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课内与课外并进的过程。而我们很多人往往是重课内而轻课外,是无法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  相似文献   

2.
张树林 《大观周刊》2011,(52):142-142
会读书不会思考的现象已经很严晕。语文课岂一个“读”字了得?我认为.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课堂朗读.认识它的功能却不过分夸大,重视而不无限拔高.深入思考操作细节但不大而化之。  相似文献   

3.
喻彬德 《大观周刊》2011,(32):158-158
“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如何变为语文学习的资源?本文从语言交际、课外读写、各学科、影视、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各种社会文化等六个方面阐述作者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郭晓珂 《大观周刊》2011,(41):133-13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去思考,去表现,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赵占霞 《大观周刊》2012,(30):221-221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要向把教育真正搞好,我们不能简单的交给学生几个字,几篇课文,而是培养学生一个思维的能力,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亚青 《大观周刊》2013,(5):166-166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刘丽莉 《大观周刊》2013,(12):148-14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语言和汉字是我们的交流的重要工具,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要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过程,先独体字后合体字,充分利用汉字的形声联系、形意联系、声义联系设计教学,应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热情,辅以识字规律指导,为学生上好识字入门课。  相似文献   

8.
胡景朴 《大观周刊》2011,(52):129-129
语文学习无捷径可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是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向45分钟要质量。可是仅凭课堂45分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延伸学习”策略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延伸学习呢?具体来说.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冰 《大观周刊》2011,(16):27-2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魏兵 《大观周刊》2013,(2):94-9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些教育专家、教师担忧,是否会出现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即在好的学生学得更好的同时,一部分学生会变得更差,而且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可能提前,学可有障碍的学生的数量可能会增加等等。为此,我想谈谈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形成的学习障碍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儒明 《大观周刊》2011,(28):207-207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张羽龙 《大观周刊》2011,(15):183-183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时下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义是怎样的呢?网答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教师虽然有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但甫于缺少研究,在指导方法上不成熟,不科学。究其原因无非有二种:一足缺少改革意识,对新课程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3.
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是很多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几方面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张光华 《大观周刊》2011,(32):159-159
我们的学生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如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认识不明确,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畏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陈颖 《大观周刊》2012,(40):150-151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经验,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张孝英 《大观周刊》2012,(30):201-201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强调了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本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条浪花跳跃的清澈小河。但是在当今应试教育影响下,不少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读书也比以前少了。而要想改变这一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不只是简单的讲笑话、造笑料,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学生这两个因素,让浓厚的求知兴趣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东伟 《大观周刊》2012,(52):275-276
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探究,又如何实施探究,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 《出版史料》2007,(2):126-127
“文化大革命”前,北京中华函授学校举办过一个“语文学习讲座”,编印过一种讲义性质的刊物,名称就叫《语文学习讲座丛书》,一共出版了三十八期。现在这套《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就是从那三十八期刊物中选辑出来的。我重新翻阅这些文章,不禁深切怀念已故的张知辛先生和周文耕先生。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大观周刊》2011,(41):124-124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很难完成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所以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邓仕荣 《大观周刊》2011,(27):198-198
阅读教学不仅是解读文本,更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吸收优秀文化的智慧,了解多样文化,逐渐丰富文化积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