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加拿大难民地位甄别制度的主要法律基础是2001年的《移民与难民保护法》。与其他国家相比,加拿大的难民地位甄别制度因其甄别机关的高度独立性而广受赞誉。实践中,处理难民地位申请的效率低下以及缺少对难民保护庭决定进行审查的上诉程序成为困扰加拿大难民地位甄别实践的难题。研究加拿大的难民地位甄别制度可为我国难民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等待卡特利特群岛居民的,将是背井离乡的命运。到2050年,全球将有6亿气候难民,其中有1.5亿气候难民将被迫背井离乡、今天南太平洋卡特利特群岛2600名居民的命运,或许就是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环境难民"在我国环境学学术界是个普遍使用的概念,因环境原因而被迫迁离家园者应纳入难民范畴,属于联合国人权机制所确立的"国内被迫迁移者"的范围。在这一领域,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国内流离失所问题指导原则》来加以解决,尽管这还不是一个法律文件,但它正在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和适用。  相似文献   

4.
自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日内瓦公约》)生效以来,面对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剧的难民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区域内寻求合作,履行难民保护的国际义务,分担保护难民的责任,"安全第三国"(Safe Third Country)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该概念产生于欧洲,并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实践。然而,国家和国家以及区域组织间以双边条约的形式对"安全第三国"原则的实践本质上违反了《难民地位公约》所规定的"不推回原则",其不可避免地扩大化必须以难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为前提。我国边境地区也时常有难民涌入的情况发生,而目前世界上亚太地区的难民保护区域合作机制最不完善,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厘清,有利于我国未来在探索难民保护的区域合作中把握好方向。  相似文献   

5.
2015年爆发的欧洲难民问题、移民问题加剧了欧盟内部不稳定因素的激化,难民问题的背后显示出更大的利益博弈和危机.难民危机的解决绝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义务,而是需要各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观下进行区域协作、国际协作.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欧洲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力图通过现象研究本质,从人类命...  相似文献   

6.
王萱 《太原大学学报》2011,12(4):14-18,39
生态难民,顾名思义可以简单描述为面对生态灾难而被迫逃离的人。生态难民现象古已有之,但生态难民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被国际难民法确认。国际上缺少专门的对生态难民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与措施。生态难民制度的存在从社会需求层面、法律需求层面以及现实依据层面来说,是合理与必需的。生态难民与国际难民法所规定的政治难民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态灾害而造成。实际上,生态难民与政治难民是相联系的,很大一部分生态难民可以纳入到政治难民之中,利用现有的国际难民法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成为宪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宪法普遍关注人权,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并强化了人权的保障措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对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人权与主权的关系理论颇多,这些理论虽有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对传统主权至上原则的冲击和弱化。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国际法真正建立在国际社会成员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发挥其平衡人权与主权关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干涉原则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文件中都有所体现,也被国际法院的案例一再确认。随着人权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国际人权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不干涉原则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回顾不干涉原则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不干涉背后的国际法价值,结合国际法实践对这一原则进行梳理和阐释,可以为更好地认识和运用不干涉原则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劳工的权益保护:国际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在谋求达成其经济功能时,应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承担包括劳工在内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劳工、自由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亟需依据国际法订立为企业普遍适用的国际标准,以尊重和维护劳工的权益,同时还要解决好一些相关的国际法律问题.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要求中国在企业承担劳权责任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中国社会生态链上劳工权益这一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既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空前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长期以来,国内产生了对环境权性质是公权利还是私权利以及运用公法保护还是私法保护的争论。事实上,这种争论是有益的,突显出了环境权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依靠单一的公法或私法对环境权实施保护都存在着不足,把环境权的保护置于人权的视角下予以整体保护才是科学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数国家采用注册取得商标权原则.未注册的商标作为商标的事实及其所具有的无形财产价值,使其所有人对其享有合法的民事权利.<巴黎公约>、TRIPS协议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我国商标法已将未注册的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和驰名商标纳入保护范围,但普通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水平尚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对少数民族人权性质及内涵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及促进其发展。少数民族作为人权保护中的特殊主体,除了与多数民族共同享有普遍权利外,还专属享有一些特殊的权利。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护体系由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方面构成,共同对少数民族人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人权的国际保护是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国家主权是人权国内保护的前提,人权的国际保护和人权的国内保护具有一致性。国家主权具有独立性,不能借口人权国际保护侵犯其他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5.
论国际难民保护政策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民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在西方民主国家建立与难民有关的国际组织之前,各种宗教组织以及古代统治者已根据自己的规范和信仰为逃离迫害之人提供庇护,以色列的《旧约全书》最早提到了"难民"一词,并对难民的定义有所涉及。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和联合国难民署在冷战期间的作用和角色也严重的受到西方民主国家的支配和控制,使其难民政策带有浓厚的政治特征,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为弱势群体解决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现实需要。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自然、社会和其他三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变期,弱势群体问题凸显,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依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已成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因此,亟需实现立法、司法和执法的三方联动,建立机会均等和分配公正的法律机制,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对于跨国"线性文化遗产"资源,除了专业性保护外,如何在国际法框架内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性保护同样至关重要。在立法方面,基于跨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所具有协同性、系统性以及利益均衡性等特征,保护规范的设立首先应当确立"起源国主导""地区合作""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建立独立的权利主体,明确责权分配制度以及国家责任的承担等方式使相关国能够在统一的法律框架内开展保护工作,同时以此为契机,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李敏 《考试周刊》2011,(18):55-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民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投身反法西斯运动,始终与盟国并肩作战。然而,当欧洲犹太人面临德国纳粹迫害之时,美国政府却没有采取实际有利的行动帮助救援那些仍在德国纳粹魔掌之下的犹太人。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对纳粹暴政下对欧洲犹太难民的政策、原因及其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桂兵 《教师》2011,(24):98-99
刚过去的2010年,北半球雪灾、格陵兰岛冰川崩裂、中国南方五省大旱、欧洲和美国东部持续高温和雪灾、中美洲飓风等,均祸起极端气候。据世界气象组织调查,2011年以来,全球至少有17个国家发生了极端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产生于 1 7、1 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起初只是国内管辖事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 ,注入了国际人权和集体人权的观念从而使人权包含了国际管辖的内容。以人权内容反映的法律关系划分为国内人权和国际人权 ,相应人权保护可分为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西方一些国家主张“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 ,实质是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损害正常的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首先应是主权国家的关系 ,国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个人无法抗衡和取代的 ,人权不能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