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妍  刘冰 《新闻爱好者》2011,(10):98-99
"星座文化"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非主流大众文化,究其本质属于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在内地并不值得提倡,然而,近年来它在中国内地的扩散传播愈演愈烈,被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认可和接受,甚至出现种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星座迷恋文化现象。本文借助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对"星座文化"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在大陆热播,星座文化开始流行.①尤其是2000年之后随着网络的发展,关于星座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各种星座分析和测试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有些人以星座特点作为选择工作、伴侣的标准.2007年贺岁片《爱情呼叫转移》中一男遭遇12女,引发了人们关于影片人物与星座契合度的分析.网站上关于星座的信息泛滥,在百度输入"星座"两个字,找到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而输入"星座文化"也能找到相关结果约3,650,000个.  相似文献   

3.
星座文化是互联网线上线下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和很强的参与度。星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反映了他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信念系统等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因社会的压力和传媒影响的共同作用而成。文章从新媒介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星座文化如何迎合青年的需求,探究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对星座文化依赖的心理与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横空出世,吸引了大量本地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把电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方言电视节目在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今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由沿海扩散到内地,  相似文献   

5.
佟霏  杨欣 《新闻爱好者》2011,(20):86-87
KUSO文化(俗称"恶搞")是2006年开始在中国内地产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探讨KUSO文化对中国内地电视节目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内地KUSO文化、尤其是电视媒体中KU-SO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分析,并就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关于星座及基于其内涵之上的文化衍生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星座文化进行分析,试图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及其盛行于国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黎微  陈成 《新闻世界》2020,(1):25-30
"中央厨房"不仅是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更是一场思想与感觉的文化扩散运动。当协作共享的融合文化向新闻组织内部扩散时,"人"的问题则自然显露。通过对中央厨房实践的深层次反思,本研究分析了融合浪潮中的"新""旧"新闻工作者接触、交锋与汇合的日常实践,着力探讨了新闻文化变迁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丛、角色期待以及角色认同带来的影响,进而指出,从内部与外部共同重塑新闻业者的"心灵",是解决中央厨房模式中"人"合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极大地助推了星座文化的传播,作为星座领域后入围者,陶白白凭借独特的内容营销策略,将星座情感话题集合,通过场景化表达、总结式陈述提升内容质量。在媒体营销策略上,陶白白丰富星座的表现形式,设置衍生话题形成裂变传播,积极与其他品牌合作提升IP影响力。在用户营销策略上,陶白白满足网友认识自我、社交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成为网友风险社会下的指引。在“陶白白热”的背后,也要警惕星座标签化对个体的限制,防止星座文化的过度狂欢。  相似文献   

9.
广告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态,具有相应的文化含义。而广告文化就是通过广告作品以及广告营销活动,向受众传播相关信息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广告文化对广告活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广告活动体现着广告文化。本文以桔子水晶酒店十二星座广告为例来谈论广告文化传播的表现和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关举措希望能让广告传播主体以正确的广告形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并得出了对当代豫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库埃的《超级心理暗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这将有助于改变我们对正统、学术心理学的刻板印象。与星座、塔罗、血型的流行一样,心理学这种趣味十足而又带着几分神秘的学科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也大受欢迎。但说"学科",也是无法概括这种流行风尚的,星座、塔罗、血型、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近代报刊中的"蒙汉合璧"的编刊形式是不同于内地报刊的特殊形式。它体现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开通地方风气、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等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出版作为一项具体、实际的传播活动,就是将新的学术观点、文化思想转化为实物,传播、扩散给受众的过程。以"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考察出版活动的全过程,能更全面地把握出版活动的内涵,指导出版活动进行新思想的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14.
报纸副刊“突围”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慧 《新闻实践》2009,(7):8-10
辩证地看,报纸副刊"式微"之征兆,正是孕育其新的发展机遇的催化剂.如果说"适应力"更多的指一种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力的话,那么报纸副刊的竞争力就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吸引读者、影响读者的能力与实力,当然这也是报纸自身文化扩散和品牌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智能终端大范围普及,网民用户的数量逐年增长,其中小城镇和乡村网民数量更是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各类短视频媒体平台相继推出,引爆了短视频传播的风潮。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的网络亚文化类型——"土味文化"应运而生。从短视频平台的诞生,到微博平台的扩散,再到全媒体平台的大范围普及,土味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掀起了一场审丑的文化狂欢,成为一种现象级文化传播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传播类型,土味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是社会生活变迁、国民心态和审美趣味转变的真实写照。那么,土味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其经历了哪些变化?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发展走向如何?文章将从以上诸点切入,全面透视短视频时代"土味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媒体以星相为卖点的专栏、专版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广州地区报纸为例: <南方都市报>、 <信息时报>、 <羊城晚报>等几乎所有广州报媒都有开设诸如"天天星座"、"本周星座"、"星座预测"此类对不同星座的人运程预测的专栏.  相似文献   

17.
青年女性作为爱情主题的星座命理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进入亲密关系时,往往借助互联网平台上的“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进而对于不理想的亲密关系实现短暂逃避,并表达对于现实社会压力的心理抵抗。本研究以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探讨她们在亲密关系中为何频繁参考星座命理知识,并尝试理解现象背后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算法技术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持续性愉悦体验,近乎于“零负反馈”的信息环境,研究者谓之“情感茧房”。在该场域中,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通过短暂逃避社会现实、建构理想自我来实现正向自我认知,进而对由亲密关系引发的社会压力表达心理抵抗。但是,她们做出该行为的同时,也伴随着自我异化的风险。因此,本文将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的媒介消费行为定义为一种算法控制下的“异化抵抗”。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20):69-72
2016年,我国内地掀起一股"纯网综艺热",各大网络平台竞相施行网综策略,行业势头正劲。本文以《火星情报局》作为分析对象,透析"纯网综艺热"背后的网络文化特征,包括"污"的消费、自由表达、崇尚个性、求新逐变、弹幕文化等方面,并围绕过度狂欢、过度娱乐、过度解构对网络流行文化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周柳 《新闻三昧》2003,(4):41-41
流行歌曲风潮是在十几年前的港台流行文化流入后,又一次改变中国内地青少年的“文化革命”。20世纪80年代大街小巷都在弥漫着邓丽君起,流行歌曲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生的文化,渗透进了国民的每寸肌肤、每个毛孔。新时代对一切新事物部是很宽容  相似文献   

20.
一、汉译西学书自16世纪末起西学东渐以后,一般将有关西方宗教文化的图书称为"西书"。"西书"入中国的一大高潮在耶稣会士入华期间。1540年创办的耶稣会为了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在16世纪末叶选派了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ri)、罗明坚(Michael Ruggieri)、巴范济(Franciscus Passio)、利玛窦(Mattaeus Ricci)四名意大利耶稣会士来华。罗明坚终于在1582年得到广东制台陈文峰的允准,入住肇庆并正式传教。罗明坚在明末首先进入中国内地,并最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