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1997年9月18日,在党的十五大闭幕前夕,《经济参考》报在一版中上位置,刊发了新华社记者张超文同志仅有430字的短消息:《程维高不要“跃居”》,读后令人振奋。这篇言简意赅的短文,不仅反映了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作为党的高级干部高瞻远瞩、任何时候保持清醒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风貌,而且昭示了记者、编辑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责任。可以说,在十五大期间的众多访谈录中,此篇不失为力作和佳作。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02,(6)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在市场竞 争中为扩大自身影晌力,提高信息含量,强化观众认知度所采取的一种宣传策略。《今早报》较好地运用了定位策划、战役策划等手法,使报纸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上升。 《今早报》为都市类报纸。在它的一系列定位策划中,组织了《茶馆》《红灯记》《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剧目活动,产生过较大的  相似文献   

7.
8.
庞遵升 《青年记者》2017,(24):35-36
孙巍兄的这部文稿,是他从业近四十年的结集.60篇文稿其中34篇涉及日照,每篇新闻都附有他新近写的点评.读文稿,看点评,我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事件与哲思互动的震撼,体味着站在历史岸畔听智者点评大江东去的快乐.这部文稿,有历史的厚重,有哲思的乐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在《青年记》2006年第5期中看到《记咋能冒充警察?》一后,笔对该中的几个观点不敢苟同。该作称重庆某报记在暗访色情表演团伙时,面对逃离的观众和表演喊出了“我是警察”的话语,并称这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同时章还写出了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法律条。那么重庆某报社的记到底该不该定性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呢?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冒充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详读马克思《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文章后,通过回顾百年前伟人卓越的新闻观,重点分析了百年前以报刊为主导的媒介时代里,马克思提出"自由报刊"、"第三个因素"及"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等使媒体人受益至今的至理箴言。同时反观我国当下的媒介信息环境,结合相关典型性报道,分析了舆论监督成为大众话语后,其实践随传媒环境的变化而时起时伏的现状。最后反思概括了《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这一经典马克思新闻著作对于现今新闻实践活动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眼光———读南振中同志《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有感刘向东不久前,读了南振中同志的《新闻记者的发现力》,这是他对新华社国内记者的讲话。新近又读了他的《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是对新华社驻外记者讲的。这一内一外,一“发现”一“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替人列传的传统,从太史公的本纪、世家、列传算起,已经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不算野史、私集,光“二十四史”里,有幸被列上“传”的人就够得上是数以万计了。但是,查遍这些被列传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草泽英雄,可说是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恰恰就是没有编辑和记者。作为一个编辑,未免感到一丝遗憾。虽说记者这一行产生较晚,但编辑却是历史极为悠久的——如果从孔老先生算起,比《太史公》列传还要早得多。这期间,无数  相似文献   

13.
申琪 《新闻世界》2010,(10):16-16
2004年3月15日,连杀4人的马加爵在三亚落网。随着马加爵的被捕,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再一次牵动了公众特别是新闻记者的神经。在《新京报》记者胡杰的记者手记里,详细地记录了他是如何当面采访马加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杂志》1995年笫3期发表了上海图书馆吴建中博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馆长史蒂尔教授《关于图书馆未来的一场对话》,读后很受启发,相信对于了解未来图书馆并开展研讨很有帮助。《一场对话》中,吴博士提出的几个问题很有针对性,史教授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7日新华日报一版发表的记者沈耘写的《富有活力的创造——全国“三八”红旗手魏震印象记》,是一篇较好的人物通讯。作者紧紧抓住改革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问题,用饱蘸激情的笔,成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有词赞扬王勃的《腾王阁序》,他在所写的《贺新郎》中说: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为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写下的佳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连大诗人辛弃疾也称其为翘楚,可见分量之重了。在我国的新闻史上,也有一批记者群中之翘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在1987年2月21日一版的左下角,以围框形式发表的《售票员陆忠坚持正义惨遭杀害》一稿,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新闻首次报道的佳作,它在题材的选择、新  相似文献   

18.
正前几日,读了本报记者王文君的《温泉之惑》系列报道,有些感想,也引发了一些对当好一名记者的思考。《温泉之惑》是一篇对忻州市温泉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的深度报道,作者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过认真理性的思考,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值得一读。当下,这样的文章并不多见,这样下功夫研究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记者值得肯定。做为一名记者,理性思考非常重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让每公民都能成为记录者和传播者,做一名记者不易,做一名好记者更  相似文献   

19.
万刚 《新闻实践》2009,(4):46-47
从党刊的定位来讲,应当毫无疑义地"姓党".但是在以往,党刊的风格总是严肃有余,亲切不足,疑似"学习文件"的翻版.随着思想解放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党刊也在与时俱进中,表情也绝不仅仅只是严肃,摒弃那种我教你听、我说你通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20.
湖北《孝感报》发表的关于种田效益与行政干预的述评,可以称得上是经济报道中的一篇佳作。说它好,不仅它好在敢于去碰计划经济如何与价值规律相结合这一经济理论难题,更重要的是作者运用通俗语言将这一难题作了较为透彻的表述,使一般读者都能读懂,我感到,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新闻方面的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