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慧 《教师》2014,(1):107-107
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愈来愈被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儿童创造力的载体何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儿童的创造能力等方面,更是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和吸引每个学生自主进行绘画创作,在创作中着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使学生不断体验创新的乐趣,是我们美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精神,还必须大胆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各具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寻找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发现数学的过程,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围绕这一课题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引导实践,激发创新性思维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 :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 .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 ,感觉到创造的需要 ,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 ,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心理学认为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 ,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撒播质疑的种子,扩展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多思善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德茂 《考试周刊》2014,(92):117-117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在体育与健康备课中贯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五个设定,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教学组织中,把创新精神通过适宜的教学组织发挥出来,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其创造潜能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一、精心设疑,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同时,也担负着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的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陈旧的课程理念,树立人人能创造的观念,改变"记诵学风";要善于创设思维活动的空间,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插上翅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石维国 《考试周刊》2013,(30):123-124
<正>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教育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面对世界技术革命的挑战,教育者要敢于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从大脑中输出所需要的各种新信息,创造出大量新知识"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我们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这告诉人们: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思维,而“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就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对某个疑问产生新的论点,从而提高其观察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问题、质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质疑的有效渗透,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去发现、去创造。这不光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质疑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中的科学课作为基础性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很多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堂教育教学,所以,在小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及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不能一味遵循传统教育的固化思维、死记硬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去学什么,这样根本没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谈,而是要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拓展思维,这便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多层次、多方式地去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泉水 《现代教育》2013,(2):118-118
为适应时代的创新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使整堂课充满新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不难看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儿童的创新与成人的创新在含义上有所区别,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意义上的创新,是一系列因素的总和。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开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18.
李莉琼 《现代语文》2014,(4):135-1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他指出:“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些创造力,使它长得更有力量。”他认为“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特质和创新人格。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所以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作文现状是:许多教师对作文教学缺乏热情,以应付考试为主;学生的作文大多是一种模式,缺乏新颖独特的文题,缺乏标新立异的材料,缺乏无穷想象的结尾,缺乏真切感人的语言。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现在的学生作文缺少创造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在美术教学中,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度着手,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积极探索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做法和规律,收到一定的成效,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下创造的种子,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