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11年版)》把"双基"修订为"四基",并且把培养学生具有四基作为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教学中努力让学生获得四基反映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和使命,实施过程教学是实现四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数学探究"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改中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文中通过列举与英国<国家课程>配套的第三学段教学框架的一些例子,分6类来说明"数学探究"基本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石.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丰富的教学活动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强烈依赖于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两门课程的教学为例,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和体会,阐述普通高等学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围绕着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措施和方法,希望以己拙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数学探究"(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如,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把探究活动看作是GCSE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96年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英格兰与威尔士)中,探究活动成为标准"运用和应用数学"(Using and Applying Mathematics)中的主要内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等几个州的高中数学大纲(Mathematics Years 9-10 Advanced Course Syllabus)中也都把"数学探究"列为第一条标准.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文化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渗透在每个板块或专题中",并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价值.2016年10月8号,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16]第179号文件《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特别提出要关注数学文化.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国内教育理论界已有大量的研究,此类研究多是从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教学的意义与价值着手,而缺乏数学文化教育实施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很多一线教师对数学文化教学感到茫然,无从下手,或者,不以为然.数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也是我们的数字教育应该追求的东西,如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通过具体素材体现数学文化价值是新课改中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渗透的实施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特别是如何让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参与 ,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标准》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应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之中."探究教学能有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实现师生互动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经历 ,对如何实施"探究"教学的途径作初步探讨[1 ].  相似文献   

7.
儿童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的过程是儿童经验增长的过程,也是儿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的过程,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要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开发者.  相似文献   

8.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系统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型高校整体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在数学教改中的重要作用,从四个方面研究了"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小学"做数学"课程是基于教材、学情及生活开发的,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数学实验、综合实践等手脑协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知识、验证猜想、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一门校本课程.以"泰勒原理"为依据,搭建指尖数学、实验数学、应用数学课程整体架构,开创以课程资源建设为前提、实践范式建构为核心、多元教学开展为保障的实施路径,制定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助力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李娟 《科教导刊》2021,(3):68-69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总体要求.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在高职数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从背景知识融入、学科知识嵌入、网络资源渗透和在典型案例中融入是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途径,以期为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点充分阐明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取向。在实践中,从实验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案的编制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也都充分重视了"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但究竟什么是真正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基础,旨在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科教师需要将教学设计与学科素养发展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升相应的能力.数学教师同样需要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前提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程环节实施教学并获得教学反馈,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文章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方程"一课为例,以...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文化课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偏弱,学习数学课程的总学时偏短,各种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千差万别,学习者对数学学习的心理需求不高,致使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是目前最“难”教学的一门课程。针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创意数学的课堂教学”,即根据数学课程的功能和教学现状“改造”课堂教学形成“教学创意”,是一件迫在眉睫之事。一、创意地设计教学过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分为多种层次,例如服务类(烹饪、宾馆、导游)、经济类(财会…  相似文献   

14.
张红 《教学月刊》2009,(7):51-53
一、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数学教学的问题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数学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数学教学.20世纪50年代的“新数学”运动,之所以在许多国家夭折,原因是教学无法实施.在计划课程(国家的政策、文件、大纲等)、实施课程(教师课堂上所教的课程)和学生学会的课程中,后两项的关系最紧密.这些都说明了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是学习成果转化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学就是借助网络实现学习成果转化的过程.采用"引、帮、建、用"(简称IAcA)的教学模式进行"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这种转化.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画数学"课程主要依托多元图示表征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完善体系建构.在泰勒模式的指导下,可基于"画数学"目标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三大维度优选课程内容,并构建"理解数学、建构数学、体验数学"三类八项的课程结构,依托课程实施及成效评价表诊断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要教会学生"体验学习",就必须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造性的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资源,让"体验学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创新地进入课堂.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18.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并围绕教学内容组织、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课程实施的要点,对在不同类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中课程实施的不同侧重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牛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学习自主是现代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为了改变数学教学中的传统弊端,实现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必须在"趣"、"疑"、"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1问题提出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研究者所从事的关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取舍和修正而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实质是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增减、修正,对课程某一点的深入拓展,舍弃一部分课程内容,增补一些内容.这时课程教材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很大流动性,把最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的确,数学的文化内涵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化观念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选择和修正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把这种时刻发生着的不自觉的行为引向自觉、自发、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对课程内容补充、加强的基础上,使隐性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实现从隐性到显性的过渡.研究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属于重点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