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海芳 《大观周刊》2011,(14):54-54,25
现代教学把语文教学分为认知与情感两大领域,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所讲的东西规定为学生的规范,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创造欲,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从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四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文英 《大观周刊》2011,(42):119-119
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演示效果,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吴红甫 《大观周刊》2013,(11):242-242
在传统的教学中,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得到的,资源非常有限。而多媒体能提供语文学习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切实解决了广大语文老师查找资料难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还方便了广大学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4.
任丽芳 《大观周刊》2011,(44):240-240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张承雅 《大观周刊》2012,(8):232-232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陈岩 《大观周刊》2012,(52):140-140
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将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教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谊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数学问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把握指导的度。  相似文献   

7.
陈文娟 《大观周刊》2013,(5):211-211
在英语教学中,兴趣是关键,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兴趣的培养就是教师能用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更好地开发智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我主要从抓住学生的心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强化成功感,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四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苟牧 《大观周刊》2011,(23):238-239
“兴趣”是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探究、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他们的求知欲就会更加强烈,数学能力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学习。  相似文献   

9.
黄建东  王艳云 《大观周刊》2011,(15):237-237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适当的时机,渲染英语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杨顺歧 《大观周刊》2013,(1):202-202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会“厌学”。所以教育要善于创造条件和氛围,诱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渴望,去探索、思考、去品尝他们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喜悦。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从事中学图书馆学生图书室工作已经多年了。深深感觉到,中学阶段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在理想和抱负的驱使下,一般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不仅一心想着要在课堂上学好各门基础课程,而且还  相似文献   

12.
陶文准 《大观周刊》2013,(4):228-228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让政治课机械而单调,学生基本处于满堂灌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必将造成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卫红霞 《大观周刊》2012,(9):184-18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李世兵 《大观周刊》2012,(7):252-252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孝忠 《大观周刊》2012,(39):19-19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的成功,都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这是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内部学习动机最核心的成分,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时,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其思维火花,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冯玲玲 《大观周刊》2012,(29):257-25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是笔者对英语课堂导入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伟 《大观周刊》2012,(52):150-151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又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8.
吴东顺 《大观周刊》2012,(6):244-244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常宝明 《大观周刊》2011,(15):273-273
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金兰 《大观周刊》2012,(52):278-278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括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