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概念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非常全面,因而对教育的冲击也非常重大。教育必须把培养高智力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伴随着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要积极面对国际急促教育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必将反映到学校课程中。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其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作文如做人,作文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知识、智力、人才的主要产业,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将起着关键作用。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工作者,必须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耿允玲  徐豪 《现代情报》2003,23(4):140-143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的创造力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信息消费与知识创新;人的素质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述章 《中国科技信息》2006,(18):310-312,301
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既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而人才资源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因此人才资源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我们要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合理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秦蓁 《大众科技》2008,(7):166-167
目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共识已经形成,正进入实践的关键阶段。在北部湾开放开发中,最缺乏的就是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而引进和培养人才,是本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就泛北部湾经济区域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成为了主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客观环境、个人素质和再教育方面的构想,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高等工程教育做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开发新的科学技术的重任,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以及全球化、市场化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未来的高等工程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化和终身化;更加重视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更加强调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为适应未来的形势,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活了国有大中型企业 ,我国各个行业将面临大展宏图或破釜沉舟、奋起直追的时刻 ,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商业语言——会计将成为社会经济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 ,我国经济腾飞中起到重要作用。伴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未来的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财会人员的素质和对未来财会人才的培训提出挑战。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了 ,国家必须在教育内容、教学体制、教学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为未来的信息社会培养出知识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的财会人才。因此 ,…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最突出的变化之一 ,是知识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创新形经济 ,它建立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上。这对于原先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引进技术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中国家 ,无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只有提高民族创新能力 ,才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民族创新能力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全民族教育水准 ,培养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不仅要求加大教育发展的力度 ,更需要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进行重大的改革。包括 :第一 ,知识经济是全球性经济 ,教育要有全球视野 ,培养具有全球眼光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特别是能跟踪世界发展趋势 ,驾驭全局的战略性人才 ;第二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 ,教育自身要有创新性观念和运作方式 ,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攻坚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尤其是在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上有突破能力 ,能带领科学和技术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优秀拔尖人才 ;第三 ,知识经济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经济 ,教育要实行产学研结合 ,并通过科技产业化等途径 ,造就具有经营能力的科学家和拥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企业家 ;第四 ,知识经...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视野论创新心理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大众科技》2012,(2):177-178,167
现代教育就基础教育而言,需要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心理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服务的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国内外对创新素质培养的论述,对创新素质的内涵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论证,剖析影响和制约创新素质培养的一系列因素,来解释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上,首要的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更要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作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代呼唤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主要是激发创新意识,锻造创新意志,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个性和创新思维品质,从而获得创新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对知识以及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加强。因此,各个高职院校要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培养出具有高度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以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价值以及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必然选择。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深挖教材内容,钻研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技能素质的要求,高校成人教育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教育发展新的方向。创新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毕静 《现代情报》2000,(6):42-43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创新教育内涵、创新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图书馆可以从文献检索课、藏书质量、馆员的身身素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图书资料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1、“知识经济”特点“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要因素的经济,是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应的意识、政策、体制...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其中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的。发展知识经济关键在人才,其核心是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目前,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课题就落在了院校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其中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的。发展知识经济关键在人才,其核心是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目前,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课题就落在了院校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已引起重视,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学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求其能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会计教育理念,实施会计教学创新,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