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绘画以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造化之精髓,又有情景交融之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绘画的艺术意境就诞生于外师造化、心物交融、重神轻形、画尽意在的审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艺术创作的瑰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造化"是创造的源泉,"心愿"是创造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我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美最本质的概括。中国花鸟画之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的统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理论的典型体现。本文在阐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中国花鸟画意境美德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花鸟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创作理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李娜 《文教资料》2011,(17):72-74
从艺术角度看,绘画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是多方面的。吴冠中对形式美的表现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这给其绘画创作添加了不少色彩。吴冠中将创作重点放在了中西艺术融合的互动探索,把我国早期传统笔墨技巧与西方现代艺术相互结合,凭借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而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作品。本文旨在探究吴冠中绘画艺术作品中音乐感的表现性,所体现出的其绘画艺术作品的意境之美让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形象浓缩,是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促进着中华民族艺术的繁衍和文明历史的延续。中国绘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气韵、意境、格调和趣味,它以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中国绘画美学先后接受了儒、道、佛三家思想,形成了以道、艺、性、情、气韵、笔墨、造化等范畴的重内美的绘画美学思想。概括中国绘画美学特点如下:以笔墨和线进行造型;画面比例不受限制,画家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可以调整画幅比例;画面可以不画背景,留有大量空白,展示虚实变化;画面具有  相似文献   

5.
张大千是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其"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见解极具代表性。他所创造的泼墨泼彩画法,极大地发挥出了色彩的能量,色彩效果极为明丽、绚烂。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既保持了东方艺术之神韵,又对复兴中国画色彩艺术、促进中国画现代化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德群的作品成功地结合东西艺术传统,创造出风格独特,自由而抒情的抽象绘画。他的画色彩绚丽,光影迷离,气韵流动,能量勃发。画家的激情佛仿和宇宙洪荒的原始节奏而跌荡起伏,虽然采用油画的表现形成,却深得中国艺术之精神,以忘我的情怀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以中国水墨、书法的丰富内涵,创造了一个诗意的自然空间,将中国的象外之象的禅的意境演绎到极致,为西方绘画注入新的生命,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具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山水画家张垛提出的艺术观念。章法历来也为画家们所重视,它与心源也有密切关系。造化、心源与章法的关系对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有重要意义,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通过一种“圆而神”的悟觉思维实现的。它与整个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相同的,中国绘画艺术中也同样追求“圆”之美。从表层(“象”之审美层次)而言,是追求着一种外在形式与结构之“圆”或完整的“空间境象”,包括特定的物理空间之圆,而从深层而言,则是要达到“气”圆与“理”圆。  相似文献   

9.
李官祥 《成才之路》2009,(18):71-71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可谓源远流长。在传统的审美、文化结构、社会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概念、独特美学价值的传统的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画,同样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形象、情趣及意境。“笔墨”形式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语言。在前人的创造下有其辉煌的过去。是中国画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征,是画家思想、情感再现于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意境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虚实”是绘画艺术最重要的语言形式,它最能体现艺术作品的意境和神韵。一幅上乘的绘画作品应该有实有虚,以实为虚,借虚见实,在那虚虚实实的变化中,有律动的抒情之美,有形式与精神的和谐之美,让人们领悟到中国绘画艺术作品中有限与无限的境界,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震撼心灵的,深层次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1.
刘雅 《考试周刊》2012,(63):39-39
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特性,二者都有足以构成艺术美的力量,通过人的肢体和笔墨的运动来表现。舞蹈作品用舞蹈动态动作与中国传统国画的运笔、构图、色彩等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寻找舞蹈与国画的共通点,用国画的表现形式和意境创造新的舞蹈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彩画很讲究意境的营造,意境的深浅雅俗决定了作品品位的高低优劣。要营造好意境,从表层看,要求画掌握好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从深层看,更强调面要有诗人的情怀以及洞悉生活、领悟造化的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从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以形传神”,到唐代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再到现代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富有生命力的传统绘画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画的健康发展。中国画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先辈们创作了大量绘画精品,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理论,实践理论相得益彰,推动了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艺坛上强劲不衰的原因所在。伟大的传统可以赞美,可以欣赏,值得自豪,但不能代替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是将来的传统;传统的代表是一群伟大的创造者,而不是因循守旧者。我们有责任突破已有的审美程式,努力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近年,随着开放搞活,每年的几次大型中国画拍卖也成了社会上关心的话题。这些作品基本上是以传统功力成名的画家,如张大千、  相似文献   

14.
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与运用有利于加强艺术间的融合,促进国产动画片的艺术性表现,保护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遗产。特别是现代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色彩与意境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出浓重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对于加快发展中国现代动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道家美学中,老子将"至美"和"大美"归结为"道",践行并追求"至虚极,守静篤"的所谓本源的、绝对的大美。他提出"道分气象"且"有无相生"。在音乐美学方面《老子》提出了"大音"与"五音"这一对立范畴。"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绘画者借以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的绘画技法。笔者认为,绘画中的"留白"与老子说提出的"大音"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本文借"留白"这一传统绘画技法,以比较的方式,谈中国传统音乐中休止所蕴含的意境之美,兼谈音乐中"留白"的艺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赵勇 《文教资料》2006,(17):67-68
中国画是一个由古老的传统画种逐渐变革形成的。纵观历代画家以“造化为师”深得大自然的真情和神韵者众多,董源“淡墨轻岚”的江南山水,黄公望浑厚华滋的富春山色都是他们终生师造化的结晶。而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足以说明他们的创作源于生活,有感而作。中国画的艺术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通过笔墨技巧,独特的形式,意境构成这三大因素来体现。如何展现现代文明下的审美取向,创造新的意境、情趣、语汇和结构,使其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成为当代画家的责任。一、国画艺术表达的要素国画艺术表达是指国画艺术所使用的色彩配合、明暗变化、线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勾水画法的不同技法和演变,从网巾水画法的装饰美到盘涡动荡之状画水法的现实美,揭示了艺术创造的师造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艺术的共通性以及汪曾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偏爱,使他在小说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富营养,以草根性书写和开放性结构完成了其小说召唤性意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9.
孙继红 《文教资料》2012,(12):111-112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花鸟画,生长于立足写意的民族绘画土壤中,画面构图的意境融入人的主观情愫。本文以中国传统花鸟画作品的构图赏析为视点,浅析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法则、元素中显现的意境美。我们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的艺术,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画家审美观念中所蕴含的艺术性灵及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存在着某些不重视写生的现象,这既不合乎绘画的艺术规律,也违背了中国绘画的历史传统。写生是山水、花鸟等以自然景物为反映对象的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厚的"师造化"传统,由此导致了宋、元两代写意画的出现,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最高峰。写意与写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写生对于当前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