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CT时代的信息传播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无疑是途径最多、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影响面最大的。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独竹漂运动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若要使独竹漂运动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需要提高传者自身的传播意识,增加独竹漂运动项目本身所含的信息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独竹漂运动的传播渠道如有效利用新媒体、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关注受众的信息反馈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独竹漂项目为研究个案,揭示了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即项目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已日渐式微,外部推力已然成为当前项目发展的主要动力;项目的功能价值日益多元,但契合项目自身特色的主要功能未得到应有的充分挖掘;近代所进行的某些适应性改变使各项目自身特色逐步迷失;过度商业化影响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当重点关注各项目的整理归类;甄别各项目的特征,找准项目定位;充分挖掘项目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以项目的自身特征和内在需求为依据,着眼于项目的长远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构成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的重要主题。传统的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强控制,体育社会组织弱能力,政社呈依附式协作关系的"强政府弱社会"体育管理格局已无法适应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不断满足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美好生活的需要,化解体育治理主要矛盾,应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强支持、弱控制,体育社会组织的弱嵌入、强动员,政社平等合作关系的"强政府强社会"体育治理格局转型。  相似文献   

4.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的目标,这是一个现在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耳熟能详、所有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困难在于"一小时锻炼"的三个组成都存在问题:(1)国家规定的体育课严重开设不足且体育课教学质量低下;(2)体育大课间的形式与内容的贫瘠导致的无力和低效;(3)传统的"班级体育活动"名存实亡。而其背后的根由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思想影响、依法治教的不严、体育教师的缺乏、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校园运动安全的干扰和处理机制不力。要实现"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必须精准地逐一对上述诸多困难和阻力源进行分析,还要找到其动力源和应该进行的工作。为此,对"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问题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第四节提出了"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清晰可量化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很困难的目标,这个目标困扰了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至今未能有效达成。当体育运动(sports)变成了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后,其文化属性、参与义务、内容特点、训练周期、时间地点、学习集体形式和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运动技能有效习得背后原因。具有"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专项化学习"特征的"走班制教学"现行课程体系下有效实现"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有效课程模式。从小学开始进行"走班制教学"应不会导致学生形成身心伤害的"过度早期专业化训练";如果做好体验性的事先学习,三年级学生应可以正确选择自己的项目;"走班制教学"应不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全面发展;"走班制教学"应不会限制学生多种爱好,其终身体育也不会因此变窄;"走班制教学"不但不会影响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反而会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被西方竞技体育挤压的状态,失去了其主体地位,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期。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瓶颈期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进行剖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符号价值,因此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西方体育发展模式,从自身文化背景与内涵出发,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作用,在新时期不断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7.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活态性、原生态性、民俗性、包容性、群体性等特征,建设与发展工作应注重“文化自觉”意识养成,从营造“文化生境”、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管理和参与体制、产业综合化发展、“非遗”申报、教育引导等方面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为例,从社会视域解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基于的文化生境,从而分析和论证了在当今民族传统体育存活的'古今文化'与'中西价值观'的双重语境下,学科水平与项目发展的脱节现象,以及文化身份与文化形象的跌落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阻碍等问题。由此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在自身发展中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9,(1):28-38
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以身体实践表达国族记忆、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文化形式在新时代承载着走向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包含"根""魂""力""本"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文化源点"乡愁"的社会记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的交往记忆,民俗文化所营造的"记忆之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之根;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风格,表征的中华民族精神,隐喻的哲学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之魂;能为生活所需并为生活所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加强国家制度上顶层设计和有效治理、推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复兴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因、表达与生存焦虑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基因认知表现在3个方面:自意识的建立和巫术活动中仪式性身体展演是传统体育文化基因的肇始之源;民俗文化场域是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的根本,并由此建立文化基因认同;具备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是其主体特征,文化基因的内核承担着教育教化功能,口传身授是主体社会化实现的手段。其文化表达则在于,拥有自然、祖先和图腾崇拜的文化隐喻,建立了与宗教信仰观念相互交融的文化符号表达体系;映射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认知和"差序格局"的社会伦理关系本位,用身体实践表达族群记忆;在"一体多元"的整体文化模式布局下,彰显了不同文化区域之间文化传统与文化生态关系的复杂性。研究进一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焦虑体现在原生环境的变迁,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因面临消失和变异的风险;仪式构成的文化特质符号减弱,导致仪式的整合功能下降,致使传统体育的教化、认同功用减弱并趋向边缘化;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理念相悖,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寻找间性弥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家队激流回旋运动员损伤状况的检查和治疗发现 ,肩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高 ,女性高于男性 ;肩关节脱位与肩周围软组织损伤密切相关 ;“爱斯基摩翻滚”是导致肩关节脱位的主要技术动作。据此 ,提出了 4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下的现代社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出现危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陷入困境。对文化认同问题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行了梳理,提出建构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协会、以少数民族运动会为代表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的"四位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系统。  相似文献   

14.
时下以田径及球类教学为主,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为辅的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因教学资源与条件的限制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困扰。基于此种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对红河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调查与挖掘并创编成特色民族韵律操。同时借鉴学习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最新前沿,统合大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优点,对异步教学法进行创新与优化,构建创新异步教学模式,并通过在高中学校施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实践以探究该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创新异步教学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习兴趣与文化认同;红河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可进行深入挖掘,以民族韵律操或其他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移民使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的文化有了一次大融合。各内迁民族的文化给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对中华文明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结论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呈现出有别于其它历史时期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少数民族体育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这样的联系集中体现在高原地区少数民族体育,亚热带地区少数民族体育,三江地域的少数民族体育。这三大地区不仅地域广阔、少数民族多、体育内容丰富,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很具有代表性。对这三大地区少数民族体育与地理关系的研究,有促于我们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历史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大型体育赛事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应,对举办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探析其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效应并提出建议对策,以期对贵州的后续发展和以后的举办城市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北欧传播的受众特征分析,研究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与传播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现状,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北欧的顺利传播提供相对客观的理论支持与数据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北欧传播的受众特征。从事项目训练的北欧民众,年龄集中在19~29岁,青少年儿童(18岁以下),以及中老年人(45岁以上)参与度低;参与动机更多出于兴趣与爱好(23.04%)与健身娱乐(22.62%);训练的频率与习惯受当地气候影响较大,同时工作习惯与生活方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官方或是民间合作的意向上,芬兰与瑞典兼而有之、发展平衡;丹麦属于官方冷,民间热的发展模式;挪威与冰岛尚处于寻找合作伙伴期,发展的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9.
华桦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24-626
研究目的:通过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因素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提高湖北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质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二手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基础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课程设置创新、基础理论课老师中有创新能力老师数量不多的问题是较突出影响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