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我国体育法治体系相比,体育法学体系的构建具有滞后性,因此亟需对体育法学体系进行构建。我国体育法学体系的现状为已有规范基础、已有体系构型、已有全球化倾向和已有相应热度。体育法学有着行政法学、社会法学、程序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学科基础,而从法学部门划分的相对性、体育法学的规模性、其他部门法学无法覆盖以及体育法的法文化关联等方面分析,体育法学已表现出独立性。体育法学体系的构建应当包括体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研究部类、体育社会动员制度的研究部类、体育违失救济制度的研究部类和国际体育规则的研究部类。  相似文献   

2.
规则作为运动竞赛和体育游戏的规范性标准与要求,其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竞察和体育游戏的结果和质量。运动竞赛规则与体育游戏规则又是每一个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必须遵守的体育法则,两者有相同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运动竞赛规则和体育游戏规则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勇博士所著的《体育法基本问题研究》是一部试图探讨体育法本体问题并构建体育法基础理论体系的著作,其整体上呈现出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挖掘问题和颇具战略眼光的特点。文章以部门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路为参照,阐释了体育法的概念、性质和地位,系统深入地讨论了体育权利、体育义务、体育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软性与硬性机制,解读了体育法观念的发展脉络和体育法继承与移植的价值功用,提炼了体育法学的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社会实证分析法的理论形态,剖析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体育法的实际运行问题,内容丰富而发人深省。该书显现的治学态度和论证方法,对未来的体育法学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7,(1):9-17
体育是一种体现群己关系的游戏。游戏必有规则,体育的游戏规则包括构成性规则、规制性规则、惩罚性规则等,体育游戏规则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自足性,体育界严格执法的理念值得在建设法治国家中借鉴,对国家的法律治理具有启示意义。体育运动的国际性造就了体育规则的全球普适性,使体育规则具有了超国家属性,这种由非政府组织形成的规则对传统国际秩序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5.
日本体育法及其对我国相关体育立法的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世席  陈华栋 《体育与科学》2006,27(2):67-70,74
体育法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的体育法也具有某些独特的特点,譬如《日本体育运动振兴法》涉及的体育是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进行的竞技比赛和体育锻炼;体育管理体制是政府与社团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体育彩票法》的出台规范了与体育彩票相关的问题以及募集更多的资金来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而在体育运动商业化方面,职业运动员合同、俱乐部会员合同等是典型的表现;至于解决体育争议,则有日本体育仲裁庭进行仲裁。我国在某些方面也应当借鉴日本体育法制的某些做法,修改、完善我国的体育法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阐明体育定义的基础上,对体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做了剖析。提出: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体育运动的“游戏规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该从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建设、体育主题公园服务建设、"候鸟"老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三个维度进行构建,社会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能有力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的建设,且唤醒全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8,(2):106-113
本文立足于"回到历史事实"的现象学方法论,采用文献资料、文本阐释、历史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以"体育本体的游戏论"为切入点,通过体育参与社会文化构建过程中,手段论向目的论过渡的价值变迁的观念史考察,以国家五年发展计划纲要以及相应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体育事件为分析文本,再现历史事实,审视体育运动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9.
胡伟  程亚萍 《体育科学》2013,33(7):76-87,97
体育法不仅服从于体育伦理的价值取向,而且,与体育伦理具有互补性。体育伦理催生体育立法,并改变着体育立法的目的。从体育法的体育伦理法则来看,人本是体育法逻辑起点的体育伦理法则;人道是体育法价值导向的体育伦理法则;人文是体育法运行条件的体育伦理法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体育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重构《体育法》的立法宗旨,增加"以人为本"的目的条款,同时,确立"以人为本"原则、体育自由与公平原则和绿色体育原则,确认公民体育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健全体育社团内部处罚程序规则,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合理配置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法律责任体系和确立环保义务等。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6,(4):6-12
周爱光教授阐述了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的认识,介绍了固有体育法的内涵。他认为体育法律渊源可以从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和固有体育法三个层面分析,国际体育法是现代体育的国际性决定的,国家体育法在体育中发挥的作用有局限性,固有体育法是体育实践中的"活法"。固有体育法包括体育的规章制度、体育的规则、精神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尤其是体育规则在固有体育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结果不可更改性和国际性等特征。最后,周教授在比较中日体育法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法修订时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必须从建立概念入手,把社会互动在体育社会学中的下位概念开发命名为体育社会互动,并将其内涵界定为"在体育文化活动中,人们为了满足和实现自身的某种需求和利益,通过一定的途径并遵循相应的规范所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从行动者、目标、载体、规范和环境等环节,以行动者的人数规模、群体归属、活动项目、互动目的和互动方式等为标准,从满足个体需求、传递体育信息、促成资源共享和增进社会交往等方面,分别对体育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主要类型和实践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和合文化"的源流,探讨了"和合文化"与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以及体育运动技术的关系,并分析了这种关系存在的内涵和意义,以期能为"和合文化"在体育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体育正义是一种维持体育社会良序发展的理念,是内在伦理价值和外在规则制度相结合的统一体。对主体而言,体育正义是个体从事体育行业所必须具备的伦理德性;对客体而言,体育正义是建构合理的体育秩序所遵循的规则制度。当前在体育道德、体育平等、体育契约以及体育权利等层面出现的非正义现象已使得体育正义逐渐走向迷失。而通过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深化契约精神培养,培育公平公正理念、促进体育平等参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优化体育发展政策,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加强体育市场监管,体育正义的超越与救赎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科学》2016,(5):24-28
体育规范体系由法律规范体系、国家政策体系、政党规范体系和政策、社会规范体系四大体系构成。在体育规范适用过程中,体育自治和国家司法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保留司法和仲裁两个途径,有益于体育纠纷的解决。体育自治是有限的,国家司法介入可以更好地保护体育自治。体育自治规则之间同样存在效力位阶,不应该相互冲突,这要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和类型来做判断。为了应对体育自治规则全球化进程,中国应该大力培养熟悉国际体育规则的法律人才,并加入到国际规则制定中去。体育规范体系纳入了有关体育问题的所有规范,与原有的体育法体系或体育行业法体系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世界对“体育”的法学界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1,22(2):8-12
世界各国为了规范体育活动,大都制定了自己的体育法规,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政府结构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而体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事项以及体育概念亦多有差异.本文介绍了20个国家的体育法对体育的理解,或许对拓展我们的体育视野、深化体育体制的改革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体育立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社会体育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的基本思路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其结论是进行体育立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所研究的社会体育法在整个体育法规体系中应位于《体育法》之下,属于子部门法典。研究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制定社会体育法提供决策依据,从而通过社会体育法的制定实施,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30年来的体育法研究,走过了一条从搬用移植、简单套用到特色发掘的道路,对体育法的需求由官方转向民间,体育法研究已经由对"体育与法"的关注转向对"体育法"的关注,来自法学院的研究者有所增加。但目前我国体育法的社会需求不足,在平台期的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应立足本土,格外关注体育规则,注重对体育特殊性的挖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法研究30年之际,第3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60余名体育法学者对我国体育法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体育法概念、体育法修改、体育法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论文报告和研讨。论坛达成了重视基本理论研究与服务体育实践、强调对体育规则和体育特殊性关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社会分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社会分层研究文献的回顾,介绍了体育社会分层的社会性、历史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同时从体育中的社会分层以及社会分层中的体育两个视角讨论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运动参与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尚缺乏学派意识和学术批判意识,关于体育法理学和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逐渐边缘化,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缺少基础法学理论的支撑。近年来,法教义学在法学领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与社科法学形成了分庭抗礼的趋势。通过对法教义学的内涵、立场与方法论的分析,从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体育司法裁判的"同案同判"以及体育法法源明确的角度,探索在法教义学信奉的司法中心主义指导下我国体育法治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并将法教义学的概念引入体育法学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