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如今的教育环境里,什么样的生存姿态才是最佳的?记得"另类"校长郑杰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学校里,远有比教书和写论文更为复杂和微妙的东西",最佳的生存姿态就是在"认真与不认真之间".其实,说"认真"或"不认真"这几个字容易,但若要真的在"认真"与"不认真"之间拿捏得当,掌握得很有分寸,却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阅读的世纪,读书是生活,读书是工作创新的基础和途径,读书学习成了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书香校园,校长应做师生读书的标兵。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毫无疑问,校长是一所学校师生读书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是责无旁贷的。一所学校,校长、教师长期不读书,学校管理、教书育人就易出偏差。一个校长,最重要的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拿出自己的智慧,而智慧来源之一就是不断地读书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14,(19):15-16
<正>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我认为这些说的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  相似文献   

4.
鲁忠群 《宁夏教育》2009,(7):118-119
读书是一个有知识人做学问的基本功,是一个文化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读书,能使人通晓古今,高瞻远瞩;读书,能使人洞明世事,虚怀若谷。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更要在我们的校园大兴读书之风,共同构建书香校园。一、构建书香校园的关键在校长。校长要成为读书学习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点明了校长在学校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读书不是一个新话题,大的有"世界读书日",小的有学校的读书节、读书月。但这里也绝非炒冷饭,之所以下发一个校长、教师读书工程指导意见,是因为我们虽然一再说读书,却并没有真正读好书。校长、教师本应是读书人,现实中却离"读书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书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条,对校长、教师读书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  相似文献   

7.
正都说现在的教育问题颇多,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善于读书。按理说,教书人不读书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说实话,我并不擅长做校长,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交给副校长们去做,我集中精力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对教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并非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或看校园有没  相似文献   

8.
《教育情报参考》2010,(9):18-18
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上,有“另类校长”之称的郑杰在报告中说,建议校长们成为保守型的人,不要太急于创新。“在中国,陶行知之后就再也没有教育家。”他说,“前人太了不起了,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要传承前人的使命,而不是搞什么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镇西 《人民教育》2013,(Z1):38-40
都说现在的教育问题颇多,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善于读书。按理说,教书人不读书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说实话,我并不擅长做校长,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交给副校长们去做,我集中精力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对教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并非看墙上有没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感谢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读书同时读自己。书是养人的。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医愚"前提是"善读"。所谓"善读"就是必须吸收书中的养分,并融  相似文献   

11.
花儿校长全名商南花,是现今高中学校为数不多的女校长之一。一年前,听闻她的传奇,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治学经历。听说她痴迷阅读、痴迷工作,达到了"工作就是娱乐,读书就是休闲"的境界。听说她有才且接地气,教育理念与实践都非常暖心。于是,主动联系她,邀请她在《中国教师》做一期专访。初次和花儿校长交流就显得很"非主流"。电话接通,说明来意,电话那头即刻飘来几句话:"谢谢信任与邀请,做这个专访需要费用吗?要钱的,我就不做,不是没有钱,而是我拒绝一切用钱可以买到的荣誉。"见多了想方设法上专访的,突然听到这么直白朴素的婉拒,顿生敬意。赶紧解释:"我们是国家级综合类教育期刊,想专访真正做教育的人,您不但不要出钱,我们还要给稿费的……"挂下电话,互加了微信,每天从微信里品味花儿校长说的话、做的事和传的道,越发地佩服。快一年的时间,她从来没有主动问过专访的事,好像根本不在意一样,对个人荣誉如此淡泊,真是"另类"。几次主动询问,只能收到礼貌的"婉拒":"谢谢信任,但现在学校很多事,我要先把学校的事情做好……"好事多磨,费了一番功夫,终于"访"上了花儿校长。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读书人。同学聚会,回忆师范的老校长,就会想起他曾经在开学典礼说过的一句话:跳出农门进龙门,你们就是读书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还没有褪去,又有人在墙上刷上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当时,勤奋读书的人很少,爱读书的人更少。受人  相似文献   

13.
<正>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无味,面目可憎。"要想使自己的面目不让人憎恶,那就需要美容。有人说:"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剂,你再化妆、再打扮都是要老的,唯有一样是让人不老的,那就是读书。"曾有学者提到读书的重要性。的确,读书是一种深层的化妆,特别对女性而言,读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  相似文献   

15.
何为校长     
正校长的形象有一个天天携一本书在校园里穿行的校长,全校的学生就会喜欢读书;有一个把孩子当"人"看待的校长,校园里就会弥漫着民主与自由的气息;有一个穿戴整齐、风度翩翩的校长,学子们就会像君子一样优雅……校长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孩子们心目中,校长是全世界最大的"官"。我做校长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早上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孩子,观察孩子,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6.
宗璞 《辅导员》2012,(Z1):38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读书,古人有两个对联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是"人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二是"勤耕种无多有少,多读书不圣也贤"。读书既是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方式,就免不了在各种场合谈读书。真正的读书就是读经典当今有一个概念叫"信息爆炸",这是很多人说没有时间读书,或纷纷选择"快餐式阅读"的一个重要借口。但我完全不赞成这个判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和"信息爆炸"几乎同样流行的  相似文献   

18.
许多名校长、名教师似乎都有点"另类",而且各具各的"另类"。本文所及洪雨露校长的"另类",是指他在办学、治学中不同寻常的风格与个性。在上海,人们说起洪雨露校长,一般都不会与他那一连串荣誉称号、职衔联系起来,诸如,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上海市人大代表……而是竖起大  相似文献   

19.
丰富的安静     
用"丰富的安静"形容李勤校长,我觉得最恰当不过了。李校长爱看书,她说"锻炼让人身体有氧,读书则是最好的心灵瑜伽"。在她看来,书是最平淡最真诚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却以自身的丰富影响着你的丰富,以自身的安详引领着你的安详,以自身的厚重充盈着你的厚重……而我觉得,李校长就像这"书"一样:丰富着我,引领着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曾经说过:"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那么,职校校长也就是职业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西宁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快速崛起,就是因为学校有这样一位校长,有一个极具凝聚力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