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饶黎  吴翔 《新闻通讯》2013,(10):36-38
2013年迄今为止的电影,还是中小片的天下。《北京遇上西雅图》制片成本投资不到3000万,国内最终票房5.2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投资5000万,票房过7亿。2011—201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似乎遭遇了“大片瓶颈”时期。姜文的《让子弹飞》之后的大片几乎乏善可陈。2011年的《战国》、《关云长》、《武侠》、《白蛇传说》、《鸿门宴传奇》等都是投资过亿、明星古装大片,也只有《白蛇传说》勉强过2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也是后力不济、虎头蛇尾;2012年的大片《一九四二》、《白鹿原》的票房同样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2.
七种图书"撞到"一个名字上它们都叫"建党伟业"随着大片《建党伟业》上映,各大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七种图书都取名为"建党伟业"。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的大片《建党伟业》自上映起,因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电影题材、不计其数的大腕明星,出品方对电影的票房自信满满。作为一个报道图书出版的记者,也在电影上映这个时刻感受到这部大片的热度,记者粗略调查,目前市面上至少有7种书都叫《建党伟业》,而  相似文献   

3.
李琳 《视听》2016,(6):65-66
2016年2月上映的影片《美人鱼》是"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又一部力作,是一部融浪漫与惊险于一体的爱情大片。上映四天的《美人鱼》票房冲破了十亿大关,书写了华语电影又一传奇。《美人鱼》的高票房离不开其独有的视觉美,导演借助画面构图之寓意深刻美、新奇造型之喜剧戏谑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郭沫杉 《今传媒》2016,(2):121-122
通过对2015年同时上映却结局迥异的两部文艺片《三城记》和《烈日灼心》在故事情节、明星阵容、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两部影片在电影市场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同时从中进一步从五个方面论述国产文艺片的生存之路,期待通过政府、制片方和受众的多方努力解决当下中国多数文艺片口碑与票房之间的失衡现状,实现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1,(21):7
《太原晚报》报道:"被传记",赵本山不是第一个。今年年初,一本《梦游九天——金庸的醉侠世界》就被曝未经金庸授权。演艺界的大腕们,更是经常会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了传记。孙红雷被出了《坏小子孙红雷》,未经张艺谋授权的《印象中国:张艺谋传》作者也被张艺谋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6.
此番岁末年初的电影跨年贺岁档依旧热闹非凡,一部名字叫囧、专讲囧故事的系列电影《泰囧》走得别提有多顺溜.上映期间以近13亿票房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纪录,仅次于《阿凡达》保持的中国影史最高纪录13.9亿元。正所谓盛名之下必有所累。这么一部很难说有多么好的片子陡然一飞冲天,轻松超越许多同期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而成为新的国内票房冠军.也超越了不少大导演苦心经营多年的票房累积业绩.  相似文献   

7.
蒋小龙 《新闻世界》2009,(4):125-125
“中国大片”可定性为超出国产影片常规投资规模的中国商业电影。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到2008年的《梅兰芳》《赤壁》,6年间,中国“大片”为探求自己的道路做出了种种尝试,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然而“卖座不叫好”的怪圈却始终未能走出。  相似文献   

8.
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一起共同构成了华莱坞电影的核心部分。在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冲击下,华莱坞文艺片日益没落,大批文艺片阵营的导演转战商业片。然而,在国际市场华莱坞商业片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冲击国际电影奖项屡屡失败,但是与此同时作为东方文化深刻载体的文艺电影却时常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青睐,这一现象引发了华莱坞导演的反思与转型。2014年,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艺术影片《白日焰火》和张艺谋导演的新作《归来》都在中国内地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其后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侯孝贤导演《聂隐娘》等文艺电影陆续入市。2014年被视为华莱坞文艺电影的复苏之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大片产出不断,累计票房增长迅猛.在大片盛行的同时,也不乏有《冈仁波齐》《喜马拉雅天梯》等"黑马"出现,这样一批小众电影在被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功逆袭,口碑、票房双丰收.广受好评的小众文艺电影《冈仁波齐》,它的类型明确、故事情节引发观众共鸣、"遇见"观众式宣发策略,这些成功因素对小众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陈砚颖 《今传媒》2011,(11):54-55
《三枪拍案惊奇》作为张艺谋奥运归来的首部作品,在受到全国观众瞩目的同时,也遭到了种种非议,然而2.6亿的票房成绩还是给导演和制片人交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整合营销策略的巧妙运用,在《三枪拍案惊奇》的前期宣传和后期推广中都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可以说这不仅是张艺谋对于类型影片的又一次颠覆,同时也是全新的电影营销策略的体验和尝试,"低口碑"不再是制约电影营销的瓶颈,而是可以成为"高票房"成功典范。本文分析了《三枪拍案惊奇》中的各种营销策略,启发我们对于电影营销思路的创新思考和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1.
岁末年初的贺岁档里,《泰囵》成为最大的"黑马",上映以来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的各项纪录,票房成功冲破10亿元,业界为之瞠目结舌.要知道,2012年全年生产的893部电影,总票房为17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才82亿元. 3000万元的小成本制作,却创造了大片都无法企及的票房神话.尽管质疑声也不少,但有关《泰囵》成功奥秘的探讨进行得如火如荼.《泰囧》已成为一种"现象",谈论它的已经远远超出观众和电影圈.  相似文献   

12.
虽然美国的经济形势在滑坡,但好莱坞这两年依然繁荣。这体现在它不断推出的大手笔和这些大片不断创造的票房纪录上,似乎是拍一部赚一部,鲜有赔钱的作品。《魔戒》、《哈利·波特》、《蜘蛛侠》、《黑衣人2》、《少数派报告》、《星战前传2》等等,不一而足,连平庸的《我们是军人》也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下简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电影仅在上映十多天内就创下了超过8500万元的票房收入。这部总投入600万元的二维动画电影,创造了国产小成本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其业绩超过了同档期上映的进口动画片《闪电狗》、《马达加斯加2》等好莱坞动画大片。  相似文献   

14.
华语武侠大片中的情理冲突与中国文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俊香 《现代传播》2005,(3):105-106
近几年来,随着李安的《卧虎藏龙》以及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等大片的上映,华语武侠片引起了世界影坛的关注。这三部武侠大片在制作规模、电脑特技运用和追求唯美的、强烈的视听冲击力等方面与好莱坞大片相仿,而其人物包装、影片格调、文化氛围和思想内涵等,却又无不打着中国传统的印记。本文拟以上述三部华语武侠大片为例,从情理冲突的角度分析华语武侠大片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上述三部华语武侠大片所体现的传统民族文化意蕴非常丰富,不仅有民族画卷式的江南竹林、大漠风光、高墙深院和民族服饰,以及…  相似文献   

15.
张丹妮 《今传媒》2016,(11):93-94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于2010年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影.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取得1.6亿票房.甚至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树之恋》的人物符号、台词符号以及色彩符号,对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刘强 《青年记者》2017,(20):81-82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 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三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剧本则是“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影片拍摄筹备历时三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最终递到了张艺谋面前.  相似文献   

17.
"冯小刚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他拿得起、但不是很放得下。"与他结识20年的院线人高军说。最近让冯小刚"放不下"的,是对《私人订制》的各路差评。2013年12月19日影片上映,票房10天突破5亿,但吐槽恶评也与票房成正比。12月29日,沉默数日的冯小刚终于爆发,连发7条微博炮轰影评人。在亮相《私人订制》的拜年会时,说起被影评人"误解",他把自己与张艺谋相比较时坦言,"我不能像张艺谋那样,任别人侮辱就是不吭声,那样会得病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一部电影非常火《失恋33天》,上映第一周就干净利落地把同期上线的妇莱坞大片《铁甲钢拳》、《惊天战神》斩落马下,稳居票房排行榜冠军;截至11月23日.据官方数据显示,《失恋33天)上映三周票房已破3亿元。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3,(4):156
据悉,自2013年以来,包括票房奇兵《人再囧途之泰囧》以及《十二生肖》、《一九四二》、《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大上海》等在岁末年初上映的高票房电影已经全部登陆百视通IPTV。而接下来,《霍比特人》、《云图》等一批刚在国内院线登陆的大片还将陆续在IPTV上线。另外,百视通还购得了5月登陆国内院线的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钢铁侠3》的独家新媒体权利。  相似文献   

20.
金珠 《视听界》2011,(1):13-13
事由: 2010年岁末,中国电影热闹非凡,《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先后登场,分别拿下1亿5千万和1亿8千万的票房,《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突破4亿大关。四部大片一用力,2010年就轻松实现了中国电影票房过百亿的记录。仅从票房看,人们惊呼,中国电影盛世到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