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太平玉玺”是太平天国政权的权力象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珍贵的文物。又是研究太平天国史很有价值的资料。在这件约七寸见方的青白玉玺上刻有四十四字,内四言韵语十句,在历代国玺中恐怕是玺文最长,所包含内容最丰富的了。多年来,对于玺文的读法和诠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来又有人提出了这件玉玺的真伪问题。笔者不揣谫陋,爱为此  相似文献   

2.
前门变奏     
前门的拆迁改造处在争议中。有人说,前门衰败了.必须改造:有人说,这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保护。但人们在议论前门衰败的同时.却很少思考它衰败的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敬呈者,窃查本所办理本市粪道及公厕登记早经期满,嗣钧座本宽厚之旨,复准展限十日,截至现在又复逾期。虽来所登记者较前日有所增加,而观望不前者仍居多数,设非有人暗中蛊惑,彼蚩蚩愚氓,决不敢如此故违功令。近日迭据报告,一般粪商本心多愿来所登记,乃有南郊西半部粪商胡玉玺、北郊粪商王福和、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一本刊物是一面旗帜.指的是它的战斗性,旗帜鲜明,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5.
玺,就是今天人们所常见的印或印章,不含任何神秘色彩。但在我国古代,它却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尊严的一种象征,令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从制作的材料上来说,古代帝王的玺,因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玉制成,所以古人又称它为“玉玺”。玺,作为一种印章,它的起源相当早。其雏形原是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之间交换作为私有财产的奴隶时的一种凭证或信物,这种印章由于考古及文献记载的缺乏,无法查考其真相,不免使人感到遗憾。在现存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有关“玺”字的确切记载恐怕要数《周礼》一书。《周礼》一书中共有三处说到“…  相似文献   

6.
正义 《档案天地》2006,(4):30-31
南京党史办公室里保存着一只黑色的公包,已经有好多年了,办公室的老人大都已经退休.渐渐地,知道它来历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皮包太旧太旧了.办公室搬家时,有人都想把它扔了.幸好有一位上了点年纪的人看见了.说这好像是当年大军渡江时.地下情报员把国民党江防图送来时用的那只皮包,是革命物不能丢.  相似文献   

7.
聂伟  方群 《出版参考》2007,(1):15-15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出炉都如同龙卷风过境.将观众集体卷入“捧”或“贬”的口水大战。有人盛赞它实现了国际市场接轨.有人则斥之为电影市场虚弱之体疯狂进补的“猛药”。事实上.国产大片毁誉参半的舆论现状恰恰反映出观众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自己的大片.面对好莱坞.没有国产大片的中国电影市场将不堪一击.因此每年有三到五部国产大片亦不为多;另一方面,国产大片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许多非专业人士的评点便能一语击中其创作软肋。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馨 《新闻传播》2009,(6):64-65
“talk show”这种电视节目形态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有人认为它现在已经面临着瓶颈之难.很难有新的突破:也有人认为它依旧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电视节目形态.应该将其发扬光大,、那么,究竞我国的talk show节目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创办优秀的talk show节目就成了电视人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2,(7):47-47
薛振嘉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新闻边角,可称新闻边角模式或新闻边角效应,它是在新闻界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并被证明是成功的实践模式,只不过有人能够自觉地运用并获得成果,有人没有意识到、不那么自觉,没有把它上升到理念罢了。受众对边角陌生的东西永远充满着好奇。新闻偏爱边角,边角蕴藏新闻。边角是新闻富矿。中外凡有成就的名记者大多是“新闻边角模式”的实践者,之所以成名大多是缘于其足迹走到了“边角”之地,向受众传播了应知、欲知而又未知的事物,满足了人们的新闻求知欲望。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走边角写出了《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1.
孙犁论编辑     
1.在过去很长的年月里,我把编辑这一工作,视作神圣的职责,全力以赴。久而久之,才知道这种丁作,虽也被社会看作名流之业,但实际做起来,做出些成绩来,是很不容易的。有人把它看作敲门之砖,有人把它看作高升之阶。你是个老实人,也很可能被人当作脚踏的砖石,炫耀的陪衬。比如被达官显宦、作家名流拉去,一同  相似文献   

12.
旧话重提     
旧话重提邓立品在记者、编辑或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中,对清贫二字如影随身是感同身受的。有人说端了这个饭碗半辈子,清贫了半辈子,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不少人经再三斟酌,决定舍此而求它,或远走高飞,或改弦易辙,和新闻暂时“告一段落”,另谋高就干一番,捞一把,先...  相似文献   

13.
秦传国玉玺自秦始皇赢政起,历代王朝君主皆视此物为至高无上、拥有天下之象征。为争夺此玺,演绎出无数宫廷之变,兵戌竭血,万千无辜死于非命!  相似文献   

14.
路鹃 《新闻世界》2004,(11):51-52
一、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外部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无冕之王”.“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有人说媒介是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反射器、发声器官、控制器或调整器.也有人说媒介是创造公众舆论的生成器。在现代信息丰十会中,媒介受众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颇受广大公众的信任,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是引导和影响民意及造成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因此,了解传媒既是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搞好危机预防、作好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静气     
李粒子 《出版参考》2010,(11):42-42
年龄越长.越喜欢静了。静是难的。有人说,桃花难画,因为它的静。我一直难以理解这句话。后来当然明白了,桃花是不静的,是妖气重重的,桃之灼灼,妖媚得粉成了一片花海似的。妖气的东西难以安静下来,于一个女子而言,有才再有几分姿色.静就尤其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真实乃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特征.认识“新闻策划”的本源二重性和策划者的两个方面.就可看出.“新闻策划”是正确反映新闻规律的必要手段。一、明确“新闻”与“策划”的含义.按新闻规律办事。“新闻”是什么?目前争议的焦点是各自的认识所站的ffJ度不同。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文体,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久的报道。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事业,即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有人认为新闻是一件新奇的事.即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事实;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职业,即新闻机构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7.
徐臻  邸威 《新闻天地》2011,(11):4-6
如果从它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试播开始算起,《新闻联播》已经开播三十五年了。其间,它经常受到来自上层的表扬.但是在民间舆论中,却饱受争议。有人把它列为每天必看的电视栏目.有人则对它的内容颇多不满。但是无论如何。到今天.它依然保持着全国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之冠。尤其是遇到大事发生.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想到:《新闻联播》会不会播?怎么播?播多少?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06,(9):76-82
梅赛拖米特Me-262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飞机,它是一种给盟军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飞机,Me-262——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有人说它是为人类喷气航空带来曙光的天使。有人却说它是插上了翅膀的魔鬼,也有人说它只不过是一个折衷方案……但可能肯定,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焦点永远聚焦在魅力的所在——Me-262身上!  相似文献   

19.
基础篇 在一个RGB文件中,对于中性灰色.不管它有多深的颜色.其中的R、G、B值是完全相等的。也许有人会认为对于CMYK也是如此.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中性灰中,品红与黄大致相等.而青色则需多些。否则,由于青色油墨是吸收红光.而吸收的数量不够.这种中性灰色印刷出来会偏红。  相似文献   

20.
现在对猛料的渴望,眼看是越来越强烈了,因为没有猛料就没有注意力。那些漫不经心的受众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大多是一脸漠然.只有看到猛料才会跃然而起,睁大眼睛。需求旺盛,可猛料不够或找不到,怎么办?很快就有人想出办法了:拉关系.登广告,查网络,并许以大洋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