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时代的出现,艺术品的当代变异则会越演越烈,它有以下三种突出表现:泛艺术化、反艺术化以及装饰化。鉴于此,主要从艺术品的当代变异之泛文学化谈起,而对于以上新的文学现象,如何去认识这种变异,在于揭示商品生活中种种泛文学化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背景,并对其作出准确判断。变异的当代艺术品注重的不是文学的内部意义,更多的是引导、构建新的社会文化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在时代的政治旋涡和商业背景下,京派文学始终与"喧哗与骚动"保持着清醒的距离,这种疏离使京派作家保持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姿态。这些都与京派作家外省与学院的双重文化身份有着重要关联,正是这种特殊身份造就京派作家独特的文学追求,最终成就京派的超拔与经典。  相似文献   

3.
在台港文学进入文学史写作之后,对于华裔作家作品的归属问题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在"新移民小说"、"流散文学"、"华文文学"之后,"华人文学"概念被提出。本文意从文学的语言与语言的文学两个方面,分析异同并借此为海外华裔作家写作中的"留白"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主"是一种真正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民主,虽然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但与社会现实其实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对当代社会民主化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为一种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在网络民主的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新变,主要表现在:其一,从创作主体看,文学走向了"泛话语权时代";其二,从创作内容看,由底层叙写的"底层文学"迅速崛起;其三,从文学接受看,形成了一种"交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中国汉语文学史上,"反思文学"与时俱进地在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作家的个体精神诉求和读者的艺术审美期待中实现空前结盟,用小说文本这一艺术形式展现了特定时代语境下的社会历史变迁和政治文化生态。小说《天云山传奇》、《灵与肉》、《芙蓉镇》真实地再现了右派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确认的精神矛盾:苦难反思与道德拯救的二律背反;主体建构与民粹诉求的二元对立;时代精英与落难书生的双重身份。"反思文学"以其绝对敏锐的艺术眼光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为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确认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相似文献   

6.
试论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这种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加强大学文学教育,必须以更新大学教育理念为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其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其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秀清 《文教资料》2012,(20):14-16
孙犁的抗战短篇小说创作在其对普通大众的真诚关注、对美好人性的深情讴歌、对美善的极度张扬、对语言的诗化表达等方面,呈现出与解放区主流文学的"貌离"之处。但其作品通过小题材反映时代大主题,讴歌人性实质上是歌颂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人性美、人情美,对美善事物的描写和歌颂也始终与革命、与时代紧密相连,这些都与主流文学极度"神合"。因此,孙犁向来被看做是主流文学中的"正宗"作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的历史和时代语境,漂泊流徙成为作家的现实生命处境,由此衍生出广义的"流散书写"。广西的三位女性作家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流散特征,她们用各自的文学书写展现了与"原初联系"的内在关联。对她们来说,写作意味着精神的回乡之旅。林白的书写反映了边缘文化独异的审美体验,黄咏梅用抒情的笔书写与故乡有关的世间百态,纪尘的人生经历引发了对小说本体的思考。三位女性作家的书写,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学桂军的生态构成。  相似文献   

9.
从法院判决书开始附设“法官后语”以来,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开始尝试在判决书上展现文学特色。但是司法判决书是否能够文学化呢?笔者从司法判决书文学化的理论根源——法律与文学运动、法律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司法判决书文学化会导致的后果来分析,得出司法判决书是难以文学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80后"文学作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逐渐趋于稳定与成熟。在"80后"文学发展已逾十年的今天,回望"80后"文学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学批评所起的作用,可以概括出主流文学批评在"80后"文学批评中所经历的三重尴尬。  相似文献   

11.
"苏格兰文学研究"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新开辟的特色学术栏目,现拟每年定期推出,每期3—5篇论文。主要刊发苏格兰文学(包括苏格兰方言写作和苏格兰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尤其欢迎被英国文学史主流叙事忽略的作家及流派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是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在经学文学化过程中,文学不断从传统经学中汲取养料,直接影响着文学创作;经学通过文学的生动表达,拓展了经学本身发展的文化空间。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大量引用《诗经》"二南"的诗句,直接影响着小说的主题思想、语言艺术以及小说伦理的特殊指涉等,使小说在创作上呈现出强烈的经学化倾向。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经学化的原因复杂,一方面,时代变革过程中经学裂变对文化进行自我选择;另一方面,人们用文学的心态观照经学,在文学召唤中对经学做出了应答。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把"五四"时代称为思想启蒙时代,把30年代到80年代末称为革命时代,而90年代以后称为后革命时代,那么在20世纪的文学版图上,"五四"文学是在西方启蒙文化的视阈中实践着教育国民与改造国民性的文学目标,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各类政治文化对文学起着规范与制约的作用,这一时代尽管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社会治理意识而言却是在革命理念覆盖之下,文学也就顺应着这一政治文化形态发生着各种形态的叙事变化。而90年代以后,则是商业文化对于文学发挥着主导作用,文学叙事形态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异,随着商业文化的旋律扭动着自己的腰肢。总体而言,20世纪文学叙事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密切而重要。从启蒙时代到革命时代的转变带有某种急迫或不得已的特征,文学叙事形态也在这种急迫与无奈中发生转型。而从革命时代到后革命时代则是主流政治顶层控制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与文学发展到一个特定的时刻所发生的政治文化对于商业文化的主动让渡,而此时的商业文化也正好适应了政治文化的变化需求,因而这种让渡又带有某种共谋色彩。  相似文献   

14.
当代城市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到90年代成为叙事文学的主流。其叙事立场发生了从主体性到个人化的改变。城市文学叙事立场的发展变化除了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影响以外,城市文学创作实践文化选择和作家自我意识的改变主导了不同时代"人与城市"不一样的想象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趋势来看,创作者对话剧剧场性的发展远超过了对其文学性的关注。伴随后现代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戏剧的"文学性"概念内涵和作品的文学化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戏剧和戏剧文学。现代意义上的优质话剧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都具有极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是将零散的、以往不加注意的、难以纳入主流的片段用形象的舞台语汇表现出来,使个体的丰富经验、内心的动态变化以及边缘人物的隐秘找到相应的演绎手段。所以,要正确看待话剧从"文学性"发展至"泛文学化"以及"去文学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一些较为年轻的学者受米勒、德里达等人的影响对文学的发展抱有较为消极的心态,认为"文学将死"。然而文学正在发展的事实证明,文学并没有走进死胡同。从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社会、作家、作品、读者的角度来看,文学在电子时代呈现出依存环境的开放性、权威的消解、载体的多样化、读者整体水平提升等新的特点。在新的时代表现出来的这些新的特点,正是其得以发展的生命之源。面对未来,文学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但是文学自身的特点及属性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以及终将实现其应有地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学时尚化、流行化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文学"明星化"现象出现于文坛。它一方面使文学与大众日益密切,促进了文学的丰富与繁荣;另一方面却使文学过分的与商业结合,造成了文学内在性缺乏和作家自主创作个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8.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仅仅是人们思考问题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它们并没有终结或取消人们对于本质问题的追问。文学本质的生成是多向度的。某一时期、某一民族仅仅在某一向度或某些向度上生成、开拓,这些生成、开拓从不同的方向上拓展了文学本质的存在空间。建构文学本质多元存在论能够有效克服本质主义文论对于文学其他属性的遮蔽,进而促进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吸纳历史上及他民族的文论成果、文学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学术视野;能够有效促进文学理论研究回归"文学现场",进而促进文学理论的"文学化";能够有效看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保存人类的人文成果。  相似文献   

19.
":80后"文学以作家出生年代命名,它处身的时代氛围凸显了其代际的差异。"80后"文学较以往的写作更明显地突出了青春的元素,承平的社会历史难以将"救亡"、"革命"等诉求渗透进文本而成为深厚的根基。图书的出版发行成为"80后"文学的关键性一环,出版集团通过伴随文本重构文学,并且以团队的力量生产文学,资本市场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80后"文学。印刷媒介的变迁和网络媒介的兴起构筑着"80后"文学新的机遇和危机。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文学中,王朔是备受争议的一个作家,他是"新京派小说"和"痞子文学"的代言人,也是大众文学的代表之一。我们要研究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绕不开王朔。他的巨大成功与颇受非议,昭示着文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