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因为他们于1956年首先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打破了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宇称守恒定律,从而开拓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书讯     
《李政道传》季承◎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1月出版定价:39.8元该书全面描述了李政道的成功道路,阐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及在物理科学史上的意义,还原了一个伟大学者的真实经历,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作为  相似文献   

3.
杨振宁博士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后经吴健雄教授实验证实。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获此殊荣的两位中国人。杨振宁博士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该学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我国留美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吴剑雄等,用理论和实验,推翻了一向被认为是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这是世界科学界中的一件大事。这期本刊发麦了“卓越的发现”一文,对他们的这项工作作了通俗的介绍。在“科学奖金得奖论著介绍”栏中,这期发表了5篇文章。有机化学家朱子清同志,同他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卓越的发现     
三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无可怀疑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宇称守恒定律,已经被一项新的发现所动摇了。这个有关基本粒子的性质的新发现,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今年1月16日宣布的,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三位留美的中国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教授杨振宁和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吴剑雄(女),以及其他两位美国物理学家贾文博士和莱德曼副教授。  相似文献   

6.
李政道、杨振宁1957年因质疑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持有中国国籍,因而他们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许多中国人误认为他们是美籍华人,同中国政府在当时及后来的冷处理(低调报道)有关。通过回顾中国政府的新闻报道在1957年是如何处理李、杨的科学成就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件事,分析了这种处理方式背后的原因:冷战中海峡两岸以及中美之间的对峙;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争取杨振宁回国失败,同时也揭示了1957年的诺贝尔授奖典礼上没有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物简介: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20)
中国留美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因首先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诺奖官网截至1966年现有的诺物奖提名数据库检索发现,杨李是历史上已知的唯一一次"未获诺奖提名"便荣膺诺奖者。笔者试图对这种极为特殊的现象成因进行探讨,在推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出了合理结论:诺奖提名情况保密50年的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杨李在诺奖提名数据库中的信息缺失是因为当事人仍健在或出于某些个人原因而引起的,他俩并非真正是"未获诺奖提名"而荣膺诺奖者。在对吴健雄女士未能与杨李共享诺物奖的原因予以探究的同时,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人早期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以及详细阐述了科学大师杨振宁教授三大科学成就与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21)
中国留美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因首先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诺奖官网截至1966年现有的诺物奖提名数据库检索发现,杨李是历史上已知的唯一一次"未获诺奖提名"便荣膺诺奖者。笔者试图对这种极为特殊的现象成因进行探讨,在推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出了合理结论:诺奖提名情况保密50年的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杨李在诺奖提名数据库中的信息缺失是因为当事人仍健在或出于某些个人原因而引起的,他俩并非真正是"未获诺奖提名"而荣膺诺奖者。在对吴健雄女士未能与杨李共享诺物奖的原因予以探究的同时,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人早期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以及详细阐述了科学大师杨振宁教授三大科学成就与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9)
中国留美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因首先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诺奖官网截至1966年现有的诺物奖提名数据库检索发现,杨李是历史上已知的唯一一次"未获诺奖提名"便荣膺诺奖者。笔者试图对这种极为特殊的现象成因进行探讨,在推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出了合理结论:诺奖提名情况保密50年的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杨李在诺奖提名数据库中的信息缺失是因为当事人仍健在或出于某些个人原因而引起的,他俩并非真正是"未获诺奖提名"而荣膺诺奖者。在对吴健雄女士未能与杨李共享诺物奖的原因予以探究的同时,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人早期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以及详细阐述了科学大师杨振宁教授三大科学成就与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8)
本文定义了广义能量守恒定律并证明其与物理学中热学的能量守恒定律是等价的。本文还应用了广义能量守恒定律研究基本的科学特征以及其在医药研发领域的定性分析作用,强调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一定要满足广义能量守恒定律,特别是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也要做是否满足这一定律的可行性评估以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李政道  (Tsung DaoLee) 美国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 92 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 ,原籍江苏苏州。 1 944— 1 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 95 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 95 3— 1 96 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1 96 0—1 96 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 96 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授 ,1 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及其它一些对称性不守恒的发现 ,与杨振宁教授共获 1 95 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 4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宣布,他们成功地直接观测到了电荷宇称失衡(GP对称失衡)的现象。科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涉及到“小林-益川”理论以外的新粒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质量的粒子及反粒子,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科学家并未在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64年,美国科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在研究K介子时发现了电荷宇称不守恒现象,于是引起对反物质的研究。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应存在反物质世界,应有反…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学中:从19世纪至今最有影响的定律是,相对论,牛顿的三大定律,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中能量守恒定律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不可能被打破,直接制约着对新能源的发展,那么能量守恒定律真的就打不破妈?不一定,牛顿的第三定律,物体与物体相互力的作用时,其中一物体受阻碍物的阻碍传递到物体的作用力是作用力的2倍,就被打破了牛顿的第三定律,物体与物体相互力的作用一物体受阻碍物阻碍,受阻碍物的物体垂直移位做功是物体做的功的2倍,也不打破了自然科学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金科玉律,物体与物体相互力的作用一物体受阻碍物阻碍,垂直移位做功的过程,就是增能机增能的过程,把增能机用串并联的方法组成的永动机就是大型永动机组。  相似文献   

15.
电荷(C)、宇称(P)、时间(T)三者的对称现象都是存在的,其不对称现象也是存在的,三者的对称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其不对称则是绝对的.既不能否认三者的不对称性,也不能完全否认三者的对称性,三者都是对称与不对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家用电器与个人无线电通信工具不断增多,室内电磁能量密度在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与无线电通信发射台站及移动通信发射基站等也使室外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环境中的电磁辐射的总量在不断增加。电磁辐射已经成为考虑复杂的环境条件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按电磁辐射对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的量子能量水平较高,可因电离作用而使机体受到严重的伤害;非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17.
存在着对称的正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宇宙(真空介电常数μ>0,磁导率μ>0)中运行的能量(光线)是右手能量,定义为正能量,引力场表现为右手性;反宇宙(真空μ<0,μ<0)中运行的是左手能量,定义为负能量,引力场表现为左手性。右手性引力场与左手性引力场相互作用是相斥作用,即正物质与反物质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是斥力作用。正是反宇宙的斥力作用使得宇宙星系间加速膨胀,表现为暗能量现象。说明了引力场使对称性破缺,无引力场时宇称守恒。  相似文献   

18.
电工仪表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只讨论电工测量中常用的磁电式、电磁式、电动式三种模拟式指示仪表。这些仪表的结构虽然不同,但它们的根本原理却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电磁现象,使仪表的可动部分受到电磁转矩的作用而转动,并带动指针偏转来指示被测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1956年10月,<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篇石破天惊的论文,一声响彻云霄震惊世界的华夏春雷! 1957年10月,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奖揭晓,两位年青的中国留美物理学家:年仅35岁的杨振宁教授和年仅31岁的李政道教授,以他们刚发表一年的那篇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独占鳌头,荣获此世界科学界的科学巨奖!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中"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个实验的学习要求定位为"经历",这两个实验显然是必须做,而且要求现象明显有说服力,才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解释物体带电的机理,并在分析过程中完成"理解电荷守恒定律"这一学习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