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利玲 《大观周刊》2012,(19):286-287
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吃透体育课程改革精神,掌握体育课堂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将原来的“指挥者”转变成“引导者”。在教学内容、场地和器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体育课堂大放异彩,增添魅力。  相似文献   

2.
李学文 《大观周刊》2013,(12):298-298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在教学中不仅边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地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国教育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贾育生 《大观周刊》2012,(19):284-285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性的学习,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大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之下进行,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当前体育教师探索的重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选项教学的实施,它对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教法等方面又有了新突破。在教学中我提出和倡导以弘扬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引,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给出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的制定、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完成等几个方面;通过学生完成项目时的录屏和录像,以及学生完成项目上交的文件等形式给出取得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中起到的积极教学作用和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魏德胜 《大观周刊》2011,(50):210-210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上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习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刘义 《大观周刊》2012,(4):154-15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张辉 《大观周刊》2011,(44):141-14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李醇锋  何章平 《大观周刊》2011,(50):204-20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王朝波 《大观周刊》2012,(5):206-206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们普遍感到学习压力的增加,加之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旁敲侧击,使得很多学生觉得考不上好的大学将会影响到未来的前途命运,因此,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像炼狱一样,甚至有不少学生将我们高中戏称为“模范监狱”.足见学生心理压力之大。体育课程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成为了校园中能够让学生们笑逐颜开的课程之一。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达到让学生们活跃身心,健全身体的目的,这需要体育教师真正将这门课程重视起来,用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赵善利 《大观周刊》2013,(4):114-114
本文就“项目式教学”在《动漫角色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进行了有实效性的研究和实践,提出适合河南民办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项目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技术修养和适应社会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11.
徐双喜 《大观周刊》2012,(10):264-264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价值观的前提。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仍然存在过分关注学生认知和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兴趣目标达成的现象。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引领下,体育教学中加强教学策略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郑洪亮 《大观周刊》2011,(40):135-136
《汽车底盘》是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必修课,针对本学科特点及本校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汽车底盘》教学,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分层项目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专业教学效率。本文就我校汽车底盘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情况及课程改革实践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小学教育在强调规范性统一性的同时,内涵与精神文化的引领、办学的多样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学校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从特色学校发展的深层问题,即学校文化的建构出发,提出"特色学校建设如果不能够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中,就依然是一种外在的、表层的、形式的、抽象的理念和哲学"的思想,重点阐述了特色课程的建设之路,即:立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开发德育课程,立足经典诵读实验校开发阅读课程,立足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发体育课程,立足学生个性发展与学习的需要开发社团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文献检索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项目化的思路,设计项目教学流程,将工作任务融入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中,分析探讨情境设计、项目实施、量化考核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让学生先做后学,教师巡回指导,完成本门课程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文献检索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项目化的思路,设计项目教学流程,将工作任务融入文献检索课程体系中,分析探讨情境设计、项目实施、量化考核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让学生"先做后学",教师巡回指导,完成本门课程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胡莲芝 《大观周刊》2011,(6):120-120
体育教师要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体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图从实施项目课程的评价角度着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来对学生的项目课程作品进行收集和评价,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多元性评价,从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角度来促进学生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对项目课程教学设计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王晓峰 《大观周刊》2012,(11):185-185
在旧的课程体系下,体育课只注重身体素质检验和竞技项目运动技能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多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统一测量的竞技项目, 无法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命令、灌输、模仿训练、统一标准检查的流水线教学流程,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无法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 因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 基于此,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于玉玲 《大观周刊》2011,(45):134-134
体育课如何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给学生们带来健康和快乐?勤于反思,乐于探究;创设良好情境,激发体育兴趣;让艺术加盟体育,促进体育教学氛围;让游戏走进体育,增加体育教学兴趣性;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体育教学巩固性。  相似文献   

20.
安文涛 《大观周刊》2012,(6):155-155
大学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一门知识体系广博而严谨的学科。但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大多仍停留在以竞技项目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笔者认为,大学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最终建立起使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当代的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制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并希望能够针对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向大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