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体育比赛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体育比赛要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又必须借助新闻媒体的"炒作"。本文论述了新闻媒体炒作体育赛事的原因、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广阔的职业体育比赛市场,论述了企业利用新闻媒体对体育比赛炒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晓言 《中国广播》2007,(11):79-79
提起“炒作”一词,不少同志的第一反应:它是个贬义词,认为媒体运用炒作手法,炒作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提升自己争取受众、拉动广告的做法,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人民政府今年6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侦查机关宣告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侦查终结。不少新闻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胜利,是网民的胜利。有些媒体还发表社论,充分肯定新闻媒体的理性探索和不依不饶的精神。但在我看来,华南虎事件完全是新闻媒体自我炒作的新闻闹剧。  相似文献   

5.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正处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特殊的年龄阶段使他们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之一.一方面他们的知识逐渐丰富、发育逐步成熟,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形成暴力犯罪.近几年来,频频有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不少新闻媒体在对这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大肆炒作.可是具体的,媒体暴力炒作是如何影响青少年,他们对媒体暴力炒作的看法以及是否受媒体暴力炒作影响等问题,还是不确定.因此,通过专门对媒体炒作以及青少年暴力等有关问题展开调查,深究媒体炒作的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了解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同学对青少年暴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浪潮席卷着这个时代,就连传统的新闻媒体也很难"独善其身"。在传统新闻媒体日渐"萎缩"的今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媒体的不断演进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互联网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之间的多重的复杂关系,同样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本文正是以此为话题,论述了互联网与传统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既有紧密的合作,也有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1,(19):4
针对国际记者联会指责我国政府某些部门拟建立记者"黑名单"一事和国内媒体炒作此事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6月27日重申:依照我国的法律和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我国政府从来不允许新闻当事部门、机构建立所谓的记者"黑名单"。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人民政府今年6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侦查机关宣告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侦查终结.不少新闻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胜利,是网民的胜利.有些媒体还发表社论,充分肯定新闻媒体的理性探索和不依不饶的精神.但在我看来,华南虎事件完全是新闻媒体自我炒作的新闻闹剧.  相似文献   

10.
论文缩微     
缺少文化导致媒体浮躁7月18日《新闻午报》发表《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的演讲说,当前群众对新闻媒体最不满意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炒"、"造"、"搞"。"炒"就是炒作,"造"就是造假,"搞"就是恶搞。这些问题有的超出了道德底线,甚至触及到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一级演员牛群当真干起了全国第一养牛大县——安徽蒙城县副县长的工作,人未就职,炒作先行,各路媒体竟抢"牛"新闻:一会儿是牛群入"牛群",一会儿又是牛哥打"牛牌",一会儿发展"牛经济",一会儿营造"牛文化",至于蒙城牛啤、中国牛网、牛矿泉、牛肉干,还有牛日记等等等等,一时间充斥媒体版面,有人精心策划的这篇"牛"文章,被闻"牛"而动的新闻媒体炒了又炒,乐此不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明眼人一看即知这多如牛毛的"牛"新闻掺有水份,连牛县长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是个"炒作"。蓉城老百姓来得更加率直:"俺一大早就牵着俺的牛来了,就想看看牛群,  相似文献   

12.
"公共性"是目前各学科讨论的热门关键词,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新闻媒体的公共性一直备受关注且颇具争议.普遍认为,新闻媒体公共性的缺失是世界范围内的危机,但众多论述中却少有阐明何为新闻媒体的公共性.本文从公共性的界定出发,对公共性和媒体公共性进行了理论梳理,并通过对新闻媒体公共性属性的探讨,试图架构出其完整面貌.  相似文献   

13.
炒作的历史,从大的方面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经纪炒作、媒体炒作、平民炒作炒作,《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通过媒体反复做夸大的宣传。"这一解释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这是炒作的动力;二是"夸大的宣传",这是炒作的性质。有人说,  相似文献   

14.
付春晖 《今传媒》2014,(7):60-62
"新闻自由"作为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各国新闻媒体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通过对"福建‘表叔’跨省毁报"与"新快报记者新闻寻租"这两个媒介事件的对比论述,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瓶颈:公权力对新闻自由的干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法与理的冲突、新闻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趋之若鹜以及新闻业人员责任意识的缺失等。进而就新闻传播活动中如何实现新闻媒体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路径。希望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台湾媒体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股风潮和话题人物。这使得新闻人变成了综艺人,大家携手制造炒作没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许纯美风潮可说是新闻媒体向下沉沦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论述了网络新闻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的特点与缺点,并且提出了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进行整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伊人 《编辑学刊》2002,(4):68-69
说到"炒作",人们臧否不一,褒贬各异.但不管怎样,"炒作"作为一种功利性手段,在当今社会几乎是无孔不入、无域弗届,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图书行业中,当然亦不乏"炒作"的用武之地.关于"炒作"的是非利弊,容后再作辨析.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发生在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一宗书籍"炒作"个案.由此可以证明:书的"炒作"实是"古已有之",而到了商业及大众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不过是"于今为烈"罢了.  相似文献   

18.
1 体育新闻传播现状 1.1 新闻价值低廉,文化内涵低俗 当体育新闻所报道的焦点已经远离体育赛事中的拼搏精神,漠视运动员精湛的技巧,忘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壮举,而独关注体育明星的私生活,甚至体育比赛中的美女球迷,体育新闻传播逐渐开始走向低俗化. 1.2 失实新闻泛滥,炒作内容肆虐  相似文献   

19.
叶燕 《今传媒》2012,(3):45-46
网络与新闻媒体的桥接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新闻传播效果,但是由于网络工具传播弊端以及新闻媒体管理亟待完善等原因使得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会附带一些负面影响,如虚假新闻、恶意炒作新闻、内容低俗化、网络新闻作品侵权等,这些负面影响如果得不到控制,就会产生负效应,即网络新闻公信力下降、影响力下降、权威性下降等。最终就会被网络所无边界的放大,成为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阻碍。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12月16日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杨振宁将与28岁广外硕士订婚》起,杨翁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推动这场名人秀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正是相关的新闻媒体报道。近来人们的眼前总是充斥着诸如杨翁恋年龄上的54岁差距——82对28的数字游戏、女主角翁帆的年轻单纯与美貌、名人效应带出的诸多老夫少妻现象等字眼。在这次新闻媒体破天荒地关注学术界人物的集体炒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