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即分析两变量同阶单整的关系)及协整检验验证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指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速小于国民收入的增速这一事实,建议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使我们的国民经济更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利用1983-2012年数据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同时二者表现为双向格兰杰原因,且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不仅表明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影响,也表明了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同样受其自身的影响。方差分解的结果证实城镇化发展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长期正向影响的作用,以此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运用协整理论对辽宁省鞍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筑安装投资总额和GDP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能更好描述建设投资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均衡模型.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趋严重的能源短缺压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订者都面临着如何科学地制订能源发展战略等问题。时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建立在时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考虑到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运用协整理论,对中国1984年~2004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和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能源消费矛盾加剧,能源安全风险突显。本文利用1978-2006年的年度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对三大产业的增长与消费进行检验分析。实证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两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对能源需求的短期行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87-2004年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87-2004年期间,广东省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1978-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增长;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快。因此,政府应建立增加居民收入的长期机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以扩大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ERER模型,以汇改为分界点分两个区间段对我国1997年~2006年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偏离。2005年汇改以后,这种偏离程度逐渐减小,但仍有差距,目前人民币升值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52~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财政收入和GDP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向变动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通过建立对数模型,着重研究了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分析得到,从2008年10月开始,我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在这之前我国由于有自己的一套经济体制,所以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降低单位GDP能耗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体系中的两大目标。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该差修正模型对1952—2006年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线性负相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有效地降低单位GDP能耗。同时也显示:工业化会严重破坏两者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引起单位GDP能耗的迅速上升,这可以解释1952—1977年间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和2002年以后单位GDP能耗的再度上扬。单位GDP能耗、全要素生产率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的这种实证关系,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国际横截面数据,从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并对未来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进行了预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应该主要以经济变量来解释和预测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变化;二、借鉴国际经验,考虑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变化趋势时应主要参考中等收入国家的情况;三、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将在2010年达到3.7%,而在2020年达到4.5%.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了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与GDP、受教育年数与GDP的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经费、受教育年数与GDP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教育经费关于GDP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特性,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对GDP的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效应;受教育年数关于GDP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性,我国已进入了受教育年数对GDP增长产生长期促进效应的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1981年至2005年间湖北省第三产业产值和GDP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建立短期动态模型来弥补长期模型的不足,达到总结经济增长规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将组合预测法应用于我国GDP的预测,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赋予合理权重,将指数平滑模型、拟合模型、ARIMA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加权组合。对各模型进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ESE)和希尔不等系数(Theil IC)等指标的比较,证明单一模型经过组合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将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应用现代计量技术进行分解,可以从整体上再现其中所隐含的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本文运用状态分解方法,将1951-2008年台湾真实GDP序列数据分解成趋势成分与周期波动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台湾GDP随时间推移呈现周期波动特征,但其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仍然比较稳健;(2)台湾经济波动的冲击的因素主要来自供给与需求冲击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9年广东省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广东省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广东省GDP是财政收入的Granger原因,但广东省财政收入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广东省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接近1。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cross-section data worldwide and time series data in China, the essay is intended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which have impacts on the ratio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by using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n the future ratio may be predict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revenue to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 to predict the variance in the ratio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China. Second, experience in middle-income countries should be given top priority whe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s made. Third, the ratio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China will be close to 4% in 2010, and reach 4.4%–4.5% in 2020. Translated from Gaodeng Jiaoyu Yanjiu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 (2): 6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