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文两则注释辨疑韩世龄,王长汉一、《桃花源记》中的"志"几十年来,陶渊明《桃花源记》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一仍旧贯,被选入。然而,对文中"志"字的释义也一仍旧贯,作为教科书,这就未免有提出质疑并进行辨析之必...  相似文献   

2.
古文注释辨     
“通籍”解(《黄生借书说》)“通籍”一词有三解。一,“通”,读通弄懂之通,犹言理解、领会。“籍”,书籍之籍,意译为书中要旨。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陈友琴《从借书谈起》断“通籍”句:“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译后半句为“都记得不少并领会其中要旨”。二,名字上通到朝廷。同年一月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学古文教材的稳定性和注释的科学性明显增强,但尚未尽如人意。仅就注释而言,还存在许多疏误之处。笔者仅就其中四条注释提出粗浅的看法,以供教材注释者日后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李斯《谏逐客书》) “阿缟之衣”一般都注为“齐国东阿出产的丝绸衣衫”之类。但人们往往提出疑问:“阿”解释为东阿的根据何在?有人当然会端出旧注来给你看。不是吗?徐广《史记音义》早认为“阿缟”是东阿产的缟,但是,徐广是主要根据上文的“江南金锡,西蜀丹青”来推断的,其实“阿缟之衣”的前后并无地名,即以“宛珠”而论,以前注为“楚国宛地出产的名珠”,早有人怀疑其可靠性(宛城,宛陵,宛溪,宛县均不可能出珍珠),认为“宛该是  相似文献   

5.
一谈“先”说“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话,历来都被释为“忧在天下人忧之前,乐在天下人乐之后。”笔者认为此释不妥,辨疑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人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散文佳作,文句精美,格调高雅,意境隽永,构思巧妙,韵味深长,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课下的一处注释却让笔者难以苟同。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撰《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古文注释发疑》一文(载《宁波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5期复印),对新版单册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若干注释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是该文的续补,主要是对新版双册课本文言文若干注释加以辨正以及对当注未注的几个疑难词语加以补释,少数几条是单册课本的。失当之处,敬请指正。惜不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初二册245页注:“惜不得,就是‘惜之而不得’,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惜,舍不得。得,能够。”按,课本注解不确。惜本是爱惜、吝惜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高语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教材下注“夺”为“强取”;“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怀王派屈平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强取,屈平不给。”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材《送东阳马生序》的几处注释欠妥,值得商榷。一、至舍舍,课本原注:学舍;现注为:客舍;王兆国在(《辽宁教育》(1980年第8期(上译为:“到了下处”,并认为与后文的“逆旅”是同义词;还有的把“至舍”译为“到了(宋濂)家里”。以上解释都不合情理。宋濂游学从师,“从师”是到老师私人家里,不是进学校,无所谓“学舍”;这里先用“至舍”,紧接着用“寓逆旅主人”,后边又有“同舍生”,可见并非古汉语中的“同义异文”,所以“至舍”和“同舍生”的“舍”不是客舍或旅店;文章刚写宋濂游学从师的情况,又解释为“回到(宋濂)家里”更是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察今》-文,用了28个“法”字。用作名词,当法令制度讲的,有20个,容易理解,注解无误。8个用作动词,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其不可得而法”、“胡可得而法”、“犹若不可得而法”、“犹若不可法”、“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而法之”、“而法其所以为法”。最后-句的“法”译为-般动词,“取法”,注解准确。前七句的“法”,都应是意动用法,可分两种情况,-、六、七三句带宾语,二、三、四、五句不带宾语。在这七句中,头两句教材作了注解。第-句“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注为“前-个法字是动词,取法”;…  相似文献   

11.
新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货殖列传序》是司马迁的一篇思想深刻、文采斑斓的经济学论文,很值得我们一读。但是,该文的某些注释还有些未尽人意。反复研读课文时,偶有一孔之见,未敢自是,因草就此文,谨陈鄙陋,以就正于大方。 (一)夫山西饶材、竹、谷、(纟卢)、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其中“声色”一词,在本课中出现了两次,另一次是在“耳目欲极声色之好”这句中,课本注为“音乐和女色”。在本句中课本未作注,大概是同上注。人教社版《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理解的: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这种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去生搬硬套的训释方法是不太妥当的。诚然,“声色”有“音乐和女色”的意思,例如:《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  相似文献   

1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配套的《教师用书》参考译文将“五十者”、“七十者”注为“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人”。植桑衣帛,养畜食肉,其周期不会等五十、七十年,故“五十者”当为养桑五十株,“七十者”当为养畜七十只。桑五十株、畜七十只已经初具规模,可以满足持续发展之消费要求了。《寡人之于国也》注释辨疑@李国栋$四川成都郫县一中  相似文献   

1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配套的《教师用书》参考译文将“五十者”、“七十者”注为“五十岁的人”、“七十岁的人”。植桑衣帛,养畜食肉,其周期不会等五十、七十年。故“五十者”当为养桑五十株。“七十者”当为养畜七十只。  相似文献   

14.
中学古文的注释,批判继承了先儒时贤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说是可取的,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其梳理成条,就教识者。一、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语言属于历史范畴,时代推移势必造成字词的意义变化。消失的古文虽然今天不用了(或仅保存在个别词语中),但却完整地  相似文献   

15.
“忍”当解作“岂忍”“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本注“忍”为“竟忍心”。此注有悖诗作原意。徐仁甫《广释词》:“忍犹‘岂忍’,那堪也,争耐也。反诘句,词首增‘岂’字,句末多省‘乎’字。”例如:“杜甫《丹青引》:‘忍使骅骝气调丧’,言岂忍使骅骝气调丧乎。”又“《奉送崔都水翁下峡》:‘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谓岂忍遗族  相似文献   

16.
《陈涉世家》是近几十年来经常被注释家们收入选本加以注译的名篇。读后,对一些注释或译文却往往产生疑惑。因此,这里先提出三处,进行辨析,以就教于大家。一、尝与人佣耕此处的“与”字,古今注家多数认为是介词,作“跟”、“同”解,我们觉得可信;但是对“佣耕”,...  相似文献   

17.
《之战》几处注释辨疑韩世龄汤云航统编高中语文课本中《之战》一文是选自《左传》记载的秦晋两国之间的一则战争故事。读后觉得其中的几处注释有些费解,似有提出辨析的必要。一、“腆”字词义及相关标点“腆”字是出现在郑国商人弦高偶然遇到将要侵袭自己国家的秦国...  相似文献   

18.
唐诗注释举疑潘竟翰一、檀的杜牧《寄澧州张舍人笛》诗:“发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檀的梁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清冯集梧注:“此‘檀的’似谓指甲红染如半月状,亦或谓指印笛孔,的然有痕。徐鼎臣《梦游》诗:‘檀的慢调银字管’,本诸此。”冯注认...  相似文献   

19.
古文注释商榷三则浙江慈溪中学张日铣一、“兵精足用”之“用”《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周瑜说孙权“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时“兵精足用”的“用”,1987年版高中语文课本注“器用,物资”,这是对的。但1991年版却改注为:“足用,足够...  相似文献   

20.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释详细精当,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还有利于学生自学。但根据“信、达、雅”——好译文的三个标准,我们觉得有些注释还值得商榷。现举数例如下:《鸿门宴》中的“从百余骑”,课本释为“以一百多人跟从他”。可是在《左忠毅公逸事》中“从数骑”却释作“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对“从”的注解前后不一致。“从”译成“以……跟从”不合乎现代汉语用词习惯。笔者认为,古文的注释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