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鸣晨 《大观周刊》2012,(34):47-48
中国传统思维具有诸多独特特点,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本质。《论语》作为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典籍之一,烙有传统思维的痕迹,在独特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独特的话语方式。本文从直觉思维与概念的模糊性,整体思维与表现的形象性,群体思维与人文尚古性三个方面浅论传统思维与《论语》的话语方式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精神旨趣建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独特的知识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影响了中国古代图书馆的模式、价值观以及图书分类法等等方面。本文就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信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已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在表征。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广告传播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思维方式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等方面综合观照了各种广告文本和广告活动中中西价值观念显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思维活动是设计师创作艺术设计作品的必要环节,其中包括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具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相互激发,相互运用能够共同推动着设计的创新发展。设计师们需要把握创作中思维活动在艺术设计中的潜在规律,培养自己的创作思维,创作出独特的艺术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5.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决定文化走向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古代的图书分类法,虽然其影响是隐性的,却决定了分类法的体系和发展格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则天法地、唯圣和对待思维方式是影响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经济、地理因素的冲击与沉淀,形成了中西方各具特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正是由于思维对语言的影响而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我们斯前的客观世界是五彩纷呈、瞬息万变的,倘若沿用陈旧的、僵化的、单一的传统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采写实践活动,就会捉襟见肘、缺乏活力、难见亮色。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种创新性思维,而逆向思维正是创新性思维中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电视编辑的思维形态直接影响电视作品的水平和质量。思维源于现实,同时又受制于理论和文化的积淀,电视片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感知和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决定文化走向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古代的图书分类法,虽然其影响是隐性的,却决定了分类法的体系和发展格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则天法地、唯圣和对待思维方式是影响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0.
白宇 《新闻爱好者》2010,(9):164-165
张爱玲在其散文创作中,以隐匿和游离的姿态对人生采取了一种距离审美的观照方式。这种距离审美的观照方式,衍生出以反讽和消解为显著特征的戏剧化视角与思维方式,并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运用了与之相应的戏剧化手段与表现策略,从而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形成某种惊人的暗合,成为中国现代散文中一道独特而又超前的奇诡风景。  相似文献   

11.
尹鹏 《大观周刊》2012,(28):52-52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是极具难度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些游离于理性和感性间婉转的表达和解释方式.必然会使传统文化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刘和珍 《大观周刊》2012,(24):317-317
本文就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句法结构中的反映论题,指出了汉英文化不同思维定势,汉文化重整体综合,英文化重细节分析;阐明了汉英文化不同思维方式,汉文化从整体着眼,英文化从局部入手;论述了汉英文化不同思维形态,汉文化主客体交融,英文化和客体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加工和校对活动的目的各有其侧重,由此带来思维方式及其操作的差异.编辑在处理稿件时,要充分认清这种差异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及时转换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会有益于提高稿件的编辑加工和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4.
源于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宗旨在于揭示人类文化符号本质。在文化符号学观照下,人类整个文化系统是其符号功能活动的结果。人类在语言活动中对世界的把握实际是修辞性把握,修辞力量是语言符号内在运动的表征,人对世界的把握的过程也就是"修辞构型"过程。在文化符号学观照下,人是符号的动物也从而走向了人是修辞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我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五彩纷呈、瞬息万变的,倘若沿用陈旧的、僵化的、单一的传统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采写实践活动,就会捉襟见肘、缺乏活力、难见亮色。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种创新性思维,而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结晶。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在给我们留下丰厚遗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本文试图窥探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中国档案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思维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进一步使得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 发展近代科学,一定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  相似文献   

18.
批判性思维是当今国际公认的认识现实生活中各样事物的理想思维方式,本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一般特征,并对比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对新闻评论创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杨红 《新闻世界》2011,(6):189-190
汉语修辞活动中,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各种修辞活动折射出具体与抽象、整体与部分,联想与比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这是先进琉璃工艺与稀世佛像的一次美妙相遇,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受益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又一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