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有的青年业余作者来信说,经常在一些散文中读到引用的古典诗词,有的运用得好,有的让人感到挺别扭,倒不如不引用。在写散文时,究竟怎样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呢? 就这个问题,我在下面举出几例谈谈看法。散文中引用古典诗词,一不是为了装点。用古人名句为今人的作品增强点文学味道;二不是为了显示作者有无古典文学的知识;只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抒发感情之时自然而引用的,有助于传情达意和对艺术对象的描绘。对于读者来说,既能从中吸收一些古典文学的知识,也能引发多重联想,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说,古典诗词在散文中出现,是为作者表达  相似文献   

2.
(一) 通讯写作中常常涉及到意境美的问题。这种意境美是通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的美,它能象诗歌、散文那样,让读者通过想象沉浸于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在这种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氛围中受到美的感染,进而起到转化思想、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作用。优秀的通讯作品中不乏意境美的创造。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穆青等写了总理逝世噩耗对吴吉昌的打击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诗歌、散文是有韵味的.因为诗歌有意境,它塑造的是一种空蒙的、灵动的、音符跳跃般的需要无限遐想的意境;因为散文有意境,它营造的是一种悠远的、恬淡的、宁静的,站在山上观风景需要慢慢品味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 "画梅花的,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有意境,有韵味,人们就爱读.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意境     
新闻的意境是新闻的美学范畴。通常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一般而言,意境只是文学作品诗歌和散文中十分看重的东西,在一些新闻论著中虽然有人谈到过意境,但总是担心它与客观的事实相违背。其实,新闻的意境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境界,是值得优秀的新闻人去追求的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之一:意境美的虚设意境是从我国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从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美学原理》一书指出:“意  相似文献   

6.
说起意境,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艺术作用,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中,是播音学与美学的结合。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通俗的讲,意境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有了境界,自然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我们拿到一篇稿件或面  相似文献   

7.
有的青年作者来信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的散文,“多是身边琐事,不是写邻居便是写家庭,读起来很有雷同之感,这是不是作者的视野太窄了一些?像我们学习写作的青年,应该多读哪类散文为好?”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不少散文是雷同的,不仅仅是题材雷同,就散文中的某些情节与所发抒的感怀也有雷同之处。就我读过的散文中,觉得雷同的有这样一些: 想起了我小时候和三姑一块在田野上追兔子,割羊草,可是现在她忽然是一位有孩子的母亲了……(通过儿时的回忆写自己感叹的散文,比较常见,可说是大同小异); 说起过生日我就忘不了在二姨家那天,玩得好极啦……(也是通过回忆写童年乐趣的散文,也比较  相似文献   

8.
意境被文艺理论家们说得太玄妙了,诸如空灵、神韵、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好则好之,可惜,让学习写作者常“高山仰止”而不知其途。意境是文艺家追求的目标,他们也创造了无数令人心折骨惊的意境典范。但,若把意境解释得过于玄妙,则有脱离地面之虞。意境既然是人创造的,就总有思维规律可循。几何思维就是创造意境的思维规律之一。意境,通俗简单地讲,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相似文献   

9.
现在文学创作的可喜现象之一,是写散文的人很多,作家们写散文,许多业余的青年作者,也运用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现在还有一个散文创作的好条件,那就是很多报纸的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为广大作者提供了发表散文的园地。作为散文的写作者,就要认真想一想这个“许多”了。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同类性的题材,许多作者在写,那就要在这个“许多”面前,想出你怎么写法的路子来。  相似文献   

10.
散文是什么?     
何启治 《传媒》2000,(7):40
有人说,散文是最随心所欲的文字,是无所不谈的文章;也有人认为,除了诗歌和戏剧、影视作品,其他文学作品就都可以算作散文了。 至于散文的特点,除了真实性之外,大都强调这种最见作者个性的文体还要有激情,要讲究意境、韵味、文采等等。 这些主张自然都有相当的道理。 但在我看来,散文作为有别于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一种文学样式,还是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应该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1.
古人论文,很讲究是否有意境。什么是意境?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新闻写作也应该注重意境的体现。新闻写作中讲的意境是指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基本前提下,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和谐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意境     
有一年6月,我采访了一名女记者,请她谈采写体会,随后写了一篇文章,登在《新闻与写作》上。在我的采访本上,最后记了六个字:看唐诗,意境好。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讨论,为什么读唐诗对新闻采写有好处呢?后来,我在工作中对新闻中的意境问题,逐渐有了一些认识。有境界成高格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为高格。这话对诗词来说很重要。我们只要看看唐诗、宋词,都会强烈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秘书工作已有七八年了,搞业余通讯员为党报电台撰稿也有三四年了,对于写稿虽谈不上是内行,但深有感受,从中体会到说不尽的乐趣和道不完的烦恼。尤其是稿子限时必须要交,昼夜加班,苦苦思索,却又提笔无言真让人苦恼。 在日常写稿中最要命的是写“奉命文章”,必须按时按照下命令的人的意图把文章交出来,写不出来时不能不“硬写”。只好东抄西凑也得完成任务,那怕通篇说的根本不是执笔者想说的。也有时,你送审时还是一篇勉强能读的文章,拿回来时被改得上气不按下气,也只有违心听命。为此,常有人说,为饭碗,为前程,写违心文章真不得已!您说对吗?  相似文献   

14.
文学书简     
六十四年轻人易于激动,写诗作文,总是抒不完的情,恨不得每写一句都感叹一声“啊”。有人说,每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抒情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多,过滥。孙犁在给一个业余作者的信中说:“即使是散文,抒情也要有所控制;抒情而又有含蓄,方是文章精美之路。一味抒情,则等于没有抒情。”(《远道集·芸斋书简》)你这篇散文中,抒情的句子太多了,反而把本来很浓的情感冲淡了,稀释了。所谓“直抒胸臆”,并不是要把自己想到的直陈感情的话统统说出,而是在情不能自已时点到即可。也就是说,要使自己一腔真情蕴含在、浸润在作品的叙述和描写中,让读者去感受、去体味,而不可由作者时时站出来大发感慨。少男少女谈恋爱时,含情脉脉的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意境美,是写活写美通讯的一种艺术手段,也是将通讯演绎为优美散文的成功阶梯。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作为散文美的灵魂,是作者的情与描绘的客观的境(景)交相融合而熔铸在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境界,即所谓内情与外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有的青年作者读了《谈散文写作》一书之后,来信要我再谈谈写散文的体会,恰好四川大学中文系编辑《中国散文百家谭》的同志也来函催促我交一篇写散文的体会,思来虑去,将日常写散文的一些想法组成了这篇文章。对于文学艺术我有着多种爱好,我喜爱书法绘画,我也喜爱写诗,我尤其喜爱写散文。我在侧重于写散文之前,曾经侧重于诗歌创作,那是在50年代及60年代初。80年代我才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写诗与写散文,我觉得在剪裁素材、创造意境、提炼语言等方面,有其共同的艺术规律。所以从写诗到写散文,这个转变如水到渠成一样那么自然,那么自如,不象有人所说的是“隔行”。我应  相似文献   

17.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辞典》)。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著名记者白夜说:“意境也是新闻范畴里的概念,特别是报告文学,人物特写中非涉及不可。当然,短短的新闻也可以给读者一种意境”(《新闻战线》1982年第7期)。意境作为审美特征,是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为什么?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一切文章都是文字的艺术;探寻新闻色彩美的意境,是新闻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讲来,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意境是美学思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有无新闻?我的体会是有,相对的还要比经济发达的地方多一些,是业余通讯员锻炼提高采写稿件的宝地。一是处处留心珍惜新闻线索我曾是一个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起初,当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经常有人这样评价一篇好新闻:情真意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王国维称之为“境界”,即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辞海》中说:“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20.
函授中心老师: 我在学习新闻写作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难题。现整理提出,请老师帮助解答。 (1)新闻讲绝对真实,可小说讲曲折的情节,散文讲美和诗意。请问:如何在写作中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2)在基层,新闻线索不可能天天都有。那么,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新闻线索可写时,初学写作者应怎样练笔? (3)如何跳出书本和新闻写作模式的束缚,把新闻稿(特别是消息)写出特色? (4)业余报道员应如何了解上级的宣传精神和本单位的新闻素材? (5)向军报投稿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才能多登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