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梅馆记》(高中语文第二册)是清代进步思想家和杰出文学家龚自珍的一篇托梅议政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禁锢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作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字字句句明梅暗人,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2.
徐华 《现代语文》2006,(1):77-77
《病梅馆记》一改正面歌颂梅花的先例,以“病梅”为题,借梅喻人,托梅议政,揭露封建统治者束缚、摧残人才的专制淫威,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和改革时政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3.
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只是一篇政治意义上的檄文吗?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龚自珍要求的个性解放,不仅是其政治改革思想的支柱,同样也是其文学改革思想的核心。所以,《病梅馆记》还可以有  相似文献   

4.
《病梅馆记》一改正面歌颂梅花的先例,以“病梅”为题,借梅喻人,托梅议政,揭露封建统治者束缚、摧残人才的专制淫威,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和改革时政的迫切愿望。首先,看到题目《病梅馆记》,就不由人不产生疑问:梅何病之有?此病从何而来?能否救之、疗之?作者开篇并不急于解疑,却先说江浙盛产梅,为下文广贮病梅以疗之作下伏笔。接着作者指出,对于梅花,“文人画士”有其欣赏标准:以曲、欹、疏为美,否则就认为无姿、无景、无态。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借此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刚正不阿、有骨气、生机蓬勃的人才遭到忌恨、摧残、杀戮;…  相似文献   

5.
晚清杰出思想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借梅喻人,借梅议政,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表达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6.
范静 《海外英语》2014,(11):233-234,245
《病梅馆记》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1792—1841年)于1839年写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通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者禁锢思想、撰残人才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反对传统思想的压迫和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精神和强烈愿望。关于该散文出现了两个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的《My Plum Tree Infirmary》;谢百魁的《The Sick Plum Chamber》。该文将通过语域分析两个译本,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对原文的偏离程度以及语式分析,对两个译本做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马志伦 《学周刊C版》2014,(2):231-231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只是一篇政治意义上的檄文吗?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龚自珍要求的个性解放.不仅是其政治改革思想的支柱.同样也是其文学改革思想的核心。所以,《病梅馆记》还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即文学意义层面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一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政治小品文。这篇短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扼杀人材的罪行,表现了作者渴求广开才路,培植人材的进步思想。教学本文前,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和写作时代背景,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首开风气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高中教材中已选用多年。该文最显著的特点是象征,关于象征的内涵,学术界的认识基本一致。例如,现行中学课本就认为,“作者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实际上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表达  相似文献   

10.
《病梅馆记》是一篇文艺性杂文。文章在立意和笔法上颇具特色,堪称上乘之作. 首先,文章在立意上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古人借梅寓意之作多不胜数,大凡离不开对梅的赞美和称颂,都是通过对梅斗霜冒雪的赞扬来表达对人的高尚气节和顽强精神的歌颂。而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却断非步人后尘,拾人涕唾,他独运匠心,“道人心中所无”,通过描绘梅树被束缚、被摧残的受害者形象来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反动的专制统治,表达作者坚持改革时政、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和思想主张。显然,《病梅馆记》在立意上是别出心裁、不入窠臼的。它不是立足于对梅的赞美和欣赏,而是着意于对梅的同情和疗救.因  相似文献   

11.
龚自珍是我国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近代历史初启帷幕这一转折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和著名文学家。他留给后世的文学作品是丰富的,其中最能体现他思想情感、最有战斗力的是他的诗歌和讽刺性小品,即他自称的“寓言”。(《又忏心一首》) 《病梅馆记》就是他“寓言”小品中的力作。文章通过梅的遭遇,揭露和控诉清王朝压抑和摧残人材的罪恶行径。 龚自珍反对思想束缚,反对摧残人材的思想是一贯的。早在二十二岁那年,血气方刚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病梅馆记》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晚年所写的一篇政治小品史。该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全面地阐述了梅的病况和致病原因,含蓄地揭露了清代统治者束缚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本文通过从教育规的角度重读《病梅馆记》,以古为鉴用之于今,浅谈新课改视域下的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旨在致力于拉近教学实践活动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病梅馆记》是龚自珍的散文名篇,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病梅馆记》明写梅,实写人。梅即是人,人即是梅。这一点,是解读本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病梅馆记》是晚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龚自珍的一篇政治小品。文章篇幅短小,但容量很大。它借江南梅树的被斫、被删、被锄正、受棕缚而弄得歪斜曲折,毫无生气,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生机的罪行。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精巧的暗喻方法,表面上句句写梅,没有一句题外话,而实际上却是在写人,是在议政,含义虽隐而实显,言简而意深。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这种特色,就必须充分揭示作者所喻之“物”的特征及其含义。对“物”分析得愈具体、愈细致,学生对作者所喻之“人”,所议之“政”的理解就愈清晰。  相似文献   

15.
梅与腊梅     
那么腊梅究竟指哪种花呢? 近日读报,看到选登的一篇学生作文,内容写得挺好,赞颂梅花的高洁品格,题名却标作《腊梅》、显然有些误会。腊梅究竟指哪种花呢?有人说梅花也可以叫腊梅。大致想来,似有道理。在我国的传统名花中,梅  相似文献   

16.
梅花有着傲雪斗霜、独步早春的玉骨和俏不争春、谦逊无私的冰心。梅花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没有兰花那样香气袭人,也没有郁金香那样硕大艳丽,之所以千古传诵,靠的就是一种梅花精神,所谓梅魂是也。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梅花与中国人有相同的品格。梅花被人格化,与我们的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本文从梅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梅文化现象成因两个方面挖掘梅文化现象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无论从思想内容方面,还是从美学意义方面来审视,都不失为难得之佳作。而中学语文教学中此文一直首肯为托梅议政之文,将文章的主题概括为:通过植梅的生活琐事,抒发了作者对清统治者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与痛恨,同时表达了要求政治改革的愿望。这一观点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我们重审历史并全面地考查作者的创作历程、哲学思想及个性气质等,进而深入地审视文章深层的内涵,那么就会意识到我们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章的美学价值,而过于热衷于政治问题的探讨。这也许是受以“文艺…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词集中,有多首咪梅词,其中的梅花形象,数《念奴娇·题梅》中最具多重品格。本文就此词进行赏析,分析梅花的多重品格——秀逸,高洁,坚强与寂寞,并借以认识与理解作者在闽为官时心中的归隐思想。  相似文献   

19.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一篇影射时弊的文章。一般认为此文反对文人画士偏爱梅花的病态,所托之意不难辨明。但是也该看到,在龚自珍的托意之外,梅花的美仍然有她的特点。龚自珍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些话,没有下“谬矣”的结论,而认为是“固也”,就是固然不错的意思。教学中,对这两个字不可忽略。梅  相似文献   

20.
李瑞清,生于清同治六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亦即公元1867年8月8日。他祖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字仲麟,后改字阿梅、梅痴、梅庵,人民国后义号清道人,因其斋名玉梅花庵,故又号梅花庵主,他是前清进士,清末民初的著名书画家,也是张大千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