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兰芬  姜军  余翔 《科研管理》2006,27(5):93-99
随着科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理论界对"平行进口"研究和探讨的兴趣日渐浓厚。本文首先介绍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三种代表性政策,其后从技术原因、售后服务影响等5个角度分析允许或限制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原因,然后分析专利产品平行进口政策对进出口国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围绕我国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政策的经济理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产品的平行进口现象日益凸现.有关专利权权利耗尽及其产品平行进1:2问题,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差异很大.理论界也就此问题探讨争议多年.简介了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三种基本政策,对支持或反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学者们所持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对比剖析,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更加务实有效的平行进口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3.
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所引起的各方主体利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商标平行进口并不像知识产权人所驳斥的那样完全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不是对商标权人利益的完全剥夺。商标权人可以通过控制渠道、统一促销、提高服务水平等混合策略来避开价格战,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基于此分析得出,允许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立法符合我国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行进口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它涉及到知识产权所有人及其相对人利益的保护问题,另一方面它可能影响到一国的技术贸易战略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从而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在促进技术贸易的同时,又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何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中,以TRIPS协议为目标和准则来指导我国平行进口问题的研究与立法,是我国成为世贸组织一员后迫切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从平行进口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各国的立法比较及我国的立法对策等方面对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立军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128-13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瑞典政府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在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中介组织、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提升了国家竞争力。瑞典的创新政策,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和配额限制逐步降低,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现象在我国已经大量出现。文章阐述了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相关基础理论;提出了对中国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几点立法构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莲 《中国科技信息》2006,(4):326-326,327
本文对平行进口问题从其概念,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权力穷竭原则是允许平行进口的理论基础,而地域性原则则是禁止平行进口的理论依据。针对我国实践中平行进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采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商标权平行进口的法律对策分析——以商标功能论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我国学者大多将各类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对待,并且多数都采用权利用尽原则来阐述相关的解决方案。但从日本的经验以及各类知识产权的不同性质来看,采用权利用尽原则来解决各类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问题并不妥当,特别是在商标权领域的平行进口中,商标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组织领导、政策和立法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瑞典电子政务建设进行分析,指出有效的组织领导、动态调整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瑞典电子政务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瑞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证分析出我国法律援助资金的相关状况:一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资金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拔款资金是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县区一级法律援助机构获得的法律援助资金偏少;三是法律援助业务资金支出不到总支出的一半,对社会律师的办案补贴偏低。欲改善这种状况,一要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法律援助资金补贴的比例;二可考虑由纯社会律师办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效用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向东  胡萍 《科学学研究》2004,22(1):108-112
本文提出了从创新思想产生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激励两个方面考察技术创新政策效用的理论框架,并实际考察了我国1985-2000年间的151项技术创新政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整体发展正在从个体创新激励转向机制创新激励,同时,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偏重创新活动的外部激励和外部设施建设,而创新主体内部创新激励的政策从数量上看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杨东彪 《大众科技》2014,(8):219-220
简要介绍了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和中国煤炭进口形势的变化,从政策、需求、运输、品质等角度对煤炭进口形势发生巨变的原因和进口煤炭剧变局面给检验监管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工作实际对加强煤炭进口检验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陶凤鸣  孟卫东  杨涛 《科研管理》2009,30(5):103-115
摘要: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人员配置的特点就是中高层管理为母公司外派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为当地人员。本文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该人员配置方式的成本费用较低。这些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及内部化成本、控制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等。提出基本理论假设:外派人员的交易成本低于当地人员的交易成本。最后通过151个在华子公司样本所提供的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归因分析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Brinson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2000-2003年之间的业绩进行了归因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2000-2002年,基金超额收益的来源中,时机选择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两种能力的表现不稳定,四年累计来看,基金通过较强的证券选择能力获得了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知识工作者与知识性工作的实证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三个渐进的子研究及对中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0多名被试样本的统计分析,系统地揭示了中国人关于知识工作者的认知图式,知识性工作的重要判别标准以及知识性工作的特点,研究结论为:(1)中国人认为知识工作者是有别于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白领工人及蓝领工人的一个独立的、有所特指的概念;(2)知识工作者可以按照形式逻辑中类与种差的方式定义为"从事知识性工作的人";(3)中国人在判断一项工作是否是知识性工作时,依据的主要标准是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要求、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对创新的要求、对最低学历的要求以及对质量的要求;(4)中国人认为知识性工作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更高的专业化、更快的更新、更高的创新、更高的入门学历以及更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319家拥有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情景下质量管理实践模型与美国国家质量奖模型的框架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揭示出存在部分特殊性;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分析,得出社会责任、新产品和服务设计、检验检测设备三项措施的应用水平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在不同组织规模的比较分析中得出了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置、关注员工满意、部门和员工间的交流沟通三项措施的应用水平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债信用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星  郭彩琴 《预测》2004,23(2):14-17
对国债信用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它将唤醒人们对潜在的国家信用风险的重视。本文应用KMV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利用我国1981~2002年国债债务的相关数据,对国债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是存在信用风险的,该风险与债务的发行规模息息相关,在中央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国债的信用风险将随着发债规模的扩张而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证方法,确定中国企业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大规模文献回顾,作者提出了一个ERP关键成功因素模型。该模型将主要ERP关键成功因素分成5类:领导因素、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和外部支持。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被用于测量ERP成功。作者问卷调查了97家已经实施了ERP的企业,并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模型中提出的五类因素是中国企业实施ERP的成功关键因素。其中,变革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对中国企业ERP实施成功的影响最大。外部支持的一个子因素-咨询公司的帮助被证实在中国企业ERP实施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综述、网络信息资源分析以及专家访谈基础上,提出大学高级研究人员激励因素,并对大学高级研究人员激励因素量表进行开发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大学高级研究人员激励因素模型包括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个维度,由成长激励、价值激励、认同激励、保障激励、工作激励和环境激励6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