辑的水平,影响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反映出报纸质量的高低。因此,努力提高标题制作的水平,是每个编辑人员应予重视的业务课题。对于地方小报来说,标题更显得非常重要。小报文章小、篇幅短,要使短短的几百字的新闻容纳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就不得不借重标题这方“宝地”做文章,根据小报的特定读者对象,制出通俗易懂、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标题来概括新闻内容,表达编辑思想,使我们的读者一看标题便觉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品之有味、触之有感、闻之有香,引导他们兴趣盎然地读完报纸,受到启发、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刘玉 《新闻世界》2013,(10):72-73
当今“读题时代”,报纸特别注意“包装”标题。标题制作不单纯是一个新闻技巧问题,在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中,它已成为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研究怎样提炼和优化标题。  相似文献   

19.
曾昭斌 《新闻前哨》2001,(12):39-39
新闻标题即报纸上新闻的题目。按《辞海》解释,题是额,目是眼睛。题目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像人的额头那样显著,眼睛那样传神。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了,报纸的种类篇幅多了,读者看报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把一张报纸从头看到尾。此时,标题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标题吸引人,什么标题抢眼,读者就会去看什么。因此,笔者认为,有一条好的新闻标题,这篇新闻就成功了一半。 标题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凝练、题文相符、态度鲜明、生动活泼。制作标题既要注意与内容的关系,又要注意与导语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主题与辅题的关系,在制作的…  相似文献   

20.
宋庆武 《记者摇篮》2007,(4):55-55,45
在有关新闻学术的研究中,“新闻标题”历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平面媒体中,新闻标题一直被冠之以“新闻眼”的称谓,简单的“三个字”强调出了新闻标题在新闻写作和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作为新兴的媒体,其新闻的成熟期较晚,特别是作为以音像为主要传播元素的媒介,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