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远古时代,人类从口语传播进入文字传播时代之后,将信息传之久远便从可能变为现实。文字的出现,使人类逐步摆脱了野蛮时代,文字记述活动便成为文明时代的产物,记言记事的记录活动形成了最初的档案雏形。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档案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利用档案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加拿大学者M·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1]。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均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利用产生了影响。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传播、立体交互、点对点连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新的媒介环境出现,对档案利用工作提出了多元化融合的诉求。本文从新媒体的特点及在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利用为研究背景,探讨新媒介环境下档案利用工作方式的转变。试图通过对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各领域的应用特点、用户使用偏好,探索出借助新媒体进行档案利用的新方法,以提高档案利用率和公众档案意识,推动档案事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44):6-8
<正>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施放的影响传播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在人类传播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各种媒介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并非逐个取代,而是功能的依次叠加。在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中,逐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社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媒介的发展与变更日新月异。数字技  相似文献   

4.
<正>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向我们阐释了媒介技术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也明确了信息传播活动对技术的依赖性。人类的阅读史与传播媒介的阶段性发展相重叠,文字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当时的传播状况,信息能够被准确记录下来,至此,人类有了自己的阅读行为。直到印刷术出现,人类的传播媒介经历了飞跃性的进步,使普及阅读成为可能。再到电子媒介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传播媒介对于阅读,不再单纯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它更深刻地影响着人  相似文献   

5.
也谈编辑的定义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定义为什么会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编辑的本质去下定义。编辑的本质,是积累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中介。编辑的定义可表述为“由专门的机构、人员,对组织、征集的人类创造物化的文字、音像(绘画)等知识文献,按照社会的价值尺度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一定形式的规范化载体的精神文化生产活动。编辑学自古就有之,这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编辑起源于文字、语法形成之后,可追溯到五帝的黄帝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人类正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进入数字阅读时代,从文字的平面阅读转向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的立体阅读,使媒体所打造的环境越来越逼真。人们大多数时候通过媒介创造的虚拟环境来认识世界,并通过拟态环境进行社会认知,形成自己的社会价值标准。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从请教权威书本变为遇事"百度一下",折射出青年阅读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素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公务和商务活动中交流和沟通的手段逐渐由传统的纸质形式走向以计算机为中介,以文字、图像、声音等为表现形式的电子文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电子化建设提上了日程.作为医院更旱的成为信息电子化的单位,本文就从电子文件定义及特点;档案信息化的意义和必然性以及在在档案信息电子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阅读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受制于媒介技术、传播手段等诸多因素。早期的口语社会,阅读基于实用信息的传递;文字印刷社会开启了真正的阅读时代;大众传媒引领的图像社会,溶解了口语社会和文字社会的区隔,阅读活动走向常态化、分众化。只有在深层阅读和浅表阅读的相互包容中,才能构建批判性的当代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文学最初服务于传播,而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模式的变迁,文学也在发展变化着。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前语言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等几个阶段。传媒变迁影响到文学,文学的历史也相应地可以大致分划为文学口头传播、文学的文字和印刷文本传播以及文学的电子媒介传播时期。传播媒介的变迁一般来说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以文字尤其是印刷文本为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文学,使文学走向了社会化,是人类文学最繁荣时期。但是,新的传播媒介——电子、网络产生以来,文学世界呈现出迷离的状态。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的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传媒时代,大学教师的知识优势正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授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多媒体课件成为授课的重要辅助手段。外国文学作为异质文化的文学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重背景色彩、图片、文字、音乐、音像、名著电影等素材的选择,以期达到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类传播的历史伴随人类文明的历史。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大众媒介到私人媒介,传播媒介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深度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虽然不同的传播学者对传播时代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像传播已成为当今社会受众最广泛、影响最深入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学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材料.而照片档案不仅记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而且还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正>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便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和今天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4.
波兹曼的媒介发展史观探究了口语、书写文字、印刷文字、电报和摄影术、电视、互联网等主要媒介技术及其演进过程中带来的社会话语变迁。他认为不同时代的媒介技术是各自时代的主导隐喻,并区分定义了各个时代本身。新旧媒体的交替绝不是单纯的媒介工具之间的对抗,而是媒介技术俨然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钥匙,同时也引发话语权力的转移,进而导致人类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浅论档案     
杨春 《天中学刊》2002,17(6):123-124
一、档案的概念及其特征 我国《档案学词典》给档案定义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是有史以来最早产生的文献之一,在当今世界,它更是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门类。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档案记录存储了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情况和文化信息,档案记录的领域由少到多,记录的范围由狭窄到宽广,记录的内容由卜问吉凶的祭祀活动到人类基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都真实记…  相似文献   

16.
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媒介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同的媒介构成文学不同的生态,媒介不仅对文学的传播起决定性作用,也影响着文学的内部因素。追溯文学和媒介的演进史,可以发现,人类媒介的每一次进步,都对文学进行着消解和重构。口语媒介时代,文学的创作是集体的行为,文学的生成是通俗的、大众的、形象的,而文学的传播则受空间时间的局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36):193-194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一个时代的传播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前景带来的巨大改造力量。"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具备功能兼容、满足多元需求、优化用户体验等特点,正以智能化、个性化、社交化的优势逐渐代替传统纸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寻媒介融合的路径,以求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的发展概述、传播特点、营销策略、转型效果等方面论述,探索新闻客户端可以实施的做法,以及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服务意识与分享理念,为传统媒体向移动客户端的转型制定路径。  相似文献   

18.
档案是人们在工作、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经整理后保留下来的各种文字载体、影音图片、信息媒体等资料。这种记录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信息载体,是表征人类进步、文明的珍贵资料,是反映  相似文献   

19.
“读图时代”文学阅读方式发生了由文字阅读为中心转向以图像观看为中心的改变,文学类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者要充分利用音像媒介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音像媒介的运用要适当、适时、适度,要注重图文亲和性和整合性,注重音像媒介和文学作品相互阐发,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它有悠久的历史,推动人类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世界,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美学成为了一门渗透能力很强的学科,对美的追求也成为各门类学科普遍的社会实践。传播在人类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不仅要给人类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要提供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本文从传播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角度,对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一次美的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