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年大吉,孙见喜不负其名,果然迎来了三喜;一是他编辑的《贾平凹小说精选》荣获中国出版界的“百花奖”——金钥匙一等奖,并和《贾平凹散文精选》、《贾平凹游品精选》两书多次荣登畅销书榜或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二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望月婆罗门》和第一本散文集《小河流水》相继出版;三是继《贾平凹之谜》第一部出版之后,《贾平凹之谜》第二部已经写就,即将问世。这分别代表编辑、作家、学者三方面成就的三喜于一年之内接踵而来,可真是爷爷手里拿着冰狗雪豹泡泡糖,老孙喜不胜喜了。一向活泼好动,本不显老的孙见喜更年轻了,微秃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作家中,很少有哪一个青年作家的名字能像贾平凹的名字那样引起人们的好奇和莫解。老作家中,“巴金”、“茅盾”、“老舍”都是笔名,都有些说头,“艾青”也不是原本的姓名,“曹禺”原姓万,繁体的万字分解后用曹替代了草,就成了大戏剧家今天的尊名。人们奇怪的是,贾平凹怎么想起在名字中选中了这么一个又难写又难念的“凹”字? 贾平凹出生时父亲给他起名叫贾李平。李是贾平凹的母亲寄住的人家的姓,据孙见喜先生考,“平”则是“为了纪念儿子出生的顺遂”。如果是这样,就不能将此李误为贾平凹的母姓,贾平凹母亲的姓是什么,还不可知。后来,图口音方便,便称其“平娃”,或单称“平”。所以贾平凹的原名,应是贾平,像宋平、郎平同  相似文献   

3.
施艺娟 《科教文汇》2008,(28):246-248
贾平凹的小说对秦腔有广泛的涉及,正因为他与乡土、与秦腔艺术有着种种因缘,因而秦腔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的精神线索和叙事线索。在传统文化面,临困境的今天,分析贾平凹小说中的相关情感及对于秦腔的描写,是极具价值和文化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混沌牛 《知识窗》2013,(11):27-27
这里说的“秦腔”不是那戏.而是三秦大地的那腔调。 语文老师贾甲仓是我转学后的小学班主任.纯种的陕西岐山原上人士.号称跟贾平凹是亲戚.当然贾平凹是谁我们当时是不知道的。他纯正的秦腔着实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才适应。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其人     
自从与贾平凹结识,不时相见。 有一年,我和一位同事到西安出差,请西安几位作家吃饭。饭桌上,贾平凹拿出自带茶叶,说饭馆茶太难喝了。茶泡好,大家喝着,等菜。贾平凹手上一盒陕西名烟“猫烟”,抽出一根,烟盒就空了,他说:坏咧。没烟咧。  相似文献   

6.
笨人贾平凹     
张达明 《知识窗》2010,(7):17-17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笨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写作.总之就是笨。”  相似文献   

7.
这里说的“秦腔”不是那戏,而是三秦大地的那腔调. 语文老师贾甲仓是我转学后的小学班主任,纯种的陕西岐山原上人士,号称跟贾平凹是亲戚,当然贾平凹是谁我们当时是不知道的.他纯正的秦腔着实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他评价我们点名起立的样子,“提起一长条,放下(读hà)一大滩”,我至今都拿来提携儿子.“鬼哭狼嚎犬狂叫”是他对我们下课时的形容.“双手能写梅花篆,我(读e)党不用亦惘然”是对他或者我们命运的隐喻.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研究贾平凹的文章之中,对其创作的心理根源研究并不多见。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与其它的创作风格有所区别,这就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其创作的心理根源:贾平凹与其它作品风格不同的言说,其与生活经历、心理状态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探究其深刻的思想渊源,从其本人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结构来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的《废都》是根据他自身的生活经历所编著的一篇小说,作品以贾平凹身边的四个女人的生活机遇和感情经历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女性的命运变迁。整部小说作者的描述和想象都是以男权话语为主导,女性在里面没有思想和属于自己的语言,一切都跟随男性的思维和行为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现代社会的道德缺失和精神丧失。本文则以小说中四个女性为切入点,详细探讨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快8岁了.可他还是不会10以内的加减法。这天.教书的父亲把正在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拉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你不能再玩了.快跟着我到学校上学去吧.”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从写作之初直到近期,始终是以农民的身份、民间的立场作为自己写作的出发点,坚定、执着地书写着乡村的隐秘变化.不夸张地说,在乡土写作的历史中,贾平凹显然是当代写作不可跨越的一个"标高".从贾平凹最早的一批乡土小说如《商州初录》《腊月·正月》《小月前本》等,到《浮躁》《高老庄》等大量的文本中都呈现着作者对乡土的灵魂和精神坐标的质朴追手.看得出来,乡土和作者早已融为一体.即使在写都市生活的篇幅中也都渗透着深重的乡土的情结.这些作品可以归纳为三种相对独立完整的话语系统:"其一是启蒙话语,致力于重铸国民的灵魂,其二是生存论话语,关怀的是人的生存境遇,最后是现代性的反思话语.①"本文时贾平凹的两篇代表作《废都》和《秦腔》为例,来展现贾平凹作品对乡土情怀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杨华杰 《科教文汇》2009,(29):243-244
贾平凹,无论是其散文还是小说,都可让人感受到其阴柔的创作风格。其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主要是以女性以及柔性的男性居多,并且在一些作品中隐隐地透露出一种悲凉的心态与阴沉的心灵本真,使其作品具有了悲剧性。这些与其个人的阴性特质是分不开的,而这正是由他的出身经历、生活的文化环境以及时代态势几方面共同造就而成。  相似文献   

13.
王庆杰 《知识窗》2011,(3X):61-63
贾平凹散文以纤细的文笔、朴拙的语言、玩赏的情致,述说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散文的气象与胸襟是研究当代小说家散文的一个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14.
侯琰霖  卢金珠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76-176,179
近期出版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百度文库侵权事件。2011年3月15日,韩寒、郭敬明、贾平凹、麦家、南派三叔、阎连科、当年明月、方舟子、李银河等近50位作家联合署名,发布《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这是中国出版界和文学界首次联手讨伐百度文库的侵权行为。3月22日,百度方面表示愿意谈判。3月24日,谈判如期举行却如期破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病态精神的苦囚者形象的透视,着重从庄之蝶病态精神与身边女性交往中三个不同的表现进行探究,对庄之蝶人格多重性、精神的裂变和病态精神的苦囚者形象,做出新的解读,来表现庄之蝶在病态精神中挣扎的矛盾心理,进一步指出庄之蝶是一个以性自我救赎的病态精神苦囚者。  相似文献   

16.
冉进 《科学与文化》2004,(11):24-25
明成祖晚年,性情不如年轻时暴戾,比较讲民主了,也有时间研究文学了,极爱读莫言作品,还读了贾平凹、刘震云、王安忆的作品,写了不少研究心得,发表在内刊《宫廷学术纵横》上。最近又开始研究鲁迅小说,由于鲁迅小说寓意太深,明成祖先由较浅的《故事新编》入手。  相似文献   

17.
(二)与明成祖交流 --评讲<奔月> 明成祖晚年,性情不如年轻时暴戾,比较讲民主了,也有时间研究文学了,极爱读莫言作品,还读了贾平凹、刘震云、王安忆的作品,写了不少研究心得,发表在内刊<宫廷学术纵横>上.最近又开始研究鲁迅小说,由于鲁迅小说寓意太深,明成祖先由较浅的<故事新编>入手.  相似文献   

18.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诗人李白对于蜀道的感慨,这一感慨通过文化的传承沉积在我们每一个接受过汉语教育人的心底。1000多年后的1981年,作家贾平凹自宝成线入川经过两天一夜的火车,“实在寂寞难堪,只好守着那车窗儿,吟起太白《蜀道难》的诗句,想‘如今电气化铁路且这般艰难,那太白骑一头瘦驴,携一卷诗书,冷冷清清,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19.
1993.3.26(五) ……晚,陕西在京出版界、文学界各位名士在西单万国餐厅聚会,宴请贾平凹。平凹是本届全国政协委员,来京开会。周明、阎钢、白烨、南云瑞、刘茵、雷达、李炳银、白描都到场了,还有中央戏剧学院、《美文》编辑部和惠州晚报的同志参加。雷抒雁回陕前,临行留下话:“‘一同乡会’作出的任何决定,我都执行。”《十月》大型文学双月刊副主编田珍颖我第一次见,她也是陕西人,席间与平凹邻座,两人频频交头接耳,象有要事,还几次离席到外面讲话。我问周围:“何事?”答者曰:“平凹有一部长篇,给了北京出版社,在谈合同。”  相似文献   

20.
刘琨 《百科知识》2022,(3):19-20
乡土本身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学的概念比较广阔,乡土文学与现代性的碰撞,除了可以为作家带来创作灵感外,还可以为作家的现代性想象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乡土书写的现代语境中,乡土文学成为作家思考现代性问题的主要载体.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作家福克纳以及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对两国乡土作家书写的现代性思想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乡土文学作品在地域空间书写方面存在的关联性以及相似性.与此同时,也可以发现乡土文学作品在表达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