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人教育研究选题初探宋尚桂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研究工作价值的关键。一般而言,研究课题应该反映研究者的工作目的,同时也应反映课题自身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分析研究者选择课题的特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某一领域内研究工作的倾向、范围、...  相似文献   

2.
一、提出研究的基本观点研究者在正式提出研究假设前,需简要阐明其研究假设的前提,即其依据一定科学知识和事实所形成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研究的基本观点是课题研究方案的理论前提,它既可以是研究者认可的理论观点,也可以是已被大家认可的经验或一般事实。研究者在表述自己的基本观点时,要注意简单明了,尤其是在引用已有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基本观点时,只需将其中与研究有关的观点简要地表述出来。例1小学人文精神启蒙教育的研究基本观点:1.人文精神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和熏陶,从而为儿童未…  相似文献   

3.
确定课题之后放在研究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根据课题的要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者的能力制订一个反映研究者研究思路的、统帅研究全过程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制订得是否科学、合理、可行,将影响课题研究成果有多大价值和研究的进行是否顺利。如何制订研究方案,是初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者又一重要内容。一个比较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至少要涉及“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等基本内容。现以“某幼儿园指导家长培养幼儿实践能力”为例进行说明。上海市某农村幼…  相似文献   

4.
要做好微型课题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对研究的问题放大“点”,深研究。放大“点”即虽然微型课题的切入点小,但研究者的着眼面要大。深研究是指研究者需要选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进行概括性、批评性说明的评述。在课题研究中,研究者需做好文献的收集、整理、阅读与分析,为科学地提出研究问题提供可能。课题研究中文献综述的写作,可以围绕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述评等展开。  相似文献   

6.
课题档案是课题研究留下的痕迹,是一种在研究全过程中对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材料的有序累积,它印记着研究背景、条件、过程、成果,蕴含着研究者及承担单位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水平。加强课题档案管理,无论对研究者提高科研水平,还是对科研  相似文献   

7.
将课题研究成果正确而完整地表述出来也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课题研究报告是表述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一项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它的作用与意义在于:其一,作为专家评审或鉴定的重要依据,让研究者获得研究后的成就感;其二,便于研究者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便于他人推广与应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提高研究者的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化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各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意识在不断觉醒,掀起课题研究的热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各幼儿园应端正态度、明确课题目标、增强课题意识、重视课题的选择、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当前大学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教材和各自的专业、兴趣,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由选择、确定专题(课题),并通过收集、处理资料信息,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类似科学研究的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中,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积累和相关数据的查询,在图书馆内可以快速得到准确详尽的答案。因此,了解图书馆的使用方法成为了研究者所必须掌握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贯穿于课题研究过程的始终,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和动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课题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在此过程中研究者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研究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自觉地对问题从发现、分析到解决整个过程中所抱有的积极态  相似文献   

11.
课题档案是课题研究留下的痕迹,是一种在研究全过程中对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材料的有序累积,它印记着研究背景、条件、过程、成果,蕴含着研究者及承担单位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水平。加强课题档案管理,无论对研究者提高科研水平,还是对科研管理者提高管理质量,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题研究因其作用大而一直被学校所重视,但是不少的课题研究却走入误区,流于形式,影响了研究的实效性,阻碍了研究的顺利实施.针对现状,笔者提出几点看法:其一,课题研究非高不可攀.说起课题研究,许多教师望而却步,认为这是专家的事情,普通教师无缘也不敢涉足,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其实,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高深莫测、高不可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在课题申报阶段,研究者应着力寻找课题申报论证的底层逻辑,把握研究问题的本质属性,通过一系列研究论证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设计出具有操作性的课题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4.
问题贯穿于课题研究过程的始终,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和动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课题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在此过程中研究者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研究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意识是指研究者自觉地对问题从发现、分析到解决整个过程中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它不仅是研究工作内在的驱动力,而且更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培育。下面以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价值引领下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研究》(下称《文本解读研究》)为例,按“疑问→追问→试问→反问”的流程来探讨课题研究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搜集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结题会期间各个研究团队提出的问题,逐一阅读后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维度包括确定课题、查阅文献、设计思路、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其他等7个方面.分析结果表明:一些一线研究者基本研究素养较为薄弱,专业能力不足,查阅文献的渠道不够丰富、研究氛围不够活跃.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课题立项前的准备、课题中期的培训、课题结题的把关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试图为研究会"十二五"课题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课题的研究步骤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大块。这样制定,确保了课题有序地进行,让研究者明白每个时间段主要做什么事。一、准备阶段。主要做好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资料的工作。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写明如何运用某种研究方法在进行课题论证时,研究者应该对研究对象和拟采用的方法、工具加以说明,重点指明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来自什么范围和环境以及选取的方法,简要介绍准备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具体测量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08,(12):80-80
教育叙事研究常常围绕三个事件展开:现场、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现场是研究者考察的对象,是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现场文本是指研究者所获得的现场资料,是对研究对象的经验或故事的记录、描述和现场思考。研究文本以前两者为基础,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它回答的是经验的意义及其相关的重要问题,可以形成描述的、解释的、讨论的或叙述的文本等多种格式。  相似文献   

19.
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有事可为,一步一步地走向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良好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在中小学课题立项评审中,我们发现许多研究方案概念模糊,陈述混乱,没有整体规划,对后继行动缺少实际的帮助。究其原因,除了不够重视之外,研究者不清楚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设计思路也是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真正尊重教师的优势,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笔者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根据调研,笔者认为教师对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及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使得“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