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技术教育》2007,(36):10-11
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学京师大学堂是戊戌维新时清光绪帝筹办的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开办经费由户部筹拨。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  相似文献   

2.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由维新派提议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国立大学。1898年8月9日在北京成立。孙家鼐任大学堂管学大臣,美籍教师丁韪良任总教席并赏给二品顶戴。大学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宗旨。开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兵学、矿学等十科。在这些科目中虽保留了一些“经学”、“理学”的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清末维新运动中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1895年,梁启超在北京代表广东籍举人向光绪帝上书,并支持康有为“维新”,主张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时期,梁启超负责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事务并参与机要。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竭力向国人介绍和宣扬西方文化,旨在  相似文献   

4.
《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是康有为于1898年6月上书光绪帝,反映其民族国家话语的代表性奏折.该折集中体现了康有为关于近代中国政体转型的设计、君主立宪体制下的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设想、以及近代民族关系认同符号等思想,即“君民合治、满汉不分、合为中华”.康有为的民族主义话语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康有为1898年曾递呈光绪帝《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今则万圈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这表明A.康有为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B.断发易服带有政治革命的色彩C.断发是为了迎合西方的工业文明D.易服是为了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研究》2009,(8):F0003-F0003
江苏省无锡连元街小学创建于1898年,原名“竢实学堂”,由深受洋务运动思潮影响的教育家杨模创办,是我国开办最早的进行新式教育的小学堂之一,与京师大学堂一同诞生。因办学成绩卓著,曾得到光绪帝“乐育英才”嘉奖的匾额。  相似文献   

7.
谈到李端棻,人们往往称赞他首倡创办京师大学堂之功,对他提拔人才、倡言变法的论述也很多,但是当前关于他对中国近代学制改革贡献的研究却不多。通过分析近代学制的演变,认为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实为中国学制近代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一、时务学堂的创办经过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惊醒了中国朝野士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成为一时士论;早期维新人士提出的废科举、兴学校的呼声此时更为强烈。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刑部侍郎李瑞芬上《请推广学校折》,向清廷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并建议让地方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旋即议奏:“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就原有书院量加程课,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②此后,一些地方督抚纷纷奏请开办新式学堂。湖南巡抚陈宝箴则积极筹虑创办新学堂之事。1896年  相似文献   

9.
杨天石同志在《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戊戌密谋”》一文中认为,在戊戌年(1898年)“光绪是了解并同意康有为杀荣(荣禄)、围园(颐和园)、废后(慈禧太后)密谋的,并曾命令袁世凯实施”。此说值得商榷。 (一) 光绪皇帝不了解康有为“密谋”杨文援引毕永年的《诡谋直纪》、袁世凯的《戊戌日记》等史料中关于康有为、谭嗣同等准备把“圍园废后密谋”奏明光绪帝的记载,断言光绪帝是了解“密谋”的。“准备奏请”不等于实际已经奏请,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未说过已将“密谋”奏明光绪帝,杨文亦未引证一条“已经奏请”的史料。事实上,康有为等未将“密谋”奏明光绪帝。戊戌七月,盛传慈禧太后将利用九月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招生》2005,(2):111-111
山东大学其前为1901年创建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2000年7月,原山东大、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学校是“211工程”院校。  相似文献   

11.
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虽有大学之形却缺大学之实。所谓的"形"是指京师大学堂从日本间接移植了现代大学相关制度、导入相关教学内容,而其"实",却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摆脱旧式官僚养成所的实质。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均体现了这一点。直到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制订的《大学令》,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之一,它的兴办是戊戌变法的一项“新政”,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些具有革新思想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企图走改良主义的道路,通过维新变法来振兴国家。他们认为,要拯救中国,必须改良教育,提倡“西学”,培养振兴国家的“非常之才”。因此,他们极力主张,尽快地在京师和地方设立各种新式学堂,以培养具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近代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 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瑞棻首先向光绪皇帝上《请推广学校折》,正式提出了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他说:“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十年之后,贤俊盈廷,不可胜用矣。以修  相似文献   

13.
京师大学堂在1898年筹划时就非常重视科学课程的设置,但其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选聘上。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变革历程集中透射出中西文化强烈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大学堂科学教育的变革得益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科学要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实现了并立与融合,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始动摇传统治学方式的根基,近代早期的本土科技人才成为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西方文化译介家、博学的文史学家和资深导师;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90年至1894年,在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1894年入京会试,因清廷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与康有为邀集在京18省千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要求。1896年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1897年赴长沙时务学堂任总教习。“百日维新”时期,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事务并参与机要。1898年底,因变法失败而逃亡日本,在那里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维新改良,译介西方文化。1920年后,专心从事著述和…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历史回顾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转换等,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壬寅学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为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逐渐酝酿形成。1901年1月29日,西太后下达“变法上谕”,要求内外大臣及各省督抚提出教育改革方案。1902年8月,由张百熙奏进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大学堂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及《各学堂系统图》得以批准颁布,总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这年为阴历壬寅年,…  相似文献   

16.
江苏淮安,地处苏北中心,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境内有书院20余所,清末的江北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江南大学堂等一起。共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淮安历史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有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以京师大学堂为开端。京师大学堂1898年建立,1912年随着国体的改变而更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至今已届百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大学的文理各科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均具有代表性。1909年前后,京师大学堂已由中国学者开出了现代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等),现代物理学(普通物理、理论物理等),现代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等课程。1910年大学堂分科大学(相当于后来的学院)开学,其中格致科大学(相当于理学院)设有化学门、地质学门等,当时的门  相似文献   

18.
在康有为众多著述中,《日本书目志》十五卷是一部体例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著作。说它重要,主要体现在此书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作为康氏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思想。但是,近代史学术界和康有为研究者似乎对它都未予应有重视,至今还没有人对这部洋洋30余万言的书目提要体巨著作过专题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以就正于大方之家。《日本书目志》(下简称《书目志》)杀青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由康有为弟康广仁主持的上海大同译书局初次刊行于第二年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康有为又向光绪帝上了《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是时正值戊戌变法高潮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前夜,因此,此书的撰写与问世,是这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世纪》2011,(1):2-2
【正】江苏省无锡连元街小学创建于1898年,原名"竢实学堂",山深受洋务运动思潮影响的教育家杨模创办,是我国开办最早的进行新式教育的小学堂之一,与京师大学堂一同诞生。因办学成绩卓著,曾得到光绪帝"乐育英才"嘉奖的匾额。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培根竢实"的办学理念,高举教育现代化的旗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江南现代新...  相似文献   

20.
维新官僚的代表人物李端菜在1896年6月12日上《请推广学校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以建立新式学堂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案。本文根据《请推广学校折》一经五纬的具体内容,论述《请推广学校折》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