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传》作为我国春秋时期一部历史性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文化所达到的卓越水平。随着春秋时期宗法关系的变化、政治秩序的衰朽,中国社会逐步步入“礼崩乐坏”的时代。文章以《左传》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分析了春秋时人们强调礼仪之分的背景,它是宗法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必然结果,是周礼背后“亲亲”、“尊尊”精神消除后而丧失其政治功能的反映。礼仪之分所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对礼的生存合理性的反思:政治生活中的秩序规定以某种本有的秩序为本,将自然的存在赋予价值根源的意义,天人关系式的思维模式被采用。  相似文献   

2.
礼是《左传》推崇的重要概念。统编教材《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提示”中把这一概念推了出来,但是一些权威教学资料却对之避而不谈。礼与利往往一体两面,“尊礼而逐利”,礼表利里,需要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从内位与外位相区分的角度考虑“亲亲”和“尊尊”关系问题,这两者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儒家重视亲亲血缘关系,实质是强调情感的自然真实性,包括丧服服叙制度在内的礼文之道德原则,实际就源自于人们的这种真实情感。对源于亲情的真实情感的极端重视和通过对道德原则的不断切身反省从而得到落实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仁学有着“双边”的内涵,“唐虞之道”的仁学内涵所强调的是“爱亲尊贤”而重点在“尊贤”,即选贤让能,“禅而不传”,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需求;“孔孟之道”所强调的则是“亲亲尊尊”而重点在“尊尊”,即树立家长乃至天子的绝对权威,建立从“家”到“国”的伦理秩序,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所适应的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的需求.两种内涵代表了理想与现实的“双边”需要,形成了“双边”合力,共同拉动了中国历史的车轮.  相似文献   

5.
客舱服务是连接乘客和航空公司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体现航空公司服务理念的重要方式。在空乘服务中,空乘人员所需要的身礼和心礼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针对在空乘服务礼仪中乘务人员的身礼和心礼展开探究,对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使身礼和心礼能更好地实现其作用,对如何提升民航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效益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说“礼”     
"礼"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它的本义是"祭祀用的礼器",基本义是"敬神以求福"。在现代汉语中,我们认为它有七个义项,为了弄清楚这些义项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7.
“春秋决狱”是西汉中期统治者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以“原心定罪”为指导思想,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用儒家经义来指导司法实践的一种断案模式,对儒法两家的合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论语》中“仁”和“礼”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仁”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礼”则概括了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提出了“援仁入礼.以礼立仁”,既从仁的高度来奠定礼的基础,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认为,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的关系是互证互释、同...  相似文献   

9.
孔子改造了古代宗教的外在礼仪形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的"礼"学思想。荀子师法孔子,继承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并再次进行融合,最终使"礼"由"纳仁入礼"走向"援法入礼"。  相似文献   

10.
纪昀在继承儒家传统"礼"的基础上,主张人的世界是一个由"礼"构建的世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礼",表现在人身上就成了一种遵循礼法的德行,人与人之间圣凡之别都是由"礼"之道德评价来赋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当代大学生对"礼"的内隐认知,依据激活扩散模型,先让82名大学生被试自由联想,选出前40个高频词汇作为分析单位,做成卡片另请6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分类,然后对其联想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心中的"礼"具有层次性,较好地融合了"礼"的经典含义与现代含义,并以经典含义为主。其中,经典含义包含儒家文化、礼仪修养和约束教育三个成分,儒家文化是其核心;现代含义包含社会交往一个成分。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大学生较好地传承了"礼"的精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不可无“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种讲礼的文化。中国古代的礼则起着培养共同的民族心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礼作为维系、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往往因其教育功能而最终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精神状态,也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风貌。“礼”浸润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处。作为时代栋梁、承继先辈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学生们就更应该知礼,懂礼,讲礼,让中华礼仪文化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3.
14.
庄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毕生都致力于追求道的超越境界。庄子笔下的道具有超越性、无限性和普遍性;庄子的道是混沌的道,万物为一,没有差别;在庄子的世界里,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庄子以自己独特的道的视角,来审视当时主流的礼乐文化。在阐释自己的礼乐观时,庄子将其道家化,赋予礼乐更多"道"的特征。庄子的礼在道统治之下,面对现实社会中礼治的无道和失序,他提出了道治下的理想秩序。  相似文献   

15.
现今社会虽未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但在教育界却出现了个别不和谐的音符,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重拾孔子礼乐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儒家约束之礼、礼让之礼、尊重之礼、和合之礼等“礼”的传统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治国之道和人生哲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民族向来较不倚重宗教信仰,不是借助一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精神问题。因此在今天为了改变我们粗糙的精神,让精神得到相对安顿而选择信教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创造性地恢复、重建中国传统的、十分具有宗教那种能起到整合、提升民众精神作用的儒家之"礼",以此来改变今日国人愈益粗鄙化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进而提升我们的存在层次呢?本文试从中国儒家所推崇的"礼"这种"泛宗教性"生活传统来探讨"礼"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18.
任义 《考试周刊》2014,(99):17-18
周礼非徒具外在之形式,更有其内在之根本,此内在之根本,孔子以"仁"当之。仁就是人对于亲人及其他人以至天地万物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的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的驱动力,从而使履行周礼具有了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五服制度自周代形成以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古今不少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丧服》经文的编排之义和传文的阐释之义来看,二者在对待"亲亲"与"尊尊"两大服制原则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礼制变化的印记,体现了《丧服》经文、传文的编撰者在服制观念上存在着一种缓慢而又明确的变化过程,即随着君主集权制逐渐受到认同,"尊尊"原则逐渐超越了"亲亲"原则,这样丧服内在的宗法背景逐渐内隐,而外在的君臣尊卑大义则逐渐外显。  相似文献   

20.
从儒家亲亲尊尊原则切入,聚焦《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可以揭示天、地、质、文四法循环的学理脉络和丰富内容。天道阴阳之气的不同运行轨迹,对应了人世王政、官制、礼法不同面向,追溯天授圣王的异象,能够使“四法”流转获得可靠根据。殷质、周文及其分别与亲亲、尊尊相结合,建构出王权继承的基本秩序。牟宗三《历史哲学》中对尊尊超越亲亲,进而提升为国族客观精神的阐发极具启迪意义,但也割裂了亲亲与尊尊的有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