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充为什么要倡导“无鬼论”?它的进步意义何在?要搞清上述问题,必须考察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王充生活在东汉初期。汉朝自西汉哀帝、平帝起,就兴起一种“谶纬之学”(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纬,是假托神意,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为晚清重臣,从维护统治阶级及其自身的既得利益出发,其所思所为无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长期的外交实践形成了李鸿章独特的外交思想:“和戎、自强”是李鸿章办理外交事务的出发点;“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妥协投降”是李鸿章一贯坚持的外交原则。李鸿章扭曲的外交理论的形成除了主要是由他阶级属性所决定外,同时也与当时各种社会因素对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早在1862年就初见端倪。从求“自强”办军事工业,到“求富”办民用工业,到要从教育与用人制度的改良倾向,是李鸿章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是洋务思想的总纲,自造、自主是洋务思想的主流,但李鸿章本身的封建伦理思想也严重制约了其洋务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跳不出封建的圈子。  相似文献   

4.
事业成功之心,人皆有之。有谁不想使自己的事业早日成功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事与愿违,不是事业无成,就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一目没志向,二日缺毅力,因为他们不懂得成功、志向、毅力之间的重要关系。笔者仅就这三者关系谈点看法。孔子认为匹夫不可夺其志;孟子认为志为气之帅;苏轼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俗话说:“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所以,立志是人的事业成功的基础,工作随着志向而开拓,而成功又靠着工作来体现。“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那么,什么叫“志”呢?“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和奋斗的目标。一个人有了志  相似文献   

5.
“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这是教完《愚公移山》之后一位学生提出的,他说,既然愚公“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把家搬出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对于教师来说,回答这一类突发的问题应该说并无多大的困难。既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这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它是虚构的;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对于愚公“移山”这一具体事件,我们可以用“搬家”的办法来解决,但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6.
一筹设海防、建立海军,是李鸿章“洋务”建设的中心,也是清政府所谓“自强”的主要方面之一。自1875年5月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起,就极力筹建北洋海军,并以“中国仿造,皆其初时旧式,……即使访询新式,孜孜效法,数年而后,西人别出新奇,中国又成故步”,以及“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为理由,主张“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于是清政府用大量银子直接购买外国兵舰,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共购买战舰十九艘。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诗歌?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后来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并列。诗歌在产生的初期,往往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不具独立的形式。《诗大序》中有一段话说得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了诗歌、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三者都是人们感情高度激动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陆海军均遭败绩,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李鸿章奉行的“避战自保”的方针,那么李鸿章又为什么坚持这一方针呢?  相似文献   

9.
柯瑞逢 《上海教育》2008,(17):30-31
所谓实学,清初学者颜习斋概括为“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其核心即王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精神。中国历史上,每逢变革之际,多有仁人志士为施行实学而摇旗呐喊。 晚清阶段,伴随西学东渐日兴,革故鼎新日盛,这种强调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实学思潮,进一步被李鸿章等人注入了采西学、师夷智、设局厂、谋自强等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家长们除了“择校”还要“择班”?因为学校里有“好班”“差班”之分。为什么会有好坏之分?因为教师水平有高低。那不是碰上高水平教师的“好班”就运气好,碰上教师水平稍逊的“差班”就倒霉吗?这的确是很多初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办法解决吗?记者在黄浦区尚文中学找到了良方——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一、分析结构、层次、段意。二、综观全文,有何特色?【I阅读入门指津】一、这是一篇论说文,是一篇论求学态度的文章。作者针对当时读书不能虚心问人的恶习,着重阐述了“好问”的重要。文章第一句就明确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紧接着指出“学”与“问”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转而强调好学尤当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为什么呢?我们可想而知:因为学习中一定会有疑问,如果好学,就一定要想彻底解决疑问,这就必然会勤问,“舍问,其奚决焉”?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论点,略加说明后,文章就:为什么勤问?即好问的重要性;怎样才算好问;好学而耻问;所问非所学等问题,从正面(第2—3段)、反面(第4—6段)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如此规定     
全区数学教研大组研讨活动时,一位教师在《年、月、日》课堂教学的尾声,进行了质疑问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年中有大月又有小月呢?”教师迟疑了一会儿,说“:这是规定。”又有学生举手“:老师,为什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呢?”教师说“:这是规定。”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而不是13个月呢?”教师说“:这也是规定。”举着的小手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教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位男生小声地说“:有什么好问的,都是规定嘛!”就这样,在教师的规定声中,结…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新理念”的第三条中明确提出:“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没有提过的。那么,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应起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叶延武 《教书育人》2013,(23):42-43
为什么有的学校在成为一个时期的名校后,逐渐复归平庸?为什么一些学校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后,难以持续发展?学校在发展中又该如何突破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教育家文化凝聚学校发展之魂在倡导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中,遵循教育规律、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学生发展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涵,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原则。因此,推动学校发展的创新文化就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作为掌握着清政府军政大权的重臣,为挽救清政府的衰败,积极倡导打开国门,引进西方的科技和养兵练兵之法,参与世界商贸的往来,招引外资、开发资源,以开放的姿态处理外交关系,以达到“师夷求富”、“借法自强”的目的。李鸿章的开放思想,对中国的近代性向现代性的被迫转向,具有前瞻性、过渡性和导向性的醒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要教好小学自然常识课,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儿童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内在的动力”,它能抑制疲倦,克服各种困难。教学中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熟悉的自然现象,从中提出新问题,以启发儿童学习自然课的兴趣。例如上第一课“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教师提出:我们抬头仰望天空,能看到些什么呢?天上有火红的太阳,明亮的月亮,闪烁的群星,还有变幻无穷的风云;再看看大地又有些什么呢?地上有高大的山岳,奔腾的江河,浩荡地海洋;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我们人类;沉睡的大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等矿物,这就构成了自然界。然后提出;在自然界里太阳为什么火红?月亮为什么明亮?星星为什么会闪烁?风云为什么变幻,为什么会刮风下雨?自然界与我们有什么密切关系?这时学生就会浸入沉思而想怎样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在此时就可顺势指出:学习自然课就能懂得上面所提问题的道理。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他们“古老”吗?——不知道!有个问题:为什么“古老”就要被人笑掉大牙?这一点也是有些奇怪。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故宫里面应该是满地大牙了。可是,我在故宫里从来没有捡到过一颗大牙,这是为什么?——不知道像西安那么古老的城市里,是不是满街都是大牙? 看来,“牙”的问题全是偶像惹的祸。于是就出现了另外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一位外国专家在我校听了一天的数学课,后来他就诧异地问我: “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这一问,引起了我的思考:儿童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相似文献   

19.
陶小青 《上海教育》2003,(4B):42-42
为什么家长们除了“择校“还要“择班“?因为学校里有“好班”“差班“之分。为什么会有好坏之分?因为教师水平有高低。那不是碰上高水平教师的“好班”就运气好,碰上教师水平稍逊的“差班”就倒霉吗?这的确是很多初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办法解决吗7记在黄浦区尚中学找到了良方——  相似文献   

20.
本年初 ,正当国人欢度新春佳节之即 ,在神圣的首都 ,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 ,发生了却让人胆寒的“法轮功”练习者自焚事件。对此 ,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 :自焚者怎么想的 ?他 (她 )们究竟想干什么 ?李洪志和他的“法轮功”为什么要施展诱人自杀的魔力 ?简答之 :自焚者迷信李洪志和他的邪教“法轮功” ,他 (她 )们要达到李洪志所谓升天的“圆满” ,也以此表示对政府揭露和打击邪教的不满。李洪志是人们灵魂的骗子 ,“法轮功”是人们灵魂的毒品。然而 ,这些以及更多的“法轮功”练习者 ,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社会各阶层中普普通通的人 ,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