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菲 《情报科学》2008,26(5):666-670
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由美国Swanson于1986年提出,该方法已经在图书情报界和医学界推广应用,其影响正日益扩大。经Cort的研究证明,该方法在人文科学领域也同样可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人文科学的研究一定要基于历史和史料,本文试从史学及史料研究的角度探讨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在人文科学领域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和技术——从信息论看人文科学室井尚一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给人文科学领域带来和即将带来的一些重大问题。然而,本文并不是要说明自然科学和技术对人文科学的“影响”或“作用”,并不是要试图说明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其固定的研究原则在...  相似文献   

3.
空间考古学是新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包含人类活动遗存与生活环境的人文-自然综合体,研究方法是空间信息技术在对这个复杂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中,有关考古信息获取、解释与重构的一个创新性过程,并通过建立"数字文化遗产圈"(Digital Cultural-heritage Sphere)实现三维动态的虚拟重建。在总结第487次香山科学会议"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研讨基础上,提出空间考古学6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1)遗址无损探测技术与方法研究;(2)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监测研究;(3)考古遗址环境的数字化重建研究;(4)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存储与挖掘研究;(5)虚拟考古、虚拟再现与公众展示系统;(6)"数字文化遗产圈"(Digital Cultural-heritage Sphere)科学平台建设。对中国建设空间考古学的5项建议:(1)充分融合考古文博领域和空间技术领域的优势,推进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发展;(2)从学科体系看,当前空间技术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需要总体性布局;(3)对大型文化遗产亟需从全局高度开展"理论-技术-应用"的一体化攻关研究,获得对遗产本质的、整体的科学认知;(4)包含文化遗产信息的空间探测理论与方法、技术组合、技术适用性,以及自然与人类活动对遗产影响的评估与虚拟重建等重大科学问题需要抓紧规划落实;(5)加强空间考古学学科内涵与理论建设研究,利用我国文化遗产大国和空间技术的优势,创新"空间考古学"学科体系,抢占该领域的国际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1.数理科学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 1.1数理科学的学科布局与特点 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数学、力学、天文、物理四大学科。研究领域既涉及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基本问题,也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数理科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数理科学向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广泛渗透和移植,促使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其研究成果在推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数理科学研究的问题不但是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涉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科学问题。数理学科具有的这些特性,使其在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致力于推动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合作交流,在中国建立有15个二类中心。掌握UNESCO在科技研究领域的动态对于促进我国各机构与UNESCO在科学、技术、工程、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文章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UNESCO在2010—2019年公开发表的4 936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从论文产出状况、学科领域研究主题、国际合作关系等角度开展UNESCO在科技研究领域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UNESCO在近10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高被引论文占1.64%。研究论文覆盖21个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等,以及其交叉学科,体现了UNESCO的跨学科研究特征。重点研究学科包括生态/环境科学、化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其中,防灾减灾、非洲、女性、青少年和遗产保护是其传统优势领域。10年来,UNESCO的主要合作研究国家分布在五大洲,但主要集中在欧洲且以荷兰最为突出。文章建议,今后中国的UNESCO二类中心应重视和加强与UNESCO总部在重点学科领域、传统优势领域、合作研究网络、新冠疫情防控、提升中国影响力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如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非洲、女性、青年、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在其几十年发展历程中,融入了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到数学和物理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诸多学科的“营养”和睿智。发达国家在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领域的资助效果以及我国临床领域研究发展现况,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总体情况、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国际合作和高水平论文分布等5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临床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CI论文产出占比逐年攀升,学科分布重点集中于肿瘤学、神经科学等6个方面。Q1、Q2区期刊的论文占比累计达62.18%,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合作较为密切。我们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在临床医学领域不断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各学科均衡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开拓环境考古学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考古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在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学、孢粉学等学科大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科学研究新领域,它是许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诞生的新学科。我国从80年代中期后逐步展开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它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古环境,并探讨其与古文化发展间的联系。它不但对发掘我国古文化精髓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我们认识现在和预测将来的环境也有裨益。它开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促使科学走向更综合和更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研究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社会科学领域可以适度地借鉴与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并从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方面进行了合理性反思。其必要性源于研究对象的统一性,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和学科优势互补的客观要求;而共同的本体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方法论要求和现实基础则为其提供了可能性根据。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专利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整体上对国际专利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专利研究的学科分布、国家和地区分布、作者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等角度对国际专利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共被引分析法,运用可视化的手段,揭示了国际专利研究中的主要领域及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的专利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陈佳洱主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四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科学研究具有"厚积薄发"性质的观点,这四个字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研究的本质,我对此感触很深.有感而发,提出自己两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促进竞争性研究试验计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科学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科技发展地区不平衡的问题,出于在全国范围内提升科学和工程研究与教育水平的考虑,NSF设立了促进竞争性研究的实验性计划(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to Stimulate Competitive Re-search,以下简称EPSCoR1),目的在于促进较少争取到联邦研究经费的地区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1985年首次获准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逾100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获资助经费1 082.4万元,受资助教师50人.历年获项目资助数如图1所示.这些项目的资助为我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条件保证.  相似文献   

14.
水文循环研究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际上近10年来开展的大型水文计划和国际会议动态的阐述, 指出加强对蒸散发、地表以下水文过程、分布式水文模型、冰盖下的水文过程、苔原冻土水 文过程及山区水文过程等水文循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的研究,为水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标志着水文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通过比较各国参加新近举办的第22届IUGG大会的情况,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水循环研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对基金委资助的部分创新研究群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了17个优秀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本文拟对有关情况做一些介绍,并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与管理工作做些探讨。1采访感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自2000—2005年,共资助研究群体118个,资助经费6.084亿元。118个研究群体中,53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56个群体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6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3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16.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福格特的《生存之路》和阿伦的计算公式为代表;后期则以澳大利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ECCO模型3个研究最负影响。国内则首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文章认为,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仍是主流;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化;资源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类研究日益活跃;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标体系研究是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四大趋向。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管理办法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的沿革与职能 ARC的机构沿革最早应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联邦大学研究资助委员会,其最初是由联邦教育办公室主任负责的一个跨部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蓝色农业的主战场,海水养殖是海洋蓝色农业的优势产业。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研究的重点将着眼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地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我国从世界海水养殖大国向世界海水养殖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把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有机结合,创造环境和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局面。本文围绕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就海水养殖生物的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海水养殖生物的免疫与疾病控制、海水养殖生态环境评估与健康养殖技术,以及设施养殖渔业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发展战略与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对有关基础研究及其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应该由谁决定中国基础性研究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目前我国风行以SCI(或加上EI)作为绝对评价准则来评估各单位及个人的基础性研究成 绩,从而使得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实际上被SCI牵着鼻子走的状况是值得令人深思的。认为SCI 只是一种索引,并没有作为绝对评价准则的功能。建议应该讨论并建立更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克隆动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隆动物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克隆动物的研究进展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