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机制、政策目标、建设任务、改革任务的分析框架,将30 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四个经济发展带,对“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发现地方“双一流”建设政策方案存在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强调引进与培养并重,成果转化力度、整体重视程度偏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层面有待进一步落实,东部地区建设任务责任主体模糊化等4 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提升地方政策在经费管理、明确建设责任主体及产教融合方面的有效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落实中央深改组、国务院与教育部等部委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的各项政策中,准确与全面理解其中若干关键词的准确涵义,领会其精神实质,澄清某些想当然的模糊认识,对于有效地进行“双一流”建设,实现其目标,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的要义对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相关政策的实施,“双一流”建设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面临许多的困扰。实践中,如何处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涵义,如何通过制度学习和政策创新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层面上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4.
5.
"双一流"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分析公众对于"双一流"政策的关注度和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反响,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公众意愿,推进"双一流"政策更好地落实与实施。文章通过百度指数数据,从趋势研究、需求图谱等方面,利用tableau数据图表呈现出公众对"双一流"政策的关注度特征,并结合图表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各省份"双一流"政策的关注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地方政策出台以及高考对"双一流"政策关注度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公众对"双一流"政策能直接做出反应并且"双一流"政策的社会反响地域差异化明显;二是学科导向是"双一流"政策社会反响的主要特征;三是高考志愿填报是"双一流"政策的直接响应。  相似文献   

6.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家政策和陕西省政策分析,结合民办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西京学院为例,提出"四个一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促进民办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具有重要话语结构意义和价值导向作用。对"双一流"建设的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全维分析,能够揭示文本话语特征及其价值追求。对山东、安徽、广东和江苏四省的"双一流"建设的系列政策文本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具有战略遵从和市场化的鲜明价值取向,进而形成了改革推进、进位赶超、自主化和差异化的实践策略。同时,在"双一流"政策推进中要谨防窄化建设内涵、过度管理主义和漠视中国特色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8.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立足国际视野,提出了国际化大学建设的全新方案,旨在破除“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带来的大学地位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双一流”建设方案一经提出,全国各省市便迅速投入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之中.但目前国内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尚未有一个清晰界定,“双一流”只是人们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称谓.为了在推行“双一流”建设中不乱方寸,必须厘清究竟何为“双一流”.要深刻理解“双一流”之内涵,抓住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二次机遇期,应当从形而上的维度思忖“双一流”的含蕴.  相似文献   

9.
基于导师遴选办法的计量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上有刚性标准,但也探索柔性的遴选机制;教学要求主要集中于教学工作量;科研要求具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且覆盖论文、课题、知识转化多个方面,在校际呈现层次性特征;博士生导师遴选大多数是由学校审批,硕士生导师更多是由学院组织选拔聘任。大多数高校细化师德师风、学术伦理等评价规则,建立了明晰的"负面清单"。优化导师遴选需要回归导师职业活动的本身,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生指导的评价,并关注新型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一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是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双一流"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管理体制机制、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以期为推动"双一流"工程良好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我国“双一流”建设政策扩散关涉该政策能否合理有序地推进。文章以“双一流”建设政策为研究对象,借鉴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该理论对于“双一流”建设政策推进的解释力,围绕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描述了“双一流”建设政策创新扩散的基本特征,围绕横向机制、纵向机制和多向机制阐释了“双一流”建设政策创新扩散的主要机制,希冀为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面向世纪中叶实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有一流的功能体系以及一流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突破口在大学战略管理,要进行战略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战略,用战略引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离不开实验室这个基地,要出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基地应具备三个条件,即一流的实验条件,一流的实验队伍,一流的实验室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大学"双一流"提出的背景入手,探讨了我国"双一流"建设对大学的影响和机遇,并提出了在做好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应注意的师资、科研、创新、学术自由、国际交流合作、资金扶持、个性化发展等重点问题,希望对我国的大学"双一流"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二级学院是具有自我适应力、发展力、调控力的自组织,治理是助推学院实力提升的应然选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引擎,治理是学院职能最大化的有力手段。内生共治是一流学院内部治理的应然机制,其核心环节包括:权力下沉的动力机制、民主决策的耦合机制、权责配位的运行机制与灵敏精准的自调机制。治理共生体是一流学院治理的组织架构,搭建运转有效的多元利益集成体、学院制度网点、公共互动空间与权力自律体系是实现一流学院治理愿景的组织建设线路。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水平。大学英语虽非独立学科,但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中均应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然后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有"责任",也有"理由"服务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最后,文章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为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很多省市纷纷“砸”钱,投入巨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你追我赶,蔚为壮观.其实“双一流”建设需要钱,但是盲目“砸”钱、为了“一流”而“一流”却也是行不通的,并不是用钱就能够“砸”出我们需要的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  相似文献   

20.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不区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对16个首轮建设学科给予公开警示,是这次公布名单的三大“看点”。文章认为“,双一流”建设必须遏制身份化趋势,淡化建设高校、学科的身份色彩,要通过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校聚焦学科建设,真正办出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