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眼透风] 杂文一般是千字文,因此要求内容特别集中、 精粹。这就决定了杂文选材要大中取小。所谓大中 取小,不是把大问题压缩成小问题,而是要求作者 高屋建瓴,从重大社会问题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 质的那一点。同时,杂文的立意要因小见大。这就要 求作者从平凡小事着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透过 一点,上升到一定的本质高度,收到传神的艺术效 果。  相似文献   

2.
“以小见大” ,是作文训练中常有的事。比如学了《七根火柴》后 ,写一篇“以小见大”的记叙文《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 ,应该怎样做呢 ?一、温故。根据“以小见大”的要求 ,设计一些带复习性的问题 ,唤起对课文中精彩、关键部分的回忆 ,加深对“以小见大”的印象。如 :1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能否说清课文“小”在哪里 ?2 从这些“小”中 ,见到了怎样的“大” ?3 为什么这些“小”能够见“大” ?思考的目的在于理解“以小见大”的含义 ,上述三个问题中 ,第三个是重点 ,也是写这类文章的难点 ,思考时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 ,…  相似文献   

3.
编者:同学们在作文时,有时遇到的题目较大(大主题),让人无从下手.这时,化解难题的有效方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立意,即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作文构思的一种方式.它主要表现为: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表现的却是重大主题,阐发的是深刻道理.也就是说,用小题材来表现大主题.根据题材内涵的不同,“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以小事件阐述大道理 这类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来阐述一个大的、引人深思的事理.  相似文献   

4.
<正>话题作文以其话题的开放性、写作的灵活性和考查的可行性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欢迎。考生在选题、立意、取材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自由度,但在构思中还必须注意"大与小"这一基本的辩证法。既要根据话题"化大为小",选取适当的切入点,从一些生动、具体的小事入手;又要立足小事"以小见大",从小事情中阐发出生活的大哲理、抒发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中的记事文章,在初中阶段不可忽视,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记事文章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方法不当。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给学生们前人在写作中总结出来的记事方法,效果显著。一“以小见大”法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重大的主题。在作文教学中,我联系课文来指导作文。课文《榆钱饭》的记事方法就是以小见大。作者从亲身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引入作文,使作文的内容更充实,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一、以作文来写课堂写作应当着眼于现实生活,从最熟悉的生活写起,从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写起,从写“小内容”、“小意蕴”到写人生与社会等大题材、大意蕴。教师要把课堂当成作文的训练基地,以课堂提供的素材为核心,引导学生适时适当地写课堂,把课堂当成作文训练的起点。1.课堂成为作文的起点。多半学生的作文是从  相似文献   

7.
常见的作文批阅仅有教师评语,或学生的勘误表,笔者针对这一现状引导学生写作文后记,深感后记虽小作用却较大。一、作文后记写什么后记内容可以从创造者、欣赏者、修订者多重角度来写。后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写作的缘由、自己在作文处理方面的设想、自己文章的长短、本次作文的得失等;既可以针对教师的批语来展开,又可以修改句中语段形式来落实;篇幅可长可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1)本文从三个方面写了我对奶奶的热爱,通过几件小事歌颂了奶奶的伟大。文章以“大树”喻奶奶,以“小树”喻我;一“大”一“小”对比鲜明。待我长大后,一切都可…  相似文献   

8.
“小”,是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年龄小,生活的“圈子”也小。他们尚未入世,见识不广,较之大人,其生活面、知识面显然要狭窄得多。由于受着这种种限制,因而小学生在作文中,往往以“小事”为题材。所以如何指导小学生用“小事”写出好文章,实在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让我们先看一篇题为《团结的蜜蜂和蚂蚁》的作文吧——在星期一的早上,我从家来校时,在半路上看见有一大群蚂蚁在搬一只二三寸长的小虫。我初见时,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知道为了搬动这件大食物,他们一同向前拥拥挤挤的行着,都很齐心合力。又走了一会,见有一只短尾巴小狗跑入树林里汪汪的乱叫。我以为是被人家打了,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短尾巴小狗去追一只蜜蜂,却招来了一群蜜蜂的围攻,用  相似文献   

9.
成功作文的立意必须要有深度。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也提出,作文发展等级要求做到立意深刻。我们认为,习作时如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深悟其理,就能揭示出事物本质、意蕴,达到立意深刻,主题鲜明。一、由眼前小事而悟人生之道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看起来是寻常的,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能够用心体会,深入感悟,就会从中悟出某些颇有启发意义的人生道理。刘墉先生的《迎向风雨》,便是由一个登山故事而引发感悟的——"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  相似文献   

10.
开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素:主题、内容和形式。其中,主题是灵魂,内容和形式是展现主题的载体。主题主题是统领整个活动的灵魂,好似一条红线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影响着活动内容的确定和活动形式的选择。1.主题提炼的途径:(1)“小”中见“大”,从学生实际中选择主题。“小”指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普遍现象,“大”指这些小事、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或蕴含的道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的契机,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内心思想的反映,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内部需要,从学生实际中选取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生作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立意不高、主题不深刻。在教学中,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告诫学生: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然而当学生真的写了他们所谓的"生活"后,老师们往往又觉得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没能做到"志存高远",没能"反映社会风情和时代的气息"。曲高和低,真是难煞了莘莘学子:写小事,说主题不深刻、欠挖掘;主题深入了,又说题材不切实际。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 [设计说明] 写人的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事例不传神,或者在表达人物特点时只看到"高""大""全"的光辉形象,而忽略了从小事中发现人性之美等等,都是小学生写人习作中的通病.基于这些问题,这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写"一个好朋友或其他人"的内容,以推选"班级之最"作为话题,引导学生从众多同学中选取最具特点的人来写,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发现人性中最质朴、最真实的美.  相似文献   

13.
<正>化小为大的作文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切入角度比较小的文题,通过描写、联想、议论等手法,以小事、小情、小问题表现具有普遍意义、丰富内涵与深刻思想的主题。化小为大,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跳出小圈子,把小题材放入广阔的背景中展开并深入挖掘,从而提炼出意义深刻的主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第一,甘当"卒" 新任教师多有反映不受学校重视的情况,说学校什么杂事都喜欢使唤新教师,尽让干些端茶倒水、扫地擦桌、跑腿找人、打印资料等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活儿,只能当个小卒子,被人呼来喝去。这些事确实小,但小事中也有大技巧,做小事也会长智慧,岂不闻很多名人伟人都是从做小事走向成功的?何况教育无小事。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8):43-44
小学作文必须从抄袭作文转向原创作文,从虚假作文转向真情作文,从模式作文转向自由作文,从"假,大,空"转向"真、小、实"。语文教师应拓展主题,让学生有话可写;借助媒体,让学生有章可循;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游戏介入,让学生快乐作文;融入生活,让学生有情可抒。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能够亲近作文、爱上作文、创新作文,在率真、快乐和轻松中做到真正的"吾手写吾心"。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作文评语虽小,却深藏大乾坤,如能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也许会成为一门教学艺术。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一、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
  一、抓小节,严要求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是:一方面,大系统(大事)是由无数个子系统(小事)组成。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所有这些,都是讲“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讲办大事要从办小事做起。另一方面,小事连大事,小中见大,“一粒沙子见天地,一滴水中见太阳”。因此,面对庞大的教育话题,最终要落实在每个细小的教育内容和环节上。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就看老师采取怎样的引导方法。所谓以小见大,就是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通过一小部分可以看出整体,从小事件中体会出大道理,用小材料体现大主题。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环境等原因,很难遇到大的事件,只能从身边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出发,从中领悟出大的道理。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以小见大写作文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作文教学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展开初步培养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学过程也是给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支架问题"能够很好地给作文教学以辅助,透过对于不同问题的剖析能够让学生对于作文中为谁写、写什么以及怎么写有深入探究,能够让学生找到更好的写作思路。本文将具体谈谈小学作文"支架问题"教学研究。一、为谁写——读者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支架问题"首先应当关注于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理解并掌握作文题材的"以小见大",对于写好一篇文章尤为重要。什么是"以小见大",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这正是作文训练中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一、什么叫"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小题大做。具体地说,"小"是就题材而言,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是重大事件;"大"是就文章的主题而言,反应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二者都是来源于生活,而表现生活的。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多数学生在作文中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