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偶     
刘勰,六朝齐梁时文学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其中《丽辞》讲对偶,提出:“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指不用典故的,事对指用典故的,用典故的要学问,所以认为难,不用典故,不用学问,所以认为易。反对指两句意义相反,正对指两句意义一致。正对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都讲鱼鸟的活动。又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两句用意不同,所以胜过两句一意了。不过还有一种正对,即两句讲两件事,用意不是相反的,两句的意义也  相似文献   

2.
文学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所以叫创作.因袭模仿,拾人牙慧,缺乏独创精神,所以不足取.“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动写静,更见其静;王安石似乎不大懂得这种深一层的写法,曾对黄庭坚说,古诗“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好.他自己写了一首《钟山即事》的绝句:“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三百首》中选了这首诗,选注者在诗后的说明中说:“诗的最后一句,套用一句前人诗句,只略加改动,却把诗意推进一层…….  相似文献   

3.
点金成铁     
王籍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改其句曰:“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笑曰:“此点金成铁也。”黄庭坚笑得有理。王安石智者一失,丢失了原诗的神韵,也破坏了读者的想像空间,纯属弄巧成拙之举也。  相似文献   

4.
南朝梁代的王籍有诗《入若耶溪》,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本来着意写“静”,却从“动”处着笔,通过耳闻“蝉噪”“鸟鸣”之有声,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林静”“山幽”之无声,用喧闹写寂静,以动衬静,响中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题材丰富多彩,格局千姿百态,用途广泛,雅俗共赏,很受人们喜爱。许多文人墨客不但擅长自撰对联,而且喜欢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觅佳句组成对联。这种摘取前人名言名句组成的对联,就叫做集句联。历史上,像王安石、苏东坡这样的大文学家都十分热衷于创作集句联。王安石集的一副对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至今为人们所传诵。该联上下句分别取自谢贞《春日闲居》和王籍《入若耶溪》,对仗工稳,意境优美,堪称集句联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6.
静默并非沉寂,有时声音恰恰是对静默的补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我一直顽固地认为,世间最美的音乐是鸟鸣。所以每到外地出差,我就会早起,到林间倾听鸟叫。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曾在<钟山即事>中将王籍的名句"鸟鸣山更幽"点化成"一鸟不鸣山更幽",为此,从古到今,不断有人讽其"点金成铁".这里,涉及到一条重要的艺术原则.其实,作诗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以传情怀,所以不论写出"鸟鸣山更幽"的清静优雅的美景,还是写出"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死寒冷凄的丑景,只要能传达出相应的情怀,都应是好诗好句.王安石正是用后者,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改革失败后,退居钟山,门可罗雀的失落感,因而是好诗好句,绝非点金成铁.  相似文献   

8.
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入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  相似文献   

9.
<正>王之涣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评论:得,玉门关是个坎儿,王大诗翁吹不过去,李大师翁一吹就过去了。李白说:"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杜甫说:"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评论:上学时老师告诉俺们,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可这两句俩人掉个儿了,诗人标签难贴啊。王藉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相似文献   

10.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与静、鸣和幽这两对看似矛盾的状态在某种状态下却是如此的和谐统一。假若我们用对立统一的眼光审视语文教材,就会发现,教材中其实有许多文章都用了这一辩证法来表达思想、突出人物及事物特点,作者匠心独  相似文献   

11.
反衬是烘托的基本形式之一,指用相反或相异的东西来衬托。从衬体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反衬主要有动静反衬、虚实反衬、景情反衬、色彩反衬、远近反衬和大小反衬等六种形式。一、动静反衬动静反衬主要指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反衬出静态。最有名的当属“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南朝诗人王籍《人若耶溪》中的名句,噪亮的  相似文献   

12.
写静并不是风不吹,树不摇,人不欢,马不叫,而是要描绘出清静、幽静、平静的感觉。以下两种方法是前人惯用手法,同学们不妨借鉴。以声写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梁代王籍《入  相似文献   

13.
正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小镇的早晨》的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小镇刚被唤醒时的景象:这时的小镇是如此安静,一派浑然天成的水乡景象。然后,作者用文质兼美的语言以动衬静,这意境仿佛"鸟鸣山更幽呀"!这一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水乡小镇的早晨的安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一、以"动"入境法,衬托安静在学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时,木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2010,(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多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5.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诗同《田园乐七首》、《鸟鸣涧》、《积雨辋川庄》等诗篇一样,是作者后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写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其艺术特色表现为: 一、动静结合。“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古木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可见深山之荒僻与幽静,忽然“嗡嗡”的钟声在深山中缭绕,使本来就很寂静的深山显得越发安谧。前句写静,后句写动,以动衬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泉水由于受到危石的阻挡,发出了沉的响声,照在青松上的阳光,由于山高林密,气候阴凉,给人寒冷的感觉。“咽”写出了泉水在嶙峋的岩石之间流动所发出的幽咽之声,如此低微的声音诗人居然能听到,可见深山之“静”;阳光照在松林上给人冷的感觉,可见深山之“幽”,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王维深谙此道,静之精神写不出,以声写之。且看他的其他诗作:《酬诸公见过》“雀噪荒村,鸡鸣空馆”;《鹿柴》“空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则之五二《车攻》篇中,提出了“以声音烘托寂静”这一观点。如王籍《人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则毛诗迳取后章“之子于征,有闻无声”。以申前章之意,挹彼注兹耳。类似的还有,如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七《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杜甫《出塞》:“落日照大旗,  相似文献   

17.
诗词用曲,曲在反常。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创造条件使学生质疑,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找准切入点,唤醒学生潜在的质疑意识在鉴赏王籍《入若耶溪》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时候,教师说到北宋一名士将“鸟鸣山更幽”改成了“一鸟不鸣山更幽”,并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王藉的诗具有神韵。学生马上开始窃窃私语,有了反应和争论。学生的思维被教师巧设的切入点所激活,质疑之火被点燃。这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和点…  相似文献   

19.
郭怡 《学周刊C版》2014,(8):150-150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小镇的早晨》的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小镇刚被唤醒时的景象:这时的小镇是如此安静.一派浑然天成的水乡景象。然后.作者用文质兼美的语言以动衬静.这意境仿佛“鸟鸣山更幽呀”!这一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水乡小镇的早晨的安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梁代王籍写有一首题为《入若耶溪》的诗:“艨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读了这首诗后,在《钟山即事·北山》中将其改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