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世界》2014,(1):140-141
刚出生的宝宝神经功能不协调,常常尿湿床单,在床单上肆意涂鸦。面对这些哭笑不得的“地图”,妈妈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可以忍受。  相似文献   

2.
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发现,儿童到了三岁左右,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要求自己穿衣、洗手绢;要求让他去倒开水、拖地板;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怎么也叫不听。性格上执拗、任性。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和反抗,儿童的这种“反抗”一直会延续到四岁。成人往往叱之为“捣蛋”、“淘气”等等,实在是冤枉儿童。其实,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相对于青少年期出现的第二次心理突变,教育学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为什么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嵇珺 《幼儿教育》2010,(10):32-33
自我中心的小可 小可在家里是个“小公主”、“小太阳”,全家人围着她转,什么好吃的都先考虑她,好玩的玩具也都会给她买.爸爸妈妈几乎什么事都依着她,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她。习惯于此以后,小可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应该归她一个人拥有。有什么好东西,她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大发脾气。渐渐地,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了。  相似文献   

4.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不但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敢于挑战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以另类形式来颠覆男权统治的女性形象。《阁楼里的疯女人》一书为我们开启了解读伯莎的密码。伯莎的"疯",除了病理原因,更多的是被其夫罗切斯特压迫和指定的。被囚禁在阁楼里的伯莎,不甘被如此奴役,她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伯莎是挑战男权统治的伟大战士。  相似文献   

5.
蔡康永 《小读者》2013,(7):27-27
亲爱的宝宝: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我们的人生了。很奇妙吧?吞感冒药前多少会先看一下服药需知、搭火车前多少会先看一眼时刻表的我们,会这么莽撞地就开始“活”了。我们哭了,才知道这就是伤心;我们跌倒,才知道这就是痛;我们爱了,才知道这就是爱。会因为这样,就需要一本“导游手册”吗?还是,特别为所有像你这样、还没正式抵达的宝宝们,先举办一场“行前说明会”?我看是不必了,因为人生之所以值得活,就是因为人生是无法解说的。  相似文献   

6.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不但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敢于挑战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以另类形式来颠覆男权统治的女性形象。《阁楼里的疯女人》一书为我们开启了解读伯莎的密码。伯莎的“疯”,除了病理原因,更多的是被其夫罗切斯特压迫和指定的。被囚禁在阁楼里的伯莎,不甘被如此奴役,她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伯莎是挑战男权统治的伟大战士。  相似文献   

7.
“第二反抗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矛盾和迷茫的心理状态,使得青少年容易采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发生在“第二反抗期”的校园暴力,呈现暴力方式多样化、转移责任、实施过程中有“从众”现象等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二反抗期”内的“攻击性倾向”、心理支撑系统缺乏、来自媒体的“暴力”模仿以及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为避免发生在“第二反抗期”的校园暴力,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的预防和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2010,(7):62-62
阳阳益益问:阳阳是个男孩子,但是他爱哭。早上去幼儿园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要我缸安慰很久,他才愿意跟着老师走。在幼儿园更是受不了一点点委屈,小朋友拿了他的东西,或者老师批评他了,他就会哭得稀里哗啦,这让老师和我们感到很尴尬:阳阳的表现更像个女孩子嘛!我们对此非常担心。然而,他在家里情况似乎要好一些。难道阳阳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将“哭”作为一种抵抗的武器或者将“哭”作为让成人妥协的手段,还是他真的意志薄弱,对外界无能为力?我们感到很困惑,究竟怎样能让他变得坚强一些呢?  相似文献   

9.
蛋宝宝     
徐海娜 《学前教育》2007,(12):43-44
晚离园时,悦悦妈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悦悦看见了妈妈,指着妈妈大声说:“你为什么这么晚接我?”妈妈赶紧解释说:“宝贝,妈妈今天临时有点儿事——”还没等妈妈解释完,悦悦就生气地一扭头说:“你不是我的妈妈,我没有你这样的妈妈!”妈妈愕然,一时语塞……  相似文献   

10.
康子瑜 《母婴世界》2013,(3):112-113
有的宝宝很喜欢爸爸,但有一些宝宝不乐意和爸爸待在一起,见着爸爸就往妈妈身后躲,让爸爸很伤心。为什么爸爸爱宝宝,宝宝却不爱爸爸呢?作为“中间人”的妈妈又可以怎样架起连心桥,让爸爸尽情拥抱宝宝呢?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3,(5):138-139
“宝贝儿,该吃饭啦!”“不!我要玩!”当宝宝说出第一声“不”的时候,预兆了宝宝开始闹“独立”了。这时候的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应对小家伙的每一个“不”呢?小卡由的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3,(5):19-19
你永远不会忘记,五月的这个周末,是感谢母亲的日子。一支康乃馨、一份小礼品,或许你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母亲准备这一份惊喜。然而别忘了,今年的这一天对你也格外重要一一初为人母的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母亲节”。  相似文献   

13.
14.
"多余人"和"局外人"是文学作品中的两类文学形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他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内心有不同的挣扎与彷徨,但都有世纪病患者的特征:具有荒诞感,反抗所处的环境,追求形而上的幸福。其心路历程对现代人精神价值的探求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立 《父母必读》2014,(11):119-119
宝宝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一次巧遇,使宝宝对安抚奶嘴情有独钟,“爱”到不能分开的地步。如何才能让宝宝和安抚奶嘴说“再见”呢? 情景1 晓晓满月后就开始用安抚奶嘴了。开始的时候没想给他用,可是小家伙总是不肯好好睡觉,我和他外婆累得受不了,就让他用了。这一用就再也戒不掉了。现在宝宝一定要含着奶嘴入睡,睡着后会自己吐出来,一旦醒了摸不到就开始哭。怎么才能戒掉安抚奶嘴啊?  相似文献   

16.
贾叶红 《福建教育》2011,(10):60-61
女儿默默是越大越“沉默”,在外面不爱说话,遇到熟人也懒得打招呼,我心里有些生气,真怀疑是名字取得不好,叫着叫着就“默默无语”了。心里真是着急.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责骂解决不了问题,惩罚更会伤了孩子的心.还是和她好好谈谈吧,这么有灵性的一个孩子,一定能听懂妈妈的话。  相似文献   

17.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孩子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如何能帮助孩子?如何能知道孩子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陶先生的教诲对现在的家庭教育有着指导意义.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8.
宗明霞 《考试周刊》2011,(52):237-238
当今社会,各种审美观点融合交汇,"伪娘"是一种现象,一种凸显自己特立独行、为引起别人关注的一种现象,只要不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种存在就无可厚非,谁也没有权利指责,毕竟如何展示自己是个人的自由。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伪娘”却心存忌讳,生怕自己的宝贝被套上“伪娘”的帽子,在这里我们不对“伪娘”这个名词加以褒贬.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现代年轻的父母应该深思“性别意识培养”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比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在被抛弃后的表现,分析二者的反抗行为在反抗意识、反抗方式和反抗结果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并从文化背景角度分析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地缘因素、封建伦理观念对国人的影响与封建礼教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桎梏,以期为新时代的妇女解放运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妈妈的话讲,悦悦最近有点反常。比如给她买件衣服,她连看都不看就说不喜欢扔在一边。让她少吃点零食好好吃饭,她却故意买回一大堆,到了吃饭时间就说没有胃口不吃了。爸爸说她两句她就发脾气,大哭,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