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仿写起步,激发兴趣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1.仿片断(也称点仿)。即从局部上模仿范文作文。其内容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并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如《翠鸟》中描写翠鸟外形的一段话,就是进行点仿训练的最佳片断。从结构形式上看,它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从理论上说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是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把两者真正密切的联系起来呢?现实中,很多老师是各行其是,阅读教学只管阅读,写作训练只讲写作。我认为必须建立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理念,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感悟和写作知识,在写作中反哺阅读营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是儿童学习写作的过渡时期。而学生的思维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面对习作教学,必须多从由"看"到"写"入手,多做小型练笔,进行微习作训练。基于此,统编版教材在课后作业中安排了不少新意迭出的"写"的练习。其意图十分明显,要求三年级强化"微习作",重视写作教学中关键期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经济应用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应用写作教学应以写能力训练为龙头,精讲多练;以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指导,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以阅读促进写作;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这是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习写作理论知识向掌握实际写作能力转换的四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才能巩固识字。如果低年级语文课光抓识字或者单抓阅读,放松作文基本功的训练,那么到三年级例题作文时,就会带来很多困难。从小训练学生准确地用词造句,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子,是写文章最基本的训练,而看图说话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只有这些工夫下得深,下得扎实,以后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7.
<正>"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的沟通,必须让写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一、模仿训练  相似文献   

8.
全程导师制即指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都配有导师。这项措施主要是配合对学生实行强化写作训练而制定的。强化写作训练要求一年级写100篇作文,平均3天写一篇,体裁要求多种多样,这是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一种训练;二年级写8篇读书报告,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系里为本科生开列的百篇名著;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要求材料翔实,有理论深度,有独到见解,这是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全程导师制在这种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全程导师制既对学生写作起督促作用,更起指导作用。在强化训练中,导师对学…  相似文献   

9.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教师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发展其创造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意哪些阅读材料有助于作文练习,可供模仿;在作文教学中,要考虑哪些课文可以参考借鉴。这种意识,光老师有不行,让学生也要有。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光写不读就会拙笔难挥,而光读不写也如纸上谈兵。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说、写都属于写作训练。这种课堂写作训练的方式有:造句、造段和写篇。其中主要的方式是造句和造段。下面就这两种主要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造句训练造句是语言训练的主要方式,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1.
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是两种不同的训练,各有规律。读,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重在理解能力的培养;写,则是有了思想内容以后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重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读与写都与语言文字有关,都需要经过思维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叶圣陶老先生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则是‘倾吐’。”两者是多么密切!一般说,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也就相应提高。所以,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能获得阅读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思想认识方面的基本观点,以  相似文献   

12.
2.钱梦龙对你说──—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这有三重意义:一、透过各类文章的阅读间接地认识、体验生活;二、从阅读中扩大视野,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趣味;三、描摹文章作法,积累语言材料。反过来,写作能力提高了,又必然积极地反作用于阅读能力。读和写两种能力就是在这样不断地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中逐步提高的。“读写结合”是人们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认识。模仿、改写、借鉴、博采、创造,这些不同的读写结合方式,构成~个由低到高的写作训练系列。反映了从单纯模仿到逐渐摆脱模仿而进入创造的一个“历…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 ,人们总认为句子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于是在小学中高年级便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因为 ,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从句子做起。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尚属起步阶段 ,应重视造句训练 ,着力于由句子所组成的片断的训练 ,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建立了句子概念。应逐步提高造句要求 ,要让学生由写一句话提高到写几句连贯的话 ,由写一句平铺直叙的句子提高到写生动形象的句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练习———先造句后扩句。即让学生先…  相似文献   

14.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从理论上说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是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把两者真正密切的联系起来呢?现实中,很多老师是各行其是,阅读教学只管阅读,写作训练只讲写作。我认为必须建立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理念,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感悟和写作知识,在写作中反哺阅读营养。  相似文献   

15.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本文立足于语文课本,对如何指导小学生仿写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圣洁 《教学考试》2023,(19):27-31
<正>写作指导记叙文是学生开启写作之旅时最先接触到的文体,也是最能令学生感到亲切、熟悉的文体。从表达方式上讲,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从题材内容角度看,记叙文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中学生的写作活动,可分为考试训练性质的写作和自由写作两种类型。前者往往有规定好的题目或要求,后者则无任何限制,可以以多种形式通过多个媒介呈现。下面,我们重点谈谈考试训练性质的记叙文写作。一、审题精准是关键无论写哪种文体,  相似文献   

17.
在仿写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 ,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所谓仿写 ,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 ,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 ,就是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观察方法、表现手法 ,在阅读范文时感知、理解的表达方式及时进行迁移运用 ,达到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之目的。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仿篇 ,亦称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的顽症由来已久。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很多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对学生的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从高一到高三,各个阶段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作文知识,让他们进行哪些作文训练,心中无数。新教材中的写作训练,与阅读的课文是两张皮,也让许多教师无所适从。平时作文教学随心所欲,看什么题好就写什么,紧跟“信息”走,训练缺乏梯度。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自己在阅读中学习到的东西用另一种方式转述出来。阅读作为写作的素材基础,学生需要结合读与写两种技能将自己的情感准确表达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自从我国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政策以后,对各地使用的语文课本都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特性和素质教育需求。因此语文教材编者在挑选课文时往往会选择一些能够满足学生对话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教学任务点。  相似文献   

20.
读中学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对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小语课本写作训练的介绍陈春瑞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和写的关系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