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全体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信念的内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从时间结构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形成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并且对初级阶段理论两个重要命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这一研究应解决三个主要问题:即市场经济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性,围绕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主题,可从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即理论源头研究;市场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过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前景,中国走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开放道路已经20多年,我们有条件在这一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有说服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理论(经济学)和实践(劳动管理和工资分配)上揭示我国长期以来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劳动者个人所有的错误,阐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公有制理论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原因和表现,提出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劳动管理体制,使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风 《茂名学院学报》2001,11(2):4-6,15
目前有一些教材认为:列宁提出的“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是说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成熟程度不同的阶段。该文认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是指社会主义过滤时期,“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则是指共产主义,只有“没有牢固基础的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层次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十分重要、独具特色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将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引向集体经济,为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分析了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资本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文章结合经济建设、思想及文化素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几个方面来谈它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全体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信念的内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近年有关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研究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进行了再认识,进而根据人类社会生成(发展)规律对既有庞杂的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与"四小社会形态"的构想,最后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半封闭的社会形态,是由封闭的社会形态(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向开放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梳理,并简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结构及其促进因素.认真探索该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套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和党的文件里多次提到和阐述了这一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有深刻的内涵,有明确的目标,有显著的特征。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商品生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思考,这构成了他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商品生产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商品生产不等于资本主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指出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不仅不能消灭商品生产,反而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从而为商品生产的最终消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挥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抑制负面冲击,是全球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必须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的指引;“四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是从思想认识上教育人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文章认为在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的基础上,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任务。文章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价值载体原则、价值特色原则和价值基础原则。在这三条原则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股份制的客观必要性、股份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需解决的理论问题三个方面对股份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市场”概念,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中一个十分敏感和尖锐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资本主义时,在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而成为一无所有者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劳动力不是商品。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极其偏颇,因而也并不科学。劳动力商品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它早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产生,并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延续。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同样也是商品,却并不意味着剥削关系。本文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