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教师应该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性、广泛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方法去提出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努力让学生从"情感"上接近数学;指导学生从"方法"上掌握数学,从"实践"上认知数学.因此,教师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引领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和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把数学学习与数学活动相结合,让生活进入课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是每位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地在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教育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作者从课堂教学入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让学生能学好这门课,是教师的职责。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紧紧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创造学习情境,联系生活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提炼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思维。作为一线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发掘教材,发掘生活资源,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理解力,提升学习力。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意味着教师有权按照自己的理解,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生活经验等,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让教材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对教材有效加工整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变为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是激活教学课堂的关键。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变数学为生活——用好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它旨在要求数学教学要从  相似文献   

9.
<正>"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准确把握教材1.熟悉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追寻"自然灵动"的课堂,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数学与生活和谐统一。打造"自然灵动"的课堂,教师首先应当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其次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最后需要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为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一、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不断引导他  相似文献   

12.
<正>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亦如此。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教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各种能力。《数学课堂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体验生活、观察世界,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以"圆的认识"的概念教学为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和应用广泛性,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要学好数学很难,很多学生因此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课程改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许多实践活动.教材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讲究教法,立足生活,面向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数学知识、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悟"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以求教同仁.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数学依赖于生活,数学语言就要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物中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也为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以六年级下册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为例对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如何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潘怡 《华章》2007,(Z2)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课堂,还来自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