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沙汀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三个鲜明的审美特征:简化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追求“客观化”的表述和现实主义的讽刺美。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沙汀短篇小说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批评;新时期到来至20世纪八十年代末注重系统地分析其艺术特征的审美批评;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叙事学、心理学等理论方法在沙汀短篇小说研究上的运用和在比较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纵览历史发展线索,扫描沙汀短篇小说研究的得失,并勾勒出其运动轨迹,不仅可以推动沙汀短篇小说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也将有助于整个现代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章通过对沙汀讽刺语言浓郁的地域性特征、杂糅调和多种语言资源、含而不露的批判锋芒的分析,探讨其质野冷峻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沙汀是现实主义的作家,他以创造短篇小说见长。根据沙汀的文学创作实践,可分为早期创作、创作的黄金时代、解放后的创作。本文就沙汀的早期创作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沙汀在创作道路上的几次徘徊,最终找到了符合自己创作的生活,“不打算接触更多的生活,宁可‘狭小而深入”’。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讽刺暴露。  相似文献   

5.
沙汀创作于三四十年代的讽刺小说,勾勒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川西北人文图画。他用讽刺这一表现手法,揭露旧社会的丑恶本质,刻画地方恶势力的卑鄙嘴脸。他的讽刺,主要靠冷静、客观的描写构成情境讽刺,这一情境讽刺又主要通过冷静、客观的语言叙述来实现。其讽刺小说的结构,精心设计,富于变化。在叙述角度、景物描绘、人物塑造等方面,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的创作深受鲁迅影响,又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讽刺品格。  相似文献   

6.
沙汀在30年代是左翼坛一位杰出的青年作家。他的小说所具有的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风格,首先得益于他早年丰富而独特的生活经历;中外现实主义讽刺学传统的熏陶;及其对生活敏锐而理智的洞察。其次,他善于从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中看出常中之异,因而在其小说中讽刺的鞭子虽然抽打在各色各类社会渣滓身上,但批判的锋芒却是直接或间接指向当时的社会——那些鬼魅们赖以横行的旧世界,由此提醒人们要更多地对造成畸形人性的整个社会、历史进行长久的思考。另外,出现在他小说中那些可憎可恶,却又仍不失可笑可鄙的形象系列;富有心理内涵、既独特典型又保持着生活本来面目的艺术细节;风趣幽默、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语言等;都使他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一种质地沉实,醇厚老辣的凝拙之美、一种充满诗意和喜剧色彩的简朴之美,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鲁迅所开创的中国现代讽刺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7.
8.
郑廷玉杂剧的代表作<看钱奴>,开我国戏剧史上讽刺喜剧的先河,在世界戏剧史上也具有一席之位.<看钱奴>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讽刺传统,并在新时期利用讽刺喜剧的形式发扬了讽刺文学,呈现出继往开来的审美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主题思想、情节架构、戏剧语言、讽刺手法、民族美学风格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郭澄清的短篇小说以幽默活泼的笔调描述了新时期人民的智慧和坚强。从标题的选择、悬念的设计、民俗的展示等方面入手,在忠实地描写新时期社会风貌的同时,也留下了新时期叙事技巧发展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细节的主要功能:展示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作品主题,突现生活环境。同时也论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悲喜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夏泽安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7-118,125
关注美育的风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尤其是迈入新千年之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由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兴起及泛化倾向,对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美育要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拓展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力求在文化的意义上,来论述审美教育的定位应在培养新型的文化品格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戏曲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的产生由其特殊的审美机制决定,与其特定的形式要素有密切关系,并与整个审美传统、文化系统血脉相连。认识其中内在关系对理解古典戏曲的审美特征及思考其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发展路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几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情感生活,剖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从审美角度出发,历史地、客观地展示复杂社会生活中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同时,人物的美学价值寓于他们之间的情感矛盾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审美价值——教育管理的最高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教育管理的两大基本价值;每一种基本价值里又分别包含了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主要体现为真、善、美,美是真与善统一并超越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在美的境界里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整合统一。教育管理的美(审美价值)是教育管理的最高价值,它引导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倾向性,审美心理的形成主要受审美态度因素、完美状态因素等的影响;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一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审美心理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审美特性: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艺术性、爱美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物理教育来说,美育是指物理教师借助物理学中的科学美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让他们感受、鉴赏、创造科学美,以达到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鉴赏和创造科学美的能力的过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贯彻美学的物理教学也是不完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审美关系是审美活动发生的重要条件,划清审美的对象与审美对象的边界,将有助于认识审美关系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对象离不开对象中的潜在的审美元素,更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审美的对象到审美对象的转向依赖于审美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参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体现了审美对象的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人类要在新的时代获得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则必须开掘与发展相适应的生存智慧。21世纪应有的生存智慧至少在三个方面显示出突出的特点:新的生态、生存意识普遍性地觉醒并强化,群体将在“双重开掘”中获取更大的生命空间;积极情绪与科学理性取得尽可能多的协调;艺术思维、艺术情思与现实生活实践相融通,焕发出更大的创造激情与活力。作为社会的教育实践和人类基本生存活动之一的当代美育.可以在调节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智慧.以使其生存发展尽可能走向全面性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典型是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是生活现象的结晶,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就没有创作,所以典型的存在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否则典型人物就不具有存在的必要了。拟就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典型人物,从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两个方面论述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