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接触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了。然而,在一些美国人的眼中,现代中国依旧是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代名词。文章通过对美国人对于中国印象的认识,试图从文化研究的视野,探析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如何避免落入极端的"他者"陷阱,如何在融合西方文化的同时使西方正确认识中国,获取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17世纪以来,中西方开始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建筑领域文化交流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家具、瓷器等造型工艺对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所谓"中国艺术风格"。但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积淀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在建筑文化的中西方双向交流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非对称特性,越来越多带有西方现代风格的建筑在中国拔地而起。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洋房子"首先从"教堂"开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制约,导致近现代以来中方建筑的思维"追随"西方建筑文化的理念,西方建筑文化仅仅接受、吸收和融合了中方建筑文化历史中的"园林""、亭台楼阁"等精致建筑文化这一极小部分。  相似文献   

3.
乔轩 《文教资料》2012,(7):48-49,5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人名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英汉姓名体现了中西方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的特色和丰富性,了解人名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思想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同时,由于英语教学的加强,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也在接触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想。中西方文化思想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更多差异。因此,从中国国学经典的视角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饮食观念方面、父母与子女关系方面和诚信方面对中西方文化思想进行对比,并提出了两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有效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产游戏“走出去”离不开中华文化内核的支持。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游戏《原神》通过融合东西方共通思想,引发玩家的情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文化隔阂,不仅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欢中国文化,并且对提升我国文化输出的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歌 《英语沙龙》2014,(4):50-51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过西方节日,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近两个月的"圣诞季"里,互送礼物也成了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中国,人们习惯用互送苹果来祈求平安。这给圣诞节这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的西方宗教节日注入的新的活力。如今,互送礼物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节日,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7.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分析女性文学作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观进入中国后,呈现出了异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本土特点。本文以中国女性主义译者刘春英的《小妇人》英译本为例,基于具体翻译策略分析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特点,并对照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探讨在中国语境下两者的共性和个性,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以及翻译观角度对产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林语堂的翻译家身份。林语堂在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过程中,译介了不少中国古代作品,其中最负盛名译作非《浮生六记》莫属。新世纪之后,对此译本的研究越来越多,不仅研究范围广泛,而且研究视角也呈多元化趋势,在量与质上都有巨大突破。但该研究领域也存在重复、深度不够、研究手段不科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936年9月,《西风》在上海创刊,该月刊以“译述西洋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为宗旨。其中,译述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文章在《西风》中占比较多。这些文章以西方人的视角,从民俗风物、历史变革、文化信仰、社会现状等各个角度对现代中国进行了详细描写。一方面,西方人在书写中国的同时,实现了对他们自身文化的再认同,而中国在某些方面的特性亦使他们看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东方方案。另一方面,西方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亦为国人自我观照提供了全新的镜像视角。《西风》译述文显示了该杂志的文化选择和建设现代文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中西文化之间开始出现碰撞和融合。其中,西方教育文化和我国教育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教育之间的交流,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这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中国形象"从古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形象影响着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接受。林语堂以其丰富的西方学习、生活经历对西方文化当然也包括西方的"中国形象"非常熟悉。他知道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样,也知道西方人接受中国文化的方式。因此,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注重对西方的"中国形象"进行吸纳和利用。从小说《朱门》可以看出林语堂是如何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西方的"孔教乌托邦"形象加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文艺理论中,西方文论以其独特的阐释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家.当人们忙于对西方诗学与文化思想急切地学习、输入和运用时,中国的文化人却慢慢失去了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失去了解决中国当下自己的文论发展的能力,也简化了我们原本丰富、复杂甚至矛盾丛生的文艺现象,陷入了一种困惑之中.学术理论家王富仁以自己的理论建树、理论姿态,在如何寻找并建立我们自己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话语,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极具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晰 《时代教育》2012,(8):24-25
随着中文热,对中国经典文学的翻译和研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聊斋志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书中很多东西反映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其他语种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将《聊斋志异》中的文化因素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来,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开展中西方交流,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大学在学生中开设了一系列由学生自选的素质教育课程,其中《书法艺术欣赏》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书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它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甚至一些西方人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做题为《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为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思想深邃、内容广博、主题多样、精湛简洁,是嵌入英语教学的理想的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16.
任媛 《考试周刊》2011,(92):85-86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我们加深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吸收,从而说明中国文化是一个亲和性、开放性、发展性的文化;要冷静地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建设以我们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现代绘画以及现代设计的方面,都受西方的影响比较多,西方的艺术思想、西方的绘画方式、西方的艺术理论都影响着中国的画家、设计师们。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意识到中国的民间美术是有一个语言作用的,它是中国的符号,是中国所特有的艺术语言。我们已经渐渐忽略这最代表中国特色的东西,艺术家们要用这最民间、最原始的符号进行创作,是非常具有传承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自"五四"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愈来愈多,大批的中国文人对西方文化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督教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在创作上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影响愈加明显,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基督教情愫.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就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宗教情愫.本文试图以王安忆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小鲍庄>和长篇小说<长恨歌>为例,分析隐含在小说中的源于基督教的"原罪"和"救赎"这样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众所周知,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