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到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 "你要飞到哪里去呢?"乌鸦愤愤不平地说: "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听后劝告乌鸦: "你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乌鸦沉思了片刻,觉得鸽子说的言之有理,决定不再去东方了.  相似文献   

2.
校园爆笑     
佚名 《档案管理》2006,(3):85-85
1.A:你今天没课?B:嗯,主观没课!2.熄灯后,室友拿出应急灯学高数,灯光照亮了半个宿舍。正对着灯光的室友无法忍受,大喝道“:宿舍就你一个人的啊!”学习中的室友不服,大声回敬,两人遂吵了起来。不久,只听另一室友大喊“:宿舍是你们两个人的啊!”于是三人便吵了起来。终于,隔壁也按捺不住,怒吼道“:宿舍楼是你们三个人的啊!”顿时楼里吵成一团。一分钟后,只听学校广播台传来狂叫声:这学校是你们四个人的啊!”3.一次去食堂打包子,谁知划卡机出了点毛病,一下划下去25块3,卖包子的哥哥鼓捣了半天也加不回去,于是可怜兮兮地说“:没事,我记得你,以…  相似文献   

3.
文章读懂了才有味道。近日偶读《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愈读愈觉其饱涵意蕴。老师很不满意爱因斯坦迟迟送来的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从课桌下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一只说:"这是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另一只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是总比这两只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4.
崔海莉:各位网友,大家好!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讲讲邀请本期嘉宾的一段小插曲,当我以<名家访谈>栏目主持人邀请本期嘉宾时,他回复我: "我不是名家,你访×××吧!"我说:"我们只访教书的."他又回复:"我院名家众多,我真的不能算名家."直到我解释说别人自有别人会去访,他才算是接受了访谈.  相似文献   

5.
前两天听朋友说,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帮助求职者上岗为由,一次性收取了10万元。听后不由得为这位"妄取者"担起心来。也许有人说,你这是杞人忧天,10万元远远不是什么"豪取",也就仅仅是"小巫"而已。但是,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份坚信:祸依非福,妄  相似文献   

6.
活宝老尚     
每个机关似乎都有那么一两个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在机关的一亩三分地里代代相传。老尚就是这么一个人物。据说老尚从小就轴。他生在南方乡村,小时候家里穷,有一次请客吃饭,小尚的姆妈做了条鱼,小尚馋得不行,赖在桌边不走。姆妈一见不像话,就把小尚哄到灶间悄悄说:"不要着急,客人都懂规矩,只吃一边鱼,不会翻过来吃,剩下来的就归你吃。"小尚听了乖乖坐在小板凳上候着。姆妈自下灶间继续挽手做羹汤,突然间却听小尚石破天惊地号啕大哭:"姆妈你骗我,  相似文献   

7.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这样一段对话: 甲说:“我说这件事是从报纸上看到的,你不相信吗?”乙说:“咳,报纸净瞎吹。除了天气预报,我都不相信。”丙说:“天气预报我也不信,前天明明下了场雨,可预报说阴天转多云,因为上班没带雨衣,还淋感冒了。我只相信报头上的年月日和星期。”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自己是新闻记者,听后心中很不平静。“只相信报头上的年月日和星期。”如此口出狂言!可以肯定地说:这几个年轻人太感情用事了。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太绝对化了。但从另一方面说,也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8.
小许去逛鸟市,发现一只鹦鹉标价3元钱。于是他就问卖主:您这只鹦鹉怎么这么便宜呀? 卖主:我这只鹦鹉笨!我教了它好长时间了。到现在为止就只会说一句话:"谁呀?" 小许一想反正也便宜,于是就买下来了。 晚上到了家,他想"我就不信教不会你!"于是小许教了它一夜说别的话。可是到了早晨,那只鹦鹉还是只会说"谁呀?"于是小许一生气,锁上门去上班了。 过了一会,来了一个查收煤气费的(简称小z)。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着他说话的声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苏庆财一眼就认出他正是自己10年前捡到的4万元钱的主人。当两双手紧紧地据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们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这个中年男子则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钱在公安局里,我会证明失主就是你!10年了,这4万元钱早就应该还你了啊!这些年它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我呀!”[编按]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11.
送给你妹吧     
<正>天冷了,丈夫找毛衣。妻子说:"洗了一下,小了,送给我哥了。"丈夫又找毛裤。妻子又说:"洗了一下,小了,送给我弟了。"丈夫火了:"你把我也洗一下,送给你妹吧!"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北京卖冬贮大白菜的时候,我听到有的读者说:“报纸老早就吹,今年大白菜又好又多,还不限量。哼,听着舒坦,实际呀,谁信谁上当。你们报社的人怎能那么亏心哪?”我听了这些话,以为是牢骚,没有在意。 5日那天,我母亲也对我抱怨开了:“你说的今年买菜甭着急吧,明儿你去买买试试。反正我是站不了那个队!”邻居大妈更绘声绘色地说:“我昨儿下午从两点钟排到黑,站得腰酸腿疼,好容易差两人就排到了,可是没菜了。多倒霉!”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正>想做就立即去做公司经理让人在墙上挂上"想做就立即去做"的标语,希望以此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过了一段时间,老板的一个朋友问他这个举措效果如何?老板愤怒地说:"出纳拿了10万元逃走了,办公室主任和我的女秘书私奔了,几十个员工一起要求加薪!"忘交电费一群萤火虫在空中飞,其中有一只不发光!另一只很好奇地问他:"哥门,你怎么不发光啊?"不发光的萤火虫回答道:"哎,哥们上月忘交电费了。"  相似文献   

14.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15.
父亲年轻时是位石匠,每个星期只回来一次,骑一辆旧金鹿自行车,车至村头,铃铛便清脆地响起来。我跑到村头迎接,拖两把鼻涕,光亮的脑袋瓜儿在黄昏里闪出光芒。父亲不下车,只一条腿支地,侧身,弯腰,我便骑上他的臂弯。父亲将我抱上前梁,说,走咧!然后,一路铃声欢畅地载我回家。  相似文献   

16.
在市里开会,常常和亚飞坐在一起,会前会后的悄悄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歌词。他总是把新作说给我听。一次亚飞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庄奴来了,就是写《甜蜜蜜》的那位,邓丽君唱的,在梦里我见过你,就是你。就是你!他说他与庄奴谈了很长时间。亚飞爱写歌词,简直到了痴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云南档案》2013,(3):59-59
<正>孕妇到医院产检,一位实习医生帮她照了B超。照完后,实习医生很严肃地说:"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怀的有可能是怪胎,它有两个头四只手四条腿!"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正>不便直说一办事员叫住老板,不安地说:"董事长,我猜有您的电话。"猜想?我的就是我的,还猜想什么!"办事员更加窘迫,结结巴巴地说:"来电话的人说,让那个老……老混蛋听电话……"  相似文献   

19.
以为我傻呀     
《云南档案》2011,(6):58
<正>一个小伙子在驾驶着汽车,他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搂着姑娘。路上被交警发现了,交警大声喊道:"喂!用双手!"小伙子回头说:"你以为我傻呀,那样汽车都翻了!"  相似文献   

20.
关科 《中国编辑》2011,(5):74-75
我们社里的于子佳老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与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的多次交流中,有一件事让他记忆深刻。1993年,万科在某市拿了900亩地。后来,另一家企业也看中了这块地,愿意以高出万科一倍的地价买下其中的450亩。该市国土局局长找到王石,说:"给你450亩,另外450亩我们买回,你可白赚2000万元!"王石回答说:"如果你们后悔的话,我可以把地全部退回,一分钱不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