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职业学校音乐欣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学生进行审美观与情感层次的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精神档次、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驱动力。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实施情感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意识,从小培养和  相似文献   

3.
所谓音乐情感,是指人与音乐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自然情感的升华。器乐作为表现音乐的重要成员,同样需要具备音乐情感的表现力,没有音乐情感的表现,就不可能完成音乐表演和音乐审美体验的全部,因素,“音乐情感”的培养在器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殷佳佳 《教师》2010,(29):61-61
自新《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以其特定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合作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在心理上的认同,在行为上的配合。教学实践表明,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最强音,没有合作,音乐就很难产生。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了解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体验同一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5.
初中音乐课作为一门审美教育的课程,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教育条件下,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一向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此时教学的方式常常是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晰、系统性不强,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到学习的重点。而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培养积极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初中音乐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把情感教学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产生这种倾向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是情感的、精神的原因 ,如人们喜爱音乐就对音乐感兴趣 ,喜爱绘画就对美术感兴趣 ,喜爱发明创造就对科学感兴趣。其二是需要的原因 ,这种需要既有物质的 ,更有精神的 ,如人们对衣、食、住、行上的兴趣多产生于物质的需要 ,而人们对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的兴趣则多产生于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时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诱导、并稳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初中音乐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激发。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艺术,音乐的感染力产生于情感迸发的时候,是人们情感的宣泄与倾诉。所以,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与情感的交流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以趣激情,在兴趣中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在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生命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教师就更应该重视每一个存在的个体生命。众所周知,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课堂是学生艺术成长的摇篮,音乐所特有的情感内涵与人的精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音乐精神价值。如何使音乐课成为直面生命、焕发活动、充满灵动的载体,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类生活需要音乐,从古至今不管在哪都离不开音乐,音乐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一种精神上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在感知能力、情感能力、想象能力等。伟大的音乐家德辽斯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式便是对音乐的欣赏。小学生思想较为简单,对音乐的理解也比较浅显,更不可能说能深刻地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所以,这就需要在小学音乐的欣赏课上多下工夫,多多进行教学实践与分析,让学生在小学音乐的欣赏中,慢慢感受音乐中深藏的无限情感与魅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鉴赏即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是音乐欣赏人通过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引起音乐欣赏人的共鸣并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情感体验的过程。高中音乐鉴赏课就是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而产生新的情感体验的一门课程,学生不仅通过音乐鉴赏可以全面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而且也使学生在体验中情感得到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情感的语言。”音乐和歌唱在学校中不仅仅是一门教学科目,它还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可以从情感上和审美上美化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如何在《月儿弯弯》一课中贯彻审美原则呢?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音乐的内容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不再以歌唱、演奏为主要内容,而是把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其他的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作为选修课。这样做,一是为了改变过去高中没有音乐课上的局面,二是为了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力量的艺术形式,有着巨大的美感能量。因此,音乐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审美判断的结晶和纯真情感的凝聚,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在一切艺术中,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将作曲家写在纸上的固定的音符变成跳跃的、灵动的旋律,更加鲜活的表达出歌曲的内涵,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但演唱者的最...  相似文献   

15.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音乐的内容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不再以歌唱、演奏为主要内容,而是把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其他的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作为选修课。这样做,一是为了改变过去高中没有音乐课上的局面,二是为了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力量的艺术形式,有着巨大的美感能量。因此,音乐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通常强调个人初步的音乐体验和情感宣泄,往往导致背离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音乐和音乐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与协作.现代的音乐教育应从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艺术精神中汲取有关智慧,秉承全面"立人"的教育宗旨,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生活体验.和谐而深刻的艺术情感,以及平等而协作的群体精神.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是表现情感的教学。然而,在音乐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上的精辟分析,疏漏了学生的感受,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没有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力。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呢?我的认识、做法和体会是:一、以意境诱发情感: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述,优美的范唱和弹奏,都能将音乐作品的情感予以展示,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国歌》时,教师应该神情激昂,这样就能很快地感  相似文献   

18.
钟晓萍 《考试周刊》2010,(48):220-220
马克思说:"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冶炼。  相似文献   

19.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音乐课程目标解读》)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如何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地进行情感渗透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创设情境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是情感的催化剂。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应试教育需全面转为素质教育,以“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体现师生共同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美这一教育思想。一、感受音乐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离开了师生共同情感的积极参与,教学的审美理念与价值就不存在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有音乐之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心去触摸音乐、用情去体验音乐,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