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徐大威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59-61
在船山诗学研究中,“意境”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注重对“意境”情景交融特征的观照。事实上,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以“情景相生,互藏其宅”为基础和核心,以“超以象外”为审美效果。他着意推举“意”和“势”两个中心范畴。“势”是“超以象外”生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4.
余东霞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2016,(4):2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称赞王维的话,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王维的山水诗能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不仅与诗和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质有关,同时与中国山水诗画的发展有关。王维的诗歌创作,融入了绘画方面的观念,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致力与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徐行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4):88-89
陶渊明的诗表现出冲灵隽永而超迈的韵味,也有超脱世俗的佛老思想的色彩,体现出相对的和谐与稳定,呈现出一种柔曼的气氛;其表现语言冲淡自然,毫不雕饰,有一种让外观完全消融于内在含义的倾向,甚至追求一种得意玄言的境界,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9.
殷显谷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3(1):15-17
赏析王维后期著名诗作《山居秋暝》,细品诗情画意,再现青松明月图、乡村风俗画;体味诗中有画,画能传声,动静结合,以动显静的独特艺术魅力;探寻诗人的心路历程与诗歌主旨。 相似文献
10.
叶冬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6)
"诗中有画"是诗歌创作的一种理想,其多种表现形式及不同境界可以从"画意入诗"、"诗形如画"到"诗画一体"诸方面得到体现.诗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在不断更新,其融合绘画元素的突破和发展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意境在摄影艺术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聪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3):65-67
意境是摄影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摄影家依照自己特定的思想情感、品格、性情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并通过摄影艺术(镜头的选择,景深运用,色彩,线条,质感表现等)把自己的意念渗透到景物中去,再通过摄影艺术作品表现出自然景物的形貌特征,使作品具有现实审美意义,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张天曦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3):44-49
意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中一个基本范畴,与王国维的创造性研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不仅自觉地把意境概念推举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而且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上对其进行了新的整合,从而使这一古老概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4.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画家,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古诗因其语言精练跳跃,意蕴深远,加上古今语言的差异等原因,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意境成了古诗教学时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从而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巧妙、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充满兴趣。综上依据,笔者认为"连环画"式的古诗教 相似文献
16.
17.
位俊达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8):1-2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既是情景的高度融合,更是研究诗歌艺术的重要凭证。纳兰容若巧妙地将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融入其作品,无论抒写相思的凄苦、哀叹爱妻,还是动伤春伤离之思绪,均能意到笔随,巨细必达。本文通过对纳兰词意境美、取境美和韵味美的分析,感悟了纳兰词凄婉而深蕴的意境以及纳兰容若纤柔善感的词心。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