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颖 《新闻爱好者》2011,(11):44-45
近年来,在认同政治发展的影响下,认同研究从政治学、文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扩展到新闻传播学,媒介与认同(尤其是国家认同)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一日渐繁荣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对认同及其相关几个概念的使用存在诸多模糊不清甚至混乱之处。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也存在于认同研究所涉及的其他学科之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和焦点梳理发现,档案学者们已经就档案在身份认同中作为历史记忆中介的功能定位、作为身份认同建构性资源价值与推进认同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论证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考察研究现状后也得到了相关研究尚存在概念辨析混乱化、研究视角单一化、研究内容静态化、研究层次局限化以...  相似文献   

3.
全燕 《东南传播》2011,(10):52-53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牛元梅 《新闻世界》2011,(8):293-294
身份认同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近几年作为跨学科研究视角被引入新闻传播学。在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归纳身份认同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应用的几种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蕾 《新闻记者》2020,(3):11-23
传播学学科性质问题在传播学学科反思传统中依然悬而未决,充满争议。追溯这一研究脉络不仅有利于为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奠基,也有利于为类同于传播学的跨学科与新兴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体系的开放与重建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传播学学科性质研究经历过知识论反思、反学科认同、元学科反思等阶段,对传播学学科性质中所蕴含的悖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现正趋向以后学科的新定位激活传播学的实践智慧与传播学的学术创造力。这一理路是从知识论反思到生存论反思的理解转向的必然结果。本文认为,对传播学者生存智慧的反身性观照是传播学实践理性重建的必要前提,亟待在传播学学科性质研究中获得优先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进行传播学解读,指出该片以寻求多元文化认同为传播动机,以人本主义的叙事框架为传播策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家形象推广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回归实践,指导现实中国的对外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学科认同问题一直存在,图书馆学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学科史研究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辨性讨论。从学科制度视角构建图书馆学学科认同是一条新的途径,通过“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学人的学科自信和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8.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研究范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组织传播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一致的解答,而在组织传播中组织认同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组织认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而组织中的个体身份的建构又是如何强化组织认同的。  相似文献   

9.
赵婷婷 《东南传播》2012,(12):45-47
本文以"中菲黄岩岛之争"微博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微博在民众国家认同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微博舆论增强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微博舆论也存在固有的问题,需要民众自身素养的提高和政府积极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新闻传播体现了国家、民族一体化的宣传话语和媒介空间;而一体化的国家、民族也构成了一种社会与政治空间。此种空间的建构通过语言表述、报道对象的数量、评论、话语组接等方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党政宣传强调了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了身份及认同的差异性。同时,新闻表述多次出现人民、公民等指称,既体现了基于中华血缘的国家文化认同也体现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可。与汶川地震的互文式表述以及上海世博等的语境衔接不仅在时间上构筑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血脉,也在空间层面构筑了国家民族的全球坐标。  相似文献   

11.
舒竞 《东南传播》2021,(2):140-142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视觉修辞是指借助图像和影像符号向受众传递劝服性信息和话语,以达到心理认知层面上意义的生产与建构的传播行为。本文以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为研究对象,采用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学"认同观"理论,从舞美设计、视觉符号和影像叙事的三个维度来探讨视觉景观上的创新性表现,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争取国际受众的认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环节。从概念看,自我维度的认同是人在道德视界中的自我确认;互动维度的认同是个人主体对他人他物产生的认可和归属感。根据这两种不同定义,认同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道德视界中自我确认的形而上的自我认同研究;另一类是在现实世界中制造合意的形而下的社会认同研究。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多视角的认同研究为国际受众认同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与学术参照。未来认同研究将转向跨学科和跨文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精化受众调查和实验,以理论研究引领传播实践,让国际受众认同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为“同路人”。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机制是从民族视角讨论影响国家形象构建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形象从内部生成的过程,其本质是国内民众建立国家认同的过程。建国初期多民族国家形象内部生成过程中,政治传播通过多种手段来构建国家认同:传播阶级认同框架和革命话语来统领各族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以传播新生政权下的民族合作、和谐、平等关系来强化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将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与传播阶段性革命任务、政治统治有效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的政治传播文本营造新型民族关系的舆论氛围;从党和国家层面为国家形象的内部生成提供政治传播的制度保证。政治传播在多民族国家形象内部生成中的角色要随政治结构、历史情境、传媒行为等因素的转变而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在中国遭遇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传播学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经确立了初步的地位,官方在1997年时也通过学科目录的方式给了传播学一个名分,在本学科内外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钟情于传播学的研究,但传播学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像其他相关学科一样完全成型。学科内外都存在一些对传播学研究和学科地位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1930年代初中期,北平存在三种新闻学话语实践,大众新闻学话语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路径达成体系,统制新闻学话语存在阶级对抗/国家主义、民主民权/国家主义的二元对应逻辑;苏联新闻学话语则存在革命与建设的逻辑转用难题。大众的迷思、粗糙的阶级分析以及民族国家认同上的偏差,使诸等新闻学话语内涵斑驳,纠葛难清,反映出新闻界和教育界对北平新闻业多元而复杂的反思历程。  相似文献   

16.
谢静 《新闻大学》2012,(2):48-53
关于组织传播大体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理解是把组织传播当作一门学科——传播学的分支.但与传播学一样,由于立场差别较大,缺乏统一认同,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传播学.第二种理解是把组织传播视为独特现象.这一视角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但它先入为主地将组织视为场所,传播被简化为发生在组织中的一种信息传递行为,越来越不为传播学者所认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播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从理论上看,中国传播学缺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从实践上看,中国传播学应加强对传播学应用价值研究;从方法上看,中国传播学缺少鲜活多元的研究方法.中国传播学研究如何进行学科布局?我们认为可以从本体、关系、历史和应用四个维度出发,提出加强基础理论、拓展分支学科、梳理学科学术发展史和推进传媒产业运作的学科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认同通过社会建构得以实现。社交媒体时代,网民可以通过相似的情感、语言和修辞结成特定的诠释社群,围绕特定议题构建国家认同。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回溯历史来构建国家认同,而围绕该剧结成小组的网民话语是关乎国家认同的象征性符号再现。本文以伯克新修辞学的“辞屏”和“认同修辞”理论为理论视角,采用语料库话语分析与修辞分析结合的方法,探讨知乎《觉醒年代》话题的用户采用了怎样的“辞屏”,并如何通过认同修辞策略构建认同以及形塑了怎样的国家认同。研究发现,诠释社群从价值倾向、情感确认、行为投入三个层次构建国家认同,编织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套叙事,并进一步通过对立、同情、误同三种修辞策略达到爱国的“同一”,并且,在理性认知基础上,情感在认同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4,(11)
正2014年10月18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西安开幕。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以及新闻媒体、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问题深入研讨。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陕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论坛为期两天,专家学者将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研讨,旨在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一直不太认同花太多的精力在追问谁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类的问题上,因为在笔者看来,研究传播现象的本身远比弄清楚由谁创造了这个学科更迫切。当然,可能那些乐意追溯学科创始人的学者认为,从源头着手,可以看出创始者的意图,并以此推论传播学的大体布局。此言大体不谬,但毕竟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会向人们展示,学科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