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占琦 《青年记者》2020,(11):12-13
社交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网络社交时代,沟通从“线下”转至“线上”,人们大部分交流依靠网络进行,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网络社交成为日常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网络社交不同于现实社交,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使个体屏蔽真实身份、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诸多束缚,重塑自我“人设”,重构网络身份.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子系统组成,本我是原始我,超我是道德我,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中介.网络社交中超我脱缰,本我外释,自我重构,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形成了虚拟人格.  相似文献   

2.
徐珍珍 《新闻世界》2012,(7):151-152
"网络暴民"是大众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上升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成为主要的受众群体,他们努力争取受众权利以及自我赋权。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因网民群体的特质,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导致"网络暴民"现象的产生。"网络暴民"存在双面人格,一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暴民;二是社会行为的监督者与卫道士。在"网络暴民"的监管问题上,需要政府、媒体以及受众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袁丽媛 《新闻世界》2010,(11):194-195
"网络暴民"是近几年网络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虚拟空间的攻击谩骂延伸到现实中的暴力行动,与"网络暴民"相关的负面舆论激起了人们关于虚拟社会、个人隐私以及网络媒体的理论反思,"网络暴民"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包括匿名传播的媒介环境、经济利益的现实驱使、网络监管力度的不足以及虚拟人格和"群体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娅琼 《新闻世界》2009,(7):135-136
“人肉搜索”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依靠人的力量在网络上形成的信息搜索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网络暴民”等社会现象。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人肉搜索机制中的“网络暴民”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关于引导和解决“网络暴民”现象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断言:“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是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现代文明,还是众多的问题和麻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网络社会的预见、认识和行为。有害信息、虚假新闻的传播问题,“网络暴民”群体的谩骂侵扰、恶意攻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7年被网友称为“网络民意年”。在这一年网民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进了事件的发展。每一件重大的网络事件都可以看到网民的巨大力量。在数字时代,网民已经成为互联网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视阈下“网络暴民”成因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舆论的发展,由网络事件凸现出来的“网络暴民”现象也成为当前网络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暴民”现象的成因,把握“网络暴民”现象的实质,以期找出规避“网络暴民”现象的措施,为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建立网络良好秩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本该是普罗大众们发表意见的平台,可是,在现实中,网络往往会成为暴虐滋生的温床,往往会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近年来,国内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言论暴力事件",从"虐猫事件"到"铜须事件",从"流氓外教事件"到"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此类事件屡见不鲜.自从<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上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中国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后,国内的一些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暴力舆论的现状、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网络暴民的由来及特征 2006年4月,一位悲情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长信,痛斥一位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与他妻子有染.随即,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短短几天内,数十万网民组队对"铜须"发出网络追杀令,搜寻并发布了这名学生的真实姓名、身份、住址和生活细节,并呼吁社会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铜须原名)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  相似文献   

10.
邬江  谷泉 《网络传播》2006,(10):46-47
网络,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暴虐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中国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2006年的网络,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前仆后继,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11.
袁丽媛 《传媒》2012,(9):46-47
正2012年3月28日,网友"的子"发微博称,"同事老公的同事的孩子,前几天爷爷奶奶带着出去玩的时候丢了,几天后孩子又出现在小区门口,兜里装了6000块钱,眼睛直愣愣的,一查,眼角膜被摘了"。在该微博发出后的两个小时之内,转发量就超过4000条,评论超过2000条。与此同时,人们震惊、恐慌和不安的情绪也在网络上传递和强化。后经北京警方调查核实,该微博内容为谣言。而这并不是一起孤立的网络谣言事件,在"失踪小孩眼角膜被摘"发生之前的近一年里,耸人听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媒体提供了基础,并使网络媒体具有很强的优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存在不足;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应互通有无、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事件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着重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网民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继而探究网络舆论对事件和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公共议题兼具群众性与普遍性,往往引起大众热议。文章主要研究普通网民参与公共议题的动机及主要意义,以及网络水军对公共议题舆论导向的影响,并提出对网络水军治理的合理化建议。【方法】文章从公共议题的形成、网民因素影响,以及网络水军的侵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网民方面主要研究网民参与公共议题的心理,网民的行为特征分析,以及影响网民行为;在公共议题形成方面,主要研究公共议题的形成及具体意义;在网络水军方面,主要研究网络水军的形成和对公共议题的影响研究等。【结果】总结了净化网络环境,整治网络水军对公共议题影响的具体措施。【结论】网络水军的治理方案亟须建立在充分剖析其危害和行为逻辑的基础上,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还网民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承载着信息传播任务的第四媒体,网络主持人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在这样的竞争中应运而生,也对传统媒体主持人产生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改变了沟通的特性,将过去的各种沟通模式,通过“超文本”、“元语言”,整合到一个互动式的系统中,让人们可以在不同地点。自选的时间里在全球的网络上进行互动。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定义、特性和功能,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近期喧嚣一时的“网络暴力”事件、恶搞事件,如“北京海淀艺校”事件、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形式,契合了现代社会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却不断地触及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本文将从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媚俗化的呈现出发,分析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问题,试图揭示信息传播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相互制约关系,并对网络传播的道德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暴力"含义解析 "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个新兴词汇,目前还没有专家给出权威性的解释,笔者在此试给"网络舆论暴力"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部分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对某一事件和现象看法、态度的过程中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这些意见多以"道德"为准绳,不仅通过激烈的言辞等在网络空间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还会以公布事主个人隐私信息等方式使网络的道德审判转向现实生活,给事主本人或亲属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当事人以及部分参与者受到心理甚至生理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以微博为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快速普及,标志着Web2.0时代中的舆论监督正朝着以公众主导的模式发展。微博"围观"成为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典型表现之一。运用福柯的微观权力学对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权力运作和规范机制加以分析得出,"围观"通过微小个体的话语力量的聚集产生出巨大的规训力量,并通过法律、市场、社会规范和架构将其规范作用从网络虚拟空间转移到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20.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是新媒体时代的衍生品,它随着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笔者认为,在微传播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经历了“否定”到“去否定”的历程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日渐好转,官方给“群体性事件”这种现象的标签经历了从“否定”到“去否定”的历程,①即从“群众闹事”、“治安事件”、“突发(性)事件”、“紧急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到“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