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邮政于2013年7月13日发行一套4枚《琴棋书画》邮票。这是一套具有浓郁文化内涵和高雅艺术情趣的邮票。此前,我国曾经分别发行过古琴、民族乐器、围棋、书法、国画等题材邮票有数十套,尤以中国绘画、古代书法题材邮票为多。而将"琴棋书画"作为古人倡导的一  相似文献   

2.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四大艺术,其中的棋就是指的围棋.围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高级智力游戏,在古代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智力型竞赛项目,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志军 《收藏》2010,(8):66-71
任何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与飞跃都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华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其他文明的兼容,而绘画艺术为文明的缩影,更直接地反映了这一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宋元时期达到巅峰以后,逐渐复归平寂,其后的800年间学画者非宗宋即习元,鲜见创新,西方绘画艺术虽几叩其门,但难起波澜。  相似文献   

4.
钥匙     
对于出生在偏远山村的孩子来说,时常都会有辍学的危险,更别谈什么培养琴棋书画等艺术特长了。  相似文献   

5.
黑白之舞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24):114-115
11月30日,中国棋院杭州分院顾问张勇于杭州举办“悟道黑白”围棋主题书法展,同时发行作品集《悟道黑白》,何云波博士欣然命笔作序…… 中国的琴棋书画四艺中,有两种在现代艺术体系中曾经不被接纳,一为书法,一为围棋。大概是因为现代艺术体系源自西方,书法与围棋作为黑白之艺,却过于“中国”,在“西风”劲吹的时代,自难登“艺术”之门了。  相似文献   

6.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艺术瑰宝,其中精品不胜枚举,然而能够倾三年之久、凝神聚力创作出棋、书画联袂之作品者,可谓凤毛麟角。李中健、石清民两位艺术家倾注了毕生心血在棋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共同创作了长700米的“棋画大观园全图”,意在弘扬国粹,将中华灿烂的文化传播四方。  相似文献   

7.
余岢 《上海集邮》2013,(4):35-35
琴棋书画,是为中国古代四大艺术。其中之"棋",古人专指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广为流行,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东汉桓谭《新论》:"世有围棋之戏,或言兵法之类。"可见围棋虽归属于艺术、体育,却是研究如何争夺地盘,围死敌人的军训"利器"。"弈"是指下棋,下一切棋类。而那时的人们,称"弈"是专指下围棋,又称"行棋"。又因围棋棋  相似文献   

8.
视野     
《收藏》2012,(16):14-17
Artprice艺术市场观察:古代大师级作品的拍卖场现状与当代艺术领域内赫赫有名的作品相比,古代杰出作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神秘性(宣传力度较小),但仍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且作品价值在两年内(2009至2011年底期间)已翻了一倍。古代艺术市场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流通在外的杰出作品数量稀少(市场干涸对价格具有杠杆作用),二是中国市场所表现出的惊人活力。古代艺术市场对拍卖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9.
张京城 《收藏》2012,(3):175
作品题材多为佛道及林泉高土,风格高雅飘逸,禅居妙语尽在画中。多幅作品被专业团体或收藏家收藏,部分作品被中国美协选送至西欧巡展。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本期展示的这3幅作品向我们描绘出了古代贤士与苍松古柏为友,游乐于琴棋书画,逍遥于仙山四海间的快意生活。作品笔墨精微、气质飘逸,表达了作者的高雅情怀,也展现出了很高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吴海云  彭文  孔利宁 《收藏》2001,(4):69-72
从2000年9月27日开始,到2001年8月底,以玛雅文明为主题的墨西哥古代文明大型展览在我国西安、广州、北京三地进行巡回展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本次展览的第一站,时间为2000年9月27日~12月31日。2001年1月20日~5月10日,移至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2001年6月1日~8月31日,于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博物馆结束。这次展出的文物共有186件(组),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兼有墨西哥各地博物馆的藏品精品,内容包括巨石雕像、陶器、绿玉雕刻、金器等,展现了玛雅文明在建筑、雕刻、绘画、制陶等各方面的艺术技巧,以及玛雅文明在天文、数学、象形文字上的高超成就,重现墨西哥古代辉煌而悠久的古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十方 《收藏》2011,(4):116-117
清人吴先声云:"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中国印艺术(中国篆刻艺术)和唐代的诗歌艺术、晋代的书法艺术一样,在古代,已成为经典艺术。它始于殷商,盛于战汉,发展于明清、当代,集书法、绘画、镌刻三者于方寸之地,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念和审美理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论古玉收藏     
古方 《收藏》2006,(3):74-7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热已席卷全国。玉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之一,也是人们收藏的热点。还有更多人跃跃欲试,准备投资玉器收藏。笔者试对目前社会各界的古代玉器收藏现象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同行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杂技是一门古老又创新的艺术,传承和发展是杂技艺术生命力的根源。当前,我国的杂技艺术正处在突飞猛进、高速向前的发展阶段,杂技艺术的发展变革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观众观赏水平的提高、艺术表演市场的繁荣、表演竞争的激烈需要我们提供更丰富多样、更与时俱进的杂技表演。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09,(5)
征集单位: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中国名家琴棋书画院中国收藏界杂志社征歌目的:留存民间史化记忆,构建中国"伯乐"文化工程;发现艺术人才,促进文艺繁荣。  相似文献   

15.
许丽丽 《收藏》2008,(1):186-187
中国古代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历经流散和战乱、动乱,能够保存至今的古代书画寥若晨星。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市场兴起以来,古代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然而,由于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古代书画的价值并没有在市场中完全体现出来,价格与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2014,(10):132-133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繁缛神秘的礼器为主。属庙堂之器。是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小巧可爱、生动传神的动物造型,它们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在威严神秘的青铜艺术中独树一帜。1978年江苏准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锕牛和铜虎其8件,4件一组,形成固定的牛、虎组合形式。这些铜牛、铜虎小巧玲珑,形态逼真,铸造精良,其上还有线刻纹饰。  相似文献   

17.
周文昭 《收藏》2011,(7):I0020-I0025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伴随新馆开放,“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成为首批迎接参观者的展览之一,体现出中国青铜文明对于中国乃至于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0,(10):192-192
经典艺术 线装典藏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精典艺术藏书.以传统宣纸彩印形式、采用极品徽宣四色套印.充分展现原作风采.真实还原名家名品艺术神韵。本套大系分为古代书法、古代绘画、近现代书法、近现代绘画、当代书法、当代绘画六大系列。选取历代绘画大师、  相似文献   

19.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界》2013,(9):118-120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其庄重典雅的造型,繁褥神秘的纹饰,形成一种狞厉之美,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但这些铜器大多以礼器为主,属庙堂之器,是古代青铜艺术的珍品。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小巧可爱、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动物形雕塑。它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在威严神秘的青铜艺术中独树一帜,成  相似文献   

20.
陈儒斌 《收藏》2013,(11):146-150
2013年秋季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纽约苏富比共推出3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专场,总成交额7082万美元。其中9月17日的“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专拍”是本季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最为炫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