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生态文化的价值体现为:它是学校发展灵魂的体现、学校精神的彰显、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而网络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环境下建构校园生态文化,要弘扬多元文化、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培育校园网络文化师资队伍、增强校园生态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和谐、包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立足当前,落到实处,着眼未来。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与未来发展的趋势。生态文明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和谐的育人理念、生态环保的物质文化、包容共存的管理模式和自由的学术生态环境方面。这种融合对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对孕育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大潮在冲击社会发展和传统道德的同时,也渗入到大学校园。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早就在校园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大学的人文学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本身所潜藏着的社会性因素。但当商品经济和商品社会的理念进入校园时,潜藏的社会性被唤醒,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不良反应即校园不文明行为就大面积集中发生了。一、大学校园不文明现象类型1.公共意识丧失。大学生进入校园,开始独立生活。但独立是相对的,学生进入学校后与其他学生又组成新的团队,投入到更广大的社会集体中。但许多学生过于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而忽视了其应同时具备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文明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文明是校园文化积极的进步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大学校园文明的缺失和扭曲是多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重建校园文明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全面提高大学文明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当代中国"发展为了人民"以及公平正义的制度伦理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对生态危机发生之源的科学批判,也有对生态文明美好世界的伦理建构,体现在以下几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超越资本主义反生态的制度本性、转化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塑造生态强国的国家形象。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伦理从理念外化为实践,需要党的领导、绿色发展、生态文化、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文明应从多维度审视,方可获得较完整的理解.从文明形态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态;从文明体系的构成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整个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思想与实践的关系维度上看,生态文明的建构体现为其观念的确立与实践的展开的同步过程;从"文明时代"的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超越"文明时代"的"后文明时代"的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文明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所遵循的基本伦理精神形态,其伦理诉求体现为伦理价值观的过渡和伦理关系的变革。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社会伦理精神现状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呼唤树立新的伦理精神,从伦理根基、格局、场域及评价指标角度出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精神构建。这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西正大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对于广西高校而言,要实现"美丽广西"的美好家园之梦,助推"清洁乡村"活动,就必须建设好高校生态环境.高校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美丽校园"为目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以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此,高校应积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从观念、校园环境、教学、管理、行为等方面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美丽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0.
海潮 《华章》2012,(26)
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更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行简短的历史性回顾,针对现在大学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从校园建筑、本土人文、校园绿化等方面加以分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部分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灵魂之所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科学内涵体现在核心价值理念、师生共同信念和校园精神、与时俱进的教育精神、大学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诉求。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消费观是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应然之举。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传统手段与现代载体的结合运用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自然观随着当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而兴起与发展.与此同时,生态伦理力图寻找其思想的溯源.<道德经>中生态智慧对此具有显著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对<道德经>"自然"智慧的生态伦理意义进行疏解.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道德经>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作进一步的诊释,以展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社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绿色校园的规划建设对于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视野中,学校更应当秉持十九大"绿色发展"的精神,创造优美的绿色校园氛围,创新教育理念,倡导科学管理,努力优化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全面培养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生态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文明的合理性在于其生态合理性,在于诸多文化因子的良性互动.在高技术与伦理的关系中,既不能执着于技术进步、坚持高技术的先验合理性.又不能在抽象的意义上固守伦理价值观.合理的选择是,在高技术-伦理的辩证互动中形成合理的高技术-伦理生态,并通过高技术与伦理的生态整合促进高技术在文明进程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内涵非常深刻的概念.从哲学层面来探讨,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传承与超越的三重意涵体现在:第一,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是对传统生态文明自然观的全面继承和吸收,强调人对自然的温情和敬意,同时又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出发,彰显对传统生态文明、西方式现代化等生态文明形态的全面超越;第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论是具有人民性、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生态伦理主张,继承了传统生态文明中人对自然的道德伦理责任,拓展了传统生态文明对自然道德伦理责任的主体,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伦理兼及政治建设的双重责任;第三,习近平“红线”论、“福祉”论是对传统生态思想“取物以时”生态保护原则及其民本关怀的吸收和继承,扬弃了传统生态伦理中的灾异谴责说。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和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的论断,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进行.在此基础上,他们把实现"环境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把"以人为本"和建立动物多样性伦理作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校园景观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景观是大学人文精神最好的传达者.在大学景观形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使其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大学校园景观形象设计的人文化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在设计中要体现大学精神及其文化积淀、以人为本和自然化.在具体的大学校园景观形象设计中实现人文化,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