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茄胙、茄鲞     
二名均见本书第四十一回。有正本作“茄胙”,八十回校本从之,其他各本大都作“茄鲞”。事隔三十年,当时取舍之故已不甚记得,大致如下。小说上的食品不必真能吃,针线也不必真做,亦只点缀家常,捃摭豪华耳。话虽如此,但如三十六回说“白绫红裹的兜肚”已成合(音葛)好了,怎能再刺?(音戚)“宝钗只刚做了一两个花瓣”,难道连里子一块  相似文献   

2.
风筝之思     
正奇思妙想,万事皆有可能。地面有拴住我的手,因而能登上空中的楼梯。每当我抖肩抗击风威,便一级级深入太空的怀里。地面有拴住我的手,因而我正把地球吊起。泰坦尼克号沉了,对人类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对船上餐厅里活着的海鲜来说,就是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土地之思     
《同学少年》2016,(1):26-27
<正>在大西北这片热土上,没有蓊郁的丛林,几乎每个月都会刮几次大风,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从沟壑中狭窄的隘口处挤出来,撞击着每个山峁、山梁。厚重的黄土地,就在这风中沉重地叹息。我在某个狂风怒吼的夜里从睡梦中惊醒,在黑暗中似乎听到清脆的驼铃声在古道上飘荡;似乎看到长驱直入的胡骑扬起手中的弯刀,马蹄翻飞,黄沙漫天,戍卒在这片荒凉之地埋下忠骨;似乎看到我的祖辈开荒平地,赶着古旧的牛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留下串串脚印。  相似文献   

4.
桥之思     
<正>我想站在泰山脚下,仰望高山之巅,感受那份雄浑与伟岸。我想漫步在长安古城,从街巷的角落中细细探究历史的遗迹,感受古老文明的繁华。我想奔跑在广阔的海岸,任凭海风吹动长发,感受海之宽广,天之高远。……但我更想,一杯茶,一卷书,在高高的楼上远观一座座让天堑变通途的桥梁,从诗人吟唱的名篇中,从浩渺的历史深渊处,从无忧的童年时代,感  相似文献   

5.
风筝之思     
鼓浪屿最负盛名的是各种风格的建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未免有些自夸,至少十几国领事馆,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文明之思     
学历史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地想问问题——中国为什么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明明从史学上来说,中国的历史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的时候算起的。中国在历史上经历过那样多的朝代,国土疆域都在不断地变化,那么中国史是以怎样的标准包含容纳这些朝代的?是以今天的疆域来划定的吗?或者是首都?外族入侵也算作我国的历史吗?这些问题,大多都指向“文明”这样一个大的定义。文明从很久以前衍生以来,只要它不被同化,不被消灭,那么它就能够一直屹立。北魏的鲜  相似文献   

7.
筷子之思     
筷子文化充满了神秘的东方色彩,中国人使用筷子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筷子古时候叫箸。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中就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名句;杜甫《丽人行》诗也有:“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相似文献   

8.
名校之思     
《教育科学论坛》2004,(12):17-18
专题背景把目光对准名校,我们深思良久。我们知道,在中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市乃至每一个县都有那么一所或者几所重点中学,而其中尤为突出者,在全省甚至在全田都享有一定知名度者可冠以“名校“尊称。这些名校能够在数万所中学中脱颖而出,除了历史原因和自身努力外,还可以看到“计划“的影子。正是“计划“的强力参与,今天,这些名校才得以事用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我们也不无悲观地看到,这些享用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还没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版本。  相似文献   

9.
灵性之思     
时间对生命用减法,对生命所创造的却用加法。历史的标点全是问号,历史的幕后全是惊叹号。岁月只能衡量生命的长,谁来衡量生命的宽,还有重量?时间也能创造财富,文物是时间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艺术品之思     
胡清媛 《文教资料》2011,(3):70-71,43
传统艺术品的审美标准从没有被停止适用。从观赏者自身的角度出发,且使人能产生美感的人工制品就是艺术品。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遵守这个定义和规则。那么普通事物能成为艺术品吗?20世纪西方文化出现的《泉》就很正常吗?到底艺术品的边界在哪?作者对艺术品这个永远不能说清楚的问题进行了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涉及不同层面,这里略为分解。先说课程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较为明确的。它既考虑到语言的工具作用,又顾及了语言的内涵。但如何统一,或者说避免走向两个极端,或许还得加上一个实践性。即在具体的教学展开中达成统一,这正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烧饼之思     
邱剑云 《新读写》2014,(1):52-53
古有“莼鲈之思”,是上了名人传的佳话,其高雅之处自不必说。我的烧饼之思无疑相形见绌,但从乡情而论,倒也未必丢份。何况,这“烧饼”并非就是而今沪上常见于早点摊档的大饼们。  相似文献   

13.
名校之思     
《教育科学论坛》2003,(7):10-11
把目光对准名校,我们深思良久.   我们知道,在中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市乃至每一个县都有那么一所或者几所重点中学,而其中尤为突出者、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享有一定知名度者可冠以“名校“尊称.这些名校能够在数万所中学中脱颖而出,除了历史原因和自身努力外,还可以看到“计划“的影子.   ……  相似文献   

14.
五月之思     
舒银霞 《新高考》2009,(Z1):1-1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我在哲学课本上看到这句话时,就很有感触。心上有田,就是思。每个人心里都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着自己的事情,就是一种思。离开家的时候,看母亲的目光追随了你的脚步,你知道母亲没有说出的期盼,这是思。苦苦寻找的她,在灯火阑珊处,盈盈笑意,给你意外的惊喜,这"蓦然回首",即是反思。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思     
英国著名作家H·D·劳伦斯说:“死是生命的延续。”这一观点相当浪漫。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死是一个人的旅行到了终点。”在他的心目中,死是很平常的事,大有视死如归的味儿。我们的文史老祖宗司马迁却从社会学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其实大多数人的死,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往往介于两者之间———没有如泰山般重,也不会像鸿毛般轻。因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他曾经活过和因为他的“活”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留下过真、善、美的印迹,只有这个印迹是存在过的,其价值仅在于此。其实我…  相似文献   

16.
语文之思     
伊莲 《师道》2012,(2):16-17
语文考试,可以只考作文么 近些年来。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渐有上升。但是,相比古代科举取士,只考一篇文章的简练大胆,现代的语文考试.无疑失之零碎繁琐,虽有字词句篇的全面考查,但语文学习,收效并不佳。  相似文献   

17.
淼之思     
正~~  相似文献   

18.
文明之思     
学历史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地想问问题——中国为什么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明明从史学上来说,中国的历史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的时候算起的.中国在历史上经历过那样多的朝代,国土疆域都在不断地变化,那么中国史是以怎样的标准包含容纳这些朝代的?是以今天的疆域来划定的吗?或者是首都?外族入侵也算作我国的历史吗?  相似文献   

19.
望月之思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从古到今,月亮都是人们传达情感的媒介,思念了,对着月亮许许愿,明知道对方相隔千里,却好像通过月亮就能传达给对方一般。  相似文献   

20.
名校之思     
《教育科学论坛》2003,(7):10-11
把目光对准名校,我们深思良久。我们知道,在中国每一个省、每一个市乃至每一个县都有那么一所或者几所重点中学,而其中尤为突出者、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享有一定知名度者可冠以“名校”尊称。这些名校能够在数万所中学中脱颖而出,除了历史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