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白的“乐府诗”,堪称诗人全部诗作中一脉品位极高的宝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代表了李白的风格,表现了李白的独特个性,涵概了李白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特点之鲜明,写作技巧之高超,艺术成就之丰硕,绝不亚于诗人的其它诗作。李白乐府诗歌虽大多是拟乐府古题而作,但他绝非拘泥于“古题”范围,并未足满于因袭模仿,而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别辟蹊径,被后人誉之为“擅奇古今”。他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和民歌的优良传统,开乐府歌行的新纪元,承上启下,为后来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白思想的构成质素复杂多元,居于主导位置的是儒、道和纵横思想,李白以一种纵横家的气度实践着其欲有为于天下的抱负,其思想世界不是割裂的部分,而是烙刻着诗人印记的灵动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词苑丛谈》引俞少卿曰:“《词品》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水仙,《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缘祠庙,《巫山一段云》则状巫峡,《醉公子》则咏公子醉也。’……愚按古人大率由词而制调,故命名多属本意;后人因调而填词,故赋寄率离原词。” (卷一体制)说明初期词作,往往內容与词调名称吻合;后  相似文献   

4.
李白《独漉篇》写作背景复杂,争议颇多。《独漉篇》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其尚未从口之前。在作品中,李白倾诉了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希望为国除奸却遭弃如敝履的哀愁和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在危难之时大显身手的昂扬斗志。  相似文献   

5.
李白(公元七○一至七六二年),出生于中亚碎叶城的商人家庭,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千百年来,儒法两家对他的评价截然对立,毁誉纷纭。宋代保守派苏轼、苏辙诬之曰:“李白诗,类其为人,华而不实,好事喜名而不知义理之所在也。”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却赞之曰:“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从来就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  相似文献   

6.
杜甫在评论他的同时代的诗人时,多次提到了鲍照。如“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可见,他对鲍照是很推崇的。王夫之说:“杜陵以俊逸题鲍,为乐府言尔”。说得很对。鲍诗中最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是他现存的八十余首乐府诗。而对于发展今天新诗有借(钅监)作用的也是这类乐府诗。所以,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7.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这说明李白一生的复杂性。他还有刺客、隐士、策士、酒徒等类人的习气,又有对功业的追求,看得出是接受了古代思想家多方面影响,因而表面上不易看出以哪种思想为主,但从其诗、性格、嗜好等方面考察,便能发现其思想言行反中庸,多与儒家学说的精神主旨相违背。而支配李白一生的主导思想是追求平等自由,保持人格尊严。这些是源于道家,即在诸多思想成分中,老庄道家思想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8.
曹子建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学人论其思想多定格在儒家,而仔细阅读其乐府诗可以发现,曹子建还汲取的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且这两种思想与其儒家入世思想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写作七言绝句的大师,他的送别诗标新立异,一枝独秀,写的笔酣墨畅、情真意醇,气势恢宏,俊逸舒放,一扫古代送别诗感伤的阴霾,为送别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他在诗歌、辞赋、散文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尤其他的诗歌中闪现出的理想主义特征,是他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抒怀,这种特征体现了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杜甫也称赞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迈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前者称诗仙,后者称诗圣。诗仙飘逸,诗圣肃穆。诗仙性情奔放,奔放的感情要求无拘无束,故喜乐府;诗圣性格沉郁,沉郁的感情要求凝重雅正,故以律诗名世。诗人的风格是直接由创作个性决定的,所以李、杜二人的思想、气质,乐府与律诗在体裁上的特点是决定两个人的诗作,在形式上各有侧重的基本因素。 李白一生写了多少乐府诗?有人说共230首;有人则说“乐府”本身就是个模糊概念,对这一问题很难做出确切回答。后说也不无道理。乐府诗原来指的本是配乐的歌诗,以汉代始设采风之乐府机构而得名,但由于乐谱失传,现在我们已无法从音乐上辨认了,只能从题名、句式、语言风格及内容上加以识别。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题名。关于这点,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一生正处于唐朝全盛转入衰落的重要历史时期。因而在李白的诗歌中,处处展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当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之时,心中充满郁闷之气,则借助仙境、梦境来寄托理想,从而形成一种飘逸的风格,其精髓是自由性。  相似文献   

13.
拙文《李白出生四川江油补正》在1982年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5辑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同仁的热烈争议,十余年来,李白生于蜀中说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学者的支持,1993年出版的新编中学教材《中国历史》也改变了李白生于中亚碎叶的说法,肯定了李白为彰明(今江油)人。然而对李白出生地的争议并未停止,近几年主张“非蜀中说”的先生们对“蜀中说”提出了种种质疑,现对这些质疑作出答复,以就教于诸君。  相似文献   

14.
鲍照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杰出作家,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多种多样的创作手法来塑造诗歌形象,边塞、军旅、游宦、以及艰辛生活中的种种体验,都能表现出诗人慷慨磊落的个性。他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感情色彩强烈,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赋比兴作为<诗经>"六艺"中的"三艺",高度浓缩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乐府诗受其影响最深,对其继承最为明显.下面我就着重谈谈乐府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本期我们集中编发了一组课本中新选诗词的赏析文章,供大家教学时参考。我们建议,在教学这些诗词的时候,教者要认真体会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的有关提示,引导学生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内容艰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适当多讲一些;内容浅显、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师则不必多讲。教学诗词,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朗读上,因此,课堂上要多留点时间,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反复体味,最好能够达到当堂背诵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诗人独特的心理活动的产物。诗歌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分析、提炼和表现自已个性的准确程度,而且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意识。任何作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历久不衰,就必须研究和熟悉读者的欣赏心理,使自己创造的形象能引起更多人的联想,在净化活动中显示其真正的意义。李白的诗歌一千二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论述颇多,但有一点却被忽视了,那就是他的诗歌能广泛地满足读者的欣赏心理。 诗人,首先是读者。 (一) 我国诗歌进入文人创作以后,锤炼语句成为普遍的现象,出现了不少苦吟诗人,也出现了许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因一字而使全篇凸现的千古名句。作者也因此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的雅号。甚至秦观的佳句“山抹微云”还荫及后人。但是,读者往在并不因此而满足。因为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形象才能产生美感,所以,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饱含丰富绮丽的意象,在英译中恰当地传达这些意象,对于保存原诗神韵.增进西方读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前人翻译李白诗歌的译文,总结在翻译中意象传达的处理方式及翻译方法和技巧.旨在为李白诗歌英译提供一定参照。  相似文献   

19.
张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乐府诗,写得比较出色,与王建齐名,时称“张王乐府”。《全唐诗》收其诗五卷,乐府诗即有八十多首。这些作品,时代气息十分强烈,在中唐的诗坛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张籍大约生于七五八年,卒于八三○年。他比白居易长四、五岁。白居易的新乐府,大都作于元和四年,在张籍已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之后。张籍上承杜甫的爱国爱人民的现实主义的传统,下影响白居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的乐府诗在他的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独特的一生中,作为诗人,他的乐府诗创作吸收了民间诗歌的特点和风格;在继承前人相关的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他以个人特有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才能,在中唐的诗歌的创作中而卓然成为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